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琳广场舞 国家汉办主任许琳:汉语文化“软推广”
编者按:本刊2008年第6~7期发表的《汉语热:商业潮流下的文化期待》一文,受到国务院和教育部有关领导的重视。日前,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汉办”)主任许琳约见本刊记者,就汉语文化国际推广问题发表谈话。
许琳认为,汉语文化的国际推广是一个国家战略;应当由政府各部门乃至全社会联手,由国家组织一切资源和力量,才能真正托起这一伟大事业。她强调:当务之急是提高汉语文化走出去的能力。
国家汉办主任许琳对话本刊记者
汉语文化“软推广”
文化推广的过程,也是不同文化交流、交锋和交融的过程、拓展合作空间的过程
文/易杳
三年前,教育部部长周济对国家汉办主任一职点将点到了许琳头上。许琳极力推脱,表示自己不适合这个职务,她以往的工作“跟对外汉语推广一点也不相关,根本不沾边”。
大学本科学化学、研究生学经济的许琳,此前做过大学老师、行政干部、市长助理,在国家教育部做过计划、财务工作,后来在驻外使馆当了5年的教育参赞。
“你必须去!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做好!”部长的话斩钉截铁,她于是服从了上级的安排。
在她走马上任时,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刚刚挂牌。而到2008年初,已有210多所的孔子学院在60多个国家相继建立。此时,距离提出在全球建立100所孔子学院的五年目标,刚刚过去三年。孔子学院已成为各国学习汉语言文化、了解当代中国的主要平台,甚至成为中国“大外交”和“大外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全社会合力推广汉语文化
国家汉办成立于1987年,是由国务院11个部门领导组成的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其职能是协调各部委,把对外汉语推广当作国家的、民族的事业来对待,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走出去。此后成立的孔子学院总部和国家汉办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据许琳介绍,孔子学院作为一个全新的平台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正发挥着新的重要的作用。例如,文化部的巴黎文化中心、埃及的文化中心和孔子学院合作,国家汉办派出汉语教师,这些中心开始招收汉语学生,效果逐渐显现。再如,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对外广播有43个语种,不少语种出现听众面缩小的趋势。近年来,把汉语文化和汉语教学作为固定的广播时段,不仅留住了大批老听众,而且吸引了越来越多新的听众。
孔子学院不仅是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而且扩大了国家外交的舞台。外交部的统计显示,近年来先后有近百位大使和总领事参加一次或多次孔子学院的活动。由于孔子学院都在大学里,大学又是社会上重要的思想来源,对于增进了解、相互沟通十分有利。不少驻外使馆的外交官都认为,孔子学院是一个很好的外交平台。在一些国家,总理、州议员都支持甚至亲自参与孔子学院的汉语推广活动,这种情景过去是没有的。
在汉文化圈的一些亚洲国家在增强经济硬实力的同时,都十分重视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大力扶持文化产业走出去。韩国政府在扶持影视行业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然后再通过这些载体传播本国的语言文化,并保持较大的力度,“韩流”在中国的出现就是其成功的重要标志。
再如日本,有学者将近期兴起的“汉语热”与上世纪日本经济腾飞带来的“日语热”进行比较:日本文化来源于中华文明,某种意义上只是一种“二手文化”。但是日本人很懂得把握机遇,以其高超的手法巧妙地利用“日语热”推销本国的文化,致使许多西方人相信日本文化代表了整个东方文明。
而作为文明古国的中国,5000年的文化积淀却仍然不为世界所认知,大部分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肤浅了解来自有限的影视作品或其他大众传媒。这种现象反映了中国在软实力的提升和文化“走出去”方面明显准备不足,还没有完全摆脱“对外宣传”的传统思维模式和水平。
汉语作为文化的有力载体,应当利用全球“汉语热”的契机扭转这一局面。许琳认为,“汉语文化的国际推广是一个大事业,是一个国家战略,应当由政府各部门乃至全社会联手。只有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由国家组织一切资源和力量,才能真正托起这一伟大事业。”
