马连良是怎么死的 励志京剧《少年马连良》:解密大师是怎样炼成的
在长达200多年的京剧史上,名家名段浩繁如星、流派纷呈。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前身是北京市戏曲艺术学校,第二任校长、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凭借着“对生活精致到苛刻,对艺术苛刻到精致”的信仰唱响了《借东风》,也赢得了马派京剧在戏曲界的口碑。
今天,人们怀念马连良戏功戏德的同时,也期待着戏曲界的后生们能秉承先生遗志,创造京剧在新时代的辉煌。追根溯源,马连良之所以能成为一代京剧大家,与当初喜连成科班对他的培养密不可分。
2013年6月1日,历经一年打磨,北戏师生把原创少儿励志京剧《少年马连良》搬上舞台,通过展现少年时期马连良辞别亲人,进入喜连成科班艰苦求艺,最终学有所成的经历,塑造出一个纯真谦和、坚毅执着、勤勉求学的京剧少年形象。
以情动人 引发学生共鸣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院长刘侗表示,之所以选择《少年马连良》作为北戏“少儿戏剧场”的开幕大戏,不仅因为马连良先生曾担任北戏的校长,还因为他的求学经历与现在很多学生有着相似的一面,这对在艺海中苦苦求索的孩子来说能产生认同感。老艺术家对戏曲事业的执着也鼓励他们通过后天努力来赢得舞台上的荣耀。
据悉,剧中除了充分展现少年马连良学戏过程的艰辛,还穿插了扣人心弦的情感故事:通过师生情,彰显了萧先生的慈祥、郭先生的严厉、贾先生的愿望和叶夫人的关爱;通过师兄弟间的情谊,彰显了马连昆、高连峰等“连”字辈学员的童真与率直;通过母子情,彰显了母爱的无私伟大;通过兄妹情,彰显了一奶同胞的骨肉亲情。
该剧堪称一部以情动人的励志大剧。北戏教师、导演滕莉将该剧生动解读为“后灶做饭的全程直播”,“这部戏把京剧演员整个培养过程进行提炼后在舞台上展示,在传授舞台经验的同时,也以马连良的成长历程激发孩子们学好戏、做好人的热情,这就像是把做菜的关键环节进行解密一般。”
2012年,北戏建院一甲子,10月26日,《少年马连良》作为院庆献礼的首场演出在北戏排演场公演。8个月后,同样的团队带着精心打磨的《少年马连良》重登北戏排演场。中国戏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戏曲研究所所长傅谨评论,在京剧渐失往日的繁华,成角儿后可以吃“蹦虾仁”,让全家人享福的美好前景已很难成为鼓励今天戏校学生用功的理由的当代社会,“《少年马连良》不只是机械地展示京剧演员学戏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揭示了喜(富)连成教师们精心培养学生付出的心血,也因为他们的呕心沥血才有了今天京剧的发展。
一部《少年马连良》重建了戏曲从业者对戏曲教育规律的认识与把握,也体现着北戏领导与老师们在京剧人才培养方面深入而细致的思考。”
18次文稿修改 塑造主人公丰满形象
执行总导演李红宾几乎能把《少年马连良》从创意到落地成型的每个关键时间精确到日。从2010年起,北戏京剧系就开始打造原创教学剧目《少年马连良》,探索京剧人才教学培养的新方法。从10月提出创作意向开始,相关人员精心构想、创新设计,数易其稿,最终在2012年7月12日敲定剧本,并于8月开始建组排练。
经过悉心的唱腔设计、表演设计、舞美设计,创作团队于2012年10月完成整部剧目的教学和彩排。“一遍一遍否定,多次把剧本砸碎了重来,然后大家集体讨论,思路才一点点清晰,那段时间我们每个人身心俱疲。”李红宾十分感慨。
