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琼剧 记著名琼剧表演艺术家陈华先生

2018-04-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我和陈华先生都是琼剧一代宗师韩文华先生的门徒,只不过他是解放前跟师从艺,而我是解放后才从师学戏的.虽然都是韩门弟子,琼剧同仁,但我该向陈先生学习的地方很多很多."大文华"与"小文华"陈先生原名陈经炽,艺名"小文华",解放后,五十年代初才改名陈华.为什么叫"小文华"?这也许无须赘述,顾名思义,即可明白.不就是因为有个"大文华"(韩文华)嘛!在旧社会的梨园行会里,由于艺术流派或行会习俗,或班主为宣扬品牌招睐观众

我和陈华先生都是琼剧一代宗师韩文华先生的门徒,只不过他是解放前跟师从艺,而我是解放后才从师学戏的。虽然都是韩门弟子,琼剧同仁,但我该向陈先生学习的地方很多很多。

“大文华”与“小文华”

陈先生原名陈经炽,艺名“小文华”,解放后,五十年代初才改名陈华。为什么叫“小文华”?这也许无须赘述,顾名思义,即可明白。不就是因为有个“大文华”(韩文华)嘛!在旧社会的梨园行会里,由于艺术流派或行会习俗,或班主为宣扬品牌招睐观众等原因和需要,这种称谓比比皆是。

诸如北京有个“评剧皇后”白玉霜,就捧出了个小白玉霜。河南豫剧有个名伶常香玉,后来就出了个小常香玉。广东粤剧有个大师马师曾,跟着就有了个“新马师曾”,我们琼剧有一代宗师郑长和,不久就出了个“新长和”,有了个林道修,马上也就标出了个“道修二”来等等;关于“小文华”艺名的由来,陈先生他在《我的舞台生涯》中也有详细的记述。

他从1944年开始学艺,初在“玉香班”,1945年“玉香班”解散,他入“歧彩班”后才真正跟着名师韩文华。

他说“从1946年至1949年,我从不离开过韩文华老师。我老实地做人,认真地学艺。有空就请教,老师演出,我就站在幕边看,边看边学,唱法、表情、动作,一招一式,不折不扣,年积月累,真的有点象韩老师了,故而观众就给我起了一个绰号‘小文华’”。

“新群星”与“集新”

1952年,我从艺的时候,陈先生已是琼剧界的当红小生了。那时他与韩老师不在一个班里演戏。韩老师在“新群星”(剧团),他在“集新”(剧团)。当时的“新群星”与“集新”可称为琼剧界的“两大军团”。两个剧团的班底几乎囊括了海南琼剧界的精英。

按戏曲行语说可谓“旗鼓相当”、“行当齐全”。如“新群星”有小生“大文华”(韩文华),“三升半”(王秀明),花旦、青衣有林道修,陈丽梅,陈烈三,道修二,彩旦吴桂喜,老旦邢福甸、云昌霓,武生儋州三(游琼珍)、王禄明,老生郑长和、吴玉清,丑角陈乐元、大鸭头(林鸿鹤)、鸭头二(李长城),净脚吴裕光、吴凤和等;掌板有“打鼓才”(吴安光)、许永福,掌调有谭大春、李永盛、蒙启芳;导演卢半飞;“集新”小生有小文华(陈华)、新长和(王正堂)、李丽珍,花旦青衣有王广花、红梅、白燕;老旦王凤梅,老生王黄文、吴秋利,武生有武生发(李刚)、苏庆雄,丑角宋丽新、莫和凤,掌板有陈培英、女不肥仔(吴兴顺),掌调有笠积广、何名科,导演范仁俊。

两大戏班在当年琼剧界确是名家荟萃,流派纷呈。在海口他们经常演出,周末还加演日场。当时的琼剧演出市场相当活跃,十分火爆,深受广大琼剧观众的青睐和欢迎。演出的剧目有《梁祝》、《秦香莲》、《牛郎织女》、《稽文龙》、《林攀桂》、《彩楼招亲》、《双牡丹》、《荷池映美》、《春水浇桃花》、《白蛇传》、《孔雀东南飞》、《闹天宫》等;文戏、武戏、净角戏、丑角戏,应有尽有。

