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也学校 王文:美国学校的穷学生(上)
这学期安排在老师备课时间或下班后时间校内进行的教学研讨话题是“理解贫困中的孩子”,分六个系列进行,讲座资料来自Ruby Payne 博士的书《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Poverty 》。
Ruby Payne 博士同美国许多的教育专家一样有从事基础教育的经验,当过高中老师,小学校长,中学校长,学区行政管理人员,有着二十多年教育贫困学生的经验和研究,从九十年代以来,她主持的教育咨询公司每年提供200场以上的讲座,许许多多学区与她签约将她的理论研究推广培训老师,她是在美国最享有盛誉的研究贫困与教育的学者,著有多部专著。
其实我在几年前就听过她的专题讲座,一样的讲义,一样的理论,只是在又经过几年的工作经历自己对此更有体会和感触了。
据统计美国大约有百分之十八左右的学生处于贫困中,其中的非裔和墨裔学生有超过百分三十。美国的公立学校大都是就近入学,而住区和学区的好坏都跟家庭经济直接相关,所有在贫困区的学区可能有甚至百分之二十的贫困学生一点也不奇怪。
我们的学区是德州数得着的大学区,有近六十所学校,总体居民是中产阶级,学区平均还有超过百分之二十的贫困学生,我们学校有百分之十三。在美国的公立学校低收入家庭/贫困家庭的孩子可以在学校享受免费或减价的早餐和午餐,所以在美国学校“吃免费或减价饭的学生”就是贫困生的代名词,哪些学生是贫困生是高度保密的( highly confidential ),比如这次讲座,为了让老师知道自己哪些学生是贫困生,教导主任把“机密的 ”吃免费或减价饭的学生名单发给老师,在老师记录下自己学生的名字后立即将这些名单当场粉碎销毁。
美国各州在评估学校时,学校的种族构成,家庭经济状况,贫困生比例都是重要的参照依据,贫困生越多学校“应该”越差,贫困生与学习差,没有学习动机,缺席旷课,纪律差,辍学紧密联系,也就是说在美国有钱人家的孩子学习上进,穷人的孩子不想学习,所以有钱人家的孩子更有可能上大学深造,有好工作,会更有钱,而穷人家的孩子上不了大学或不想上大学,下辈子继续受穷,以我们中国人的逻辑是不是有些不合常规情理,但这在美国是公认的事实。
我在美国教书这么多年,最想不明白的就是这点:为什么穷人家的孩子不想摆脱贫困,凭着自己的努力,优异的学习成绩(在美国只要中等成绩就行),接受良好的教育,自己将来可以过得比自己的父母辈好呢?我们中国的穷孩子都知道这个道理,所以穷苦孩子学习加倍地努力好自己争取美好的未来,为什么美国的穷孩子不这样想呢?我请教过无数个老美,没人能给我满意并合乎情理的答案,这次我又问我们的教导主任,她说这是因为不同的文化。
不错,根据Ruby Payne 博士的研究,在美国文化中的穷人还真同中国文化中的穷人不一样:老师同贫困的孩子谈未来几乎会是对牛弹琴,他们没有“未来”这一概念,只图眼前过得快乐;贫困的家庭不重视孩子的教育,觉得上大学是太奢侈的事情,与其让孩子远走高飞,不如一家人死活快乐在一起。
。。其实这所谓的文化价值观是指的墨裔和非裔。美国不是讲究个性自由吗?所以作为老师或教育工作者,不能以自己的文化或价值观去影响他们,改变他们的价值观 change culture,只能尽自己的所能将可能的前景前途指给他们 provide cho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