“离开产业化运作没有出路”
自2004年11月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挂牌,与中国合作创办孔子学院的热情迅速在各国蔓延。
如何让遍地开花的孔子学院真正结出中国文化的果实?作为孔子学院总部理事长,许琳提出:“孔子学院必须走产业化之路!”她认为,汉语国际推广不是纯教育,因为语言本身是一种产品,特别在向国际上推广的时候,就更是一个文化产品,必须以产业、市场的方式来运作。语言推广不走产业、市场之路是绝对没有发展前途的。
许琳说,对外汉语推广正在逐渐迈出产业化的步伐,并取得初步成效。比如通过开展外国人汉语考试,成立专门机构,强行推进形成一个“汉考”市场。仅汉语水平考试(HSK)一项,就由原来每年国家补贴400万元到现在每年赚1000多万元。
许琳介绍,近二十年来全世界在外语教学上出现一个趋势,“交际法理论”占了上风。对外汉语教学也从中国人学英语中吸取教训,改变以往重语法规则、轻交际能力的做法,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对汉语考试进行分类、分级和灵活化,大学生、小学生、成人都有自己的考题。
“改革的主导思想是,采用激励机制,把汉语学习的压力变成动力,让那些觉得学汉语‘进门’难的人,‘出门’很容易。通过这样的激励机制,促进汉语教育市场的形成和不断扩大,进而形成长效市场。”
许琳认为,一直被视为对外汉语推广“瓶颈”的教材问题、师资培养问题,乃至整个队伍建设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市场化、产业化运作来解决。谁想具备汉语教师资格,谁就要来了解、熟悉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要求。目前已出台三个标准,其中《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就是对教师进行考核和认证。
如何让价值观和习惯都与中国人不同的外国人觉得汉语教材实用?目前国内出版的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书,大多是作者自己的观点,且教材形式单调、落后,提不起学习者的兴趣。在许琳看来,教材经过市场检验才是根本,教师要脱离本体,要贴近外国人的思想、贴近外国人的习惯、贴近外国人的生活来编教材,组织教学。
正如有专家提出的,要把中国式的教材变为当地本土式的教材,出发点是“他们要学什么”,而不是我们“让他们学什么”。许琳认为,目前国内输出的汉语教材都不可避免带有母语的痕迹,如果有大批外国人来编汉语教材,那才是产业化的成功,汉语推广才大有希望。
对此,向全世界推广英语的英国人深有体会:作为一门外语,一国的语言作为外语来教时,别国语言好过母语国教材,才是母语发达的标志。
许琳强调,未来的对外汉语教材开发必须是多媒体、网络带路。“简单说,就是把光盘放进电脑就能学,而不是先发给人家一本书,然后照本宣科。”她说,要向西方国家学习制作语言教材的方法,毕竟二十年前外国就有“followme”这样生动有趣的录像教材了。
实际上,对外汉语推广教材开发走产业化道路是有基础的。据许琳介绍,2008年巴黎语言博览会上,中国作为主宾国,精选了国内10个部门的出版社参展,以民营、私企为主,国企为辅,想试一试。结果发现,国企与民营、私企相比差异明显。
前者展台门庭冷落,过问者寥寥;后者展台前热闹非凡,甚至出现产品供不应求。其中,太原一家公司出版的汉字宫教材,把汉字的偏旁部首拆分,用画面、多媒体来表现,特别受欢迎,所带产品第一天就被一抢而空。
公司后悔没带刷卡机。他们说明年还要来,要多少展位费都交。另一家上海民营企业投入1000万元,引进了英国最受欢迎的一套教材来进行汉语教学,也深受欢迎。这一现象反映了在对外汉语教育的教材开发及其市场推广能力上,二者存在明显差异,民营、私营机构早就走向市场、适应市场,对市场的反应明显要快。
许琳相信,与民间机构的合作在未来会有更大空间,希望更多的公司加入到汉语推广队伍中来。据悉,国内英语教育的最大品牌“新东方”已提出:只要给政策,他们可以做到如同推广英语一样推广汉语。
突出汉语的文化魅力
一般认为,中国的对外汉语教育经历过两个阶段:上个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对外汉语教学作为外事工作的重要内容,所招收的留学生基本上都来自社会主义国家或第三世界国家。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腾飞的进程,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越来越多、越来越密切,学习汉语渐成热门。尤其90年代末以来,全球范围“汉语热”的不断升温,对外汉语教育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从内容到形式都在发生深刻变化。