名师出高徒,当时这样实力雄厚的专业艺术团体,也给青年一代演员学艺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条件。

执着追求 终偿夙愿

在陈先生的《我的舞台生涯》里有这样的一段话:“我和琼剧结下不解之缘”,“我能成为一名琼剧演员,这是与我的爱好、意志、性格分不开的”。这确是他对自己艺术人生的真实描述和写照。几十年来,他就是凭着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才成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琼剧舞台上小生行当中的佼佼者。

但作为同行师弟,我却深知他为此而付出的劳动代价和艰辛,实事求是地说,在从艺条件上,陈先生也有先天性的缺陷,比如他的身高不够一米六,按舞台上的小生行当要求,他的长相顶多只能当个“娃娃生”就好了,若不然,别的不说,单就平时在所扮演的小生、官生行当中,他要穿的文生鞋和靴子,靴底就得比别人高出三、四公分。

而在台上表演时用的磋步、跨腿、翻身、跑园场等动作,就必须高度的集中精神和认真对待才行,稍有疏忽,就会出事故。

这样一来,他所要付出的体力、精力,我们可想而知。可是这一切他都经历了,并做到了。他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努力而达到了他所期望达到的艺术高度,成为琼剧最优秀的艺术家之一。并最终在唯一的琼剧电影《红叶题诗》中扮演了男主角———文东和,成了经典。

精益求精 堪称楷模

戏曲艺术是以唱、做、念、打为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和体现主题的。唱、做、念、打的每一项都显示着一个演员的艺术功力。作为一个表演艺术家,陈华先生在这方面是永远值得后辈人学习的。在唱功上,他创造性地继承了老一辈郑长和先生的高亢、激越、清晰、明亮的特点,行腔时,高音区非常突出,迂回委婉,流水行云,比如他在《梁山伯与祝英台》“楼台会”一折中的唱:“听英台婚姻二字刚出口,面带愁容进绣纬”和“忆前日盟山誓海,我心只有祝英台”等句都是久唱不衰的好腔,回味无穷,令人陶醉。

他在表演风格方面,近似韩文华老师,稳重大方中显潇洒,温文儒雅处见幽默,一上场就入戏,全身心的投入,充满抒情又激情。特别是在做(舞)形体表演时,他的水袖功和架子处理都用得恰到好处。

他是琼剧小生行当利用水袖功表现剧中人物思想感情的第一人。如在《红叶题诗》花园订情一折中,唱到“花娇柳软春如海”时,他用了“左右翻袖、运手转身”的动作造型定格,真是优美得可谓“到家”了。

荣誉共享 不图虚名

一九五七年四、五月间,广东省组成潮、琼、汉三个地方剧种晋京演出,我有幸被抽调参加广东琼剧团,同陈先生一起上京。五月十五日,我们进中南海怀仁堂向中央领导汇报演出,受到了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我记得当时三个剧种的演职员工都住在北京前门大栅栏的“正阳门旅馆”里。由于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接见,大家感到无上光荣和幸福。晚上回来时,每个人的心情都无比激动,疯狂的唱呀跳呀,欢乐的气氛把整个旅馆搞得沸沸扬扬。服务员多次催叫休息,大家好不容易才安静下来,但看得出人们那天几乎都彻夜不眠。此情此景,使我萌生了要写一篇文章来纪念这件事的念头。后来,文章在广州《舞台与银幕》上登载了。

勤奋好学 博览群书

陈先生的学历不高,仅小学文化,但他却是解放后琼剧演员中著书立说的第一人。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不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在他家中的书架上,我看到文艺理论、名人传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民歌等书籍,尽在其中。演出之余,他还赋诗填词。他的专著《我的舞台生涯》已成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作为师弟,我深深敬佩他一生好学的精神,并以他为楷模,永远激励自己。

生、老、病、死,自然规律不能抗拒,陈先生终于走了。但他和琼剧前辈艺术家们所创造的琼剧艺术,将流传千秋万代,陈华先生永远活于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