为了这部剧,70多岁的李仲鸣差点住了院。作为该剧的编剧、总导演,眼睛和手都不好使的他不仅多次往返于内蒙古与北京之间,更是为剧本的创作完善数次熬夜加班,令创作团队大受鼓舞。“前两稿我们基本是推翻了重来,直到第四稿对剧本也都不满意,像个散文,没有主线,场景设置也不太得体,我们就又聚在一起讨论。
最终确定了贾洪林和马连良的师徒关系这条主线,总体把握一个‘情’字展开叙述的基本思路。”李仲鸣回忆,“抓住这一点,戏就有谱儿了,他怎么认识了贾先生,怎么崇拜贾先生,怎么通过贾先生学戏、偷戏,到收他为徒时贾先生故去,这是我们在结尾处留的遗憾。”
即便是6月1日演出前几天,已经数不清第几稿的剧本还在不断完善中,李仲鸣心心念念想的都是“马连良”。“有时,夜里睡觉想起来一个词,就马上写到纸上。第二天起来,写的字连我自己都不认识了。”李仲鸣说。
于是在无数次的否定和重建中,我们看到了一部摒弃了繁复的布景和华丽的新腔,舞台简单干净、唱功扎实的《少年马连良》。北戏教师李小佳表示:“素净的舞台既是对富连成这个群体的历史描述,也是对马连良毕生追求舞台‘三白’审美的要求,这样的布置给演员表演提供了更自由的时空,也给观众专注演员表演提供了更大可能。
在布景设计上,导演在背景上做了圆形投影,开场李隆基的画像、结尾处马连良的影像都打在投影上,起到了场景提示、升华主题的作用,甚至能看到中国皮影戏的光影魅力。”
考验京剧功底的本色出演
马连良曾说过:“戏曲演员要讲究一棵菜,红花再好还需绿叶配,要多演出、多配合,才能演好戏。”《少年马连良》作为一部为学生量身定制的剧目,孩子们如何呈现戏剧的精髓,对北戏的学生来说,本色出演之余,还考验着他们的功底和协作能力。
看过该剧的观众会发现,《少年马连良》每场开始,为了再现科班生活,几乎都有大段武戏,喊嗓、基本功、把子功、武功有序穿插于情节之中。马连良与贾洪林同台演出《朱砂痣》获成功,招致学员妒忌引发打斗的戏,精彩化用了武戏的档子,整个过程乱中有序,叙述清晰明白,效果极佳。
扮演高连峰的丑行小演员干净利落的“数板”博得观众连连叫好;马连良、马连昆、高连峰三个行当在一个空间上演《探庄》、《芦花荡》、《盗王坟》,让观众看得津津有味。这些技巧无不考验着演员们的学习成果,加之剧本不断完善,导演们“百改不烦”,小演员们也习惯了“百排不厌”。
下午5点半下课,6点排练,晚上9点多休息,周末也是如此,这就是小马连良饰演者、12岁的许周熠一个多月来的生活写照。“我是学武生的,戏里练功的动作对我来说还挺容易,但老生的唱,还要唱出味道,对我来说是个很大的考验。
”许周熠说。戏里科班辞退马连良的戏,许周熠开始总不知道怎么演,后来李仲鸣和李红宾教他动作神情,告诉他马连良当时很不开心,哀求先生“我不想回家”时要像现实生活一样,“上场时你不是许周熠,得是那个时候的马连良才对。
”“这是我登台主演的第一部戏,我爸爸也是演武生的,他说我演得还行。演完戏我才知道,马爷爷不仅戏演得好,人也善良,而且文武都会,晚年还坚持早起练功,我也得继续努力。”许周熠开心地说。
“如果对京剧传统的丰厚底蕴不善加利用,如果当代京剧与传统科班之间的有机联系被蛮横切断,如果我们迷失在现代教育体系的条条框框里,轻率地丢弃戏曲数百年来积累的人才培养经验,那么,京剧舞台就不可能出好戏、出好角。《少年马连良》让我们从这些苗子身上看到了京剧明天的希望。”傅谨充满期冀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