许琳认为,以往的对外汉语教育和现在的汉语国际推广的区别,至少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从内容上看,汉语国际推广不仅是单纯的语言教学,还有传播中华文化的责任。有学者指出,任何语言的背后一定是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学习语言的过程其实就是在学一种文化,教授语言也就是在传播文化。以往的对外汉语教学过多地偏重了语言尤其是发音的训练,但汉语之所以能够传播,除了其语言的功利性外,关键还是有文化底蕴的魅力作支撑。
离开了文化魅力这块基石,语言的力量辐射未必能够像经济要素的流动那样深远。比如许多外国孩子对中国的武术感兴趣,来华夏令营首先选择去河南少林寺。
一开始主办方还担心他们水土不服、生病,结果孩子们一个个练得特来劲,夏令营结束了还不愿意走,说下一年还要来。通过学习武术的过程,让他们了解什么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这就是文化的推广。
二、从方式上看,过去有些人把汉语教育当作精英教育。所谓的“精英道路”,就是在对外国人教汉语时必须要板正,不能在语法上有错误,说出来的话必须优美,必须从说话人的身上就能看出汉语真美。后来的事实证明“精英道路”走不通,原因一是用教中国人语文的方法去教外国人学汉语难以奏效,二是培养出来的“精英”数量太小,和中国的大国形象、急切提升软实力的需求不相适应。
所以,对外汉语推广首先要大众化、应用型,让人愿意亲近、了解汉语,不普及哪来的精英?
三、从目的上看,对外汉语教育最初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打破封锁,而且主要以第三世界为传播对象;后来则突出其经济功利性,很多人学习汉语是出于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考虑。但是,汉语的国际推广仅仅依靠语言的功利性显然是不够的。
因此,建立孔子学院的目的,是使官方的文化交流计划、民间的文化互动、师资力量的投放和培训、新型文化表现方式的运用等,都上升到了规范化和现代化的层次,使汉语成为具有文化魅力的世界性语言,进而使中国文化“软影响”的格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得到了根本的改变。
以国际化视野打造实力
许琳认为,无论是走民间化道路也好,还是政府主导也好,都必须以国际化视野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打造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实力。实际上,作为汉语国际推广实体的孔子学院总部正朝着国际化的方向迈开步伐。在孔子学院总部理事会里已有10位外国理事,多数来自英国爱丁堡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世界排名200名以内的名牌大学的校长。
孔子学院应该是一个中外平等交流的平台,就像有些外方院长反映的那样:办孔子学院是支个桌,它可以将各国有不同价值观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坐下来心平气和地沟通,最终达到相互理解、相互信任。
许琳透露,为加强和深化对各国孔子学院办学的指导和服务,总部决定建立几个专项委员会。比如:教学指导委员会、文化与经济发展委员会、财务督导委员会、质量评估委员会、法律咨询委员会等,这些委员会负责对总部教学质量提出评估意见和建议,包括教师培养、教材开发。这些委员会要由中外双方组成。许琳说,这些措施都是基于长远发展的考虑,她发现打开大门,矛盾更易于解决,风险反而要小。
对外汉语推广是对中国文化实力的一种检验、一种挑战。在许琳看来,目前最大的困惑,一是所谓的“软实力”难以数字化、量化。孔子学院也好,文化走出去也好,对国家“硬实力”的贡献如何?“软实力”和“硬实力”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由于数据不全,又无公式,更没有模式,回答这一问题并不容易。
二是汉语国际推广主力队伍走出去的能力还必须进一步提高。本来要求汉语教师要在国外留过学,或有过工作经历,但现在看来还不能完全适应外国要求。因为很多人在留学时只是埋头读书拿文凭,未能进入当地的主流社会,而现在一下子以主人的身份当教师,难免不适应,特别是公共关系和开拓市场能力欠缺。
许琳提出,长远看,汉语国际推广应该建立一支专职队伍,保持相对稳定并有足够的后劲。这支队伍是“民间大使队伍”。“文化推广的过程,也是不同文化交流、交锋和交融的过程,拓展合作空间的过程。汉语国际推广的当务之急是,学习、提高走出去的能力。”许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