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档纪录片火到了出前传,怎么可以错过 ?

2019-01-3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这两年的国产电影,8.5分以上的并不算太多,但如果你把目光放到系列纪录片上来,就会发现很多的高分作品,像是双双拿下9.6分的<急诊室故事>和<人间世>. 这两档纪录片有个共同点,它们的起点都是特殊行业--医疗,但医疗并不是它们要展现的主角,这份职业所辐射到的人群才是,典型以点绘面的记录方式. 刚好,有一档记录巡逻民警日常工作的纪录片,同样也采取了这种以点绘面的记录方式,其系列作品<巡逻现场实录2017>和<巡逻现场实录2018>分别在豆瓣拿下了8.5和8.9

这两年的国产电影,8.5分以上的并不算太多,但如果你把目光放到系列纪录片上来,就会发现很多的高分作品,像是双双拿下9.6分的《急诊室故事》和《人间世》。

这两档纪录片有个共同点,它们的起点都是特殊行业——医疗,但医疗并不是它们要展现的主角,这份职业所辐射到的人群才是,典型以点绘面的记录方式。

刚好,有一档记录巡逻民警日常工作的纪录片,同样也采取了这种以点绘面的记录方式,其系列作品《巡逻现场实录2017》和《巡逻现场实录2018》分别在豆瓣拿下了8.5和8.9的高分,现在,《巡逻现场实录·前传》也于今晚在东方卫视开播了。

之所以要叫前传,是因为它说的是2017年的故事, 2018版播出之后观众呼声实在是太高,节目组也就顺势把这些民警之前的工作精编成了「前传」。

电影中做前传很常见,纪录片做前传的还真不多,由此你也可以看出,「巡逻」系列的受欢迎程度。

就像我们说的那样,《巡逻现场实录·前传》虽然以巡逻民警的日常工作为入口,但它的记录对象并不仅仅是民警,而是它镜头下的上海,这座城市的运转方式,以及那些遭遇问题的人们。

上海每天能接到三万多个报警电话,日均一万个接警现场。每个电话,每一次出任务,都意味着有人遇上了问题。

这种天然的突发性、矛盾性、戏剧性,恰恰就是最适合纪录片的。

《巡逻现场实录·前传》每一期都会根据警务工作的特点或出警类型来设置主题,每个主题下有十几个案例,第一集《紧急指令》说的就是紧急出警的情况,既有临时接到的增援、出警命令;也有在日常巡逻中突然发现的危险警情;又或者是立体防控巡逻系统中,在视频巡逻里及时控制犯罪情况。

每一个案件,都被《巡逻现场实录·前传》拍得非常有现场感。

想要拍到基层民警们的工作状态,《巡逻现场实录·前传》的摄制组就必须在时间和空间上尽可能地贴近被拍摄者,换句话说,他们得跟民警们一样的作息,蹲点在基层派出所和民警们一起三班倒,或者跟着他们去街面巡逻。

在这种创作模式之下,摄制组所拍到的,都是突发性的真实事件。

比如在民警郭敏、徐安铭驾驶警车巡逻的时候,仅仅是一辆自行车经过的十几秒中,他们就判断出了骑车男子有可疑现象,一番追捕之后,证实了该男子果然在近期有过吸毒行为。

在这之外,《巡逻现场实录·前传》的记录方式,还和常规的纪录片有着微妙的不同,这在本质上是由警察的工作性质决定的。

每一期的内容,差不多由四类素材组成,分别是执法记录仪拍到的画面,监控摄像头拍到的画面,摄制组贴身跟随警务人员拍摄的画面,以及任务结束的后期采集,比如审讯、警务人员采访之类。

这种构建方式,意味着创作团队会面临大量的素材,除了海量的、片比高达1:150的拍摄内容外,后期团队还要从无数的监控视频、执法记录视频中去挑选对应的影像。

更重要的是,这些来源不同的影像还构成了一种多视角、全景式的记录,为我们还原了一种最真实的警务工作现场。

比如在一次夜间执法中,淮海路派出所的民警在监控画面上发现一名外国人有要和一位红衣女子进行非法交易的迹象,随后的画面就在监控录像、执法记录仪画面和摄制组实拍画面中来回切换。

执法记录仪的画面虽然不是特别清晰,但是非常有现场感和沉浸感,也代表了民警的主观视角——

监控画面则是宏观的上帝视角,能让我们清楚地看到嫌疑人逃窜的方向、乃至民警们的包抄策略——

摄制组拍摄的画面更多起到了辅助叙事的作用,更有戏剧性,像是这个旋转拍摄两人交易物的镜头,就是很电影化的手法——

对于犯罪嫌疑人和民警的后采画面,则是对案件的一个总结,也是专业角度的解读和解释,此处民警就解释了他们的抓捕方法:让嫌疑人先跑,等他跑不动了再实施抓捕——

这四种视角的结合,提供的是一种立体的观察维度,我们可以代入不同的身份、视角去了解民警执法时的真实状态,他们会面临的突发情况、紧急性以及危险程度。

而这样的事件,只是每天一万次出警中的一桩或几桩而已。它并不特殊,而我们的平静日常,也就是民警们用自己这样「戏剧化」的日常换来的。

除去让观众看到他们的常规工作之外,《巡逻现场实录》系列还构建了一种长时间跨度的观察和记录,在现场拍摄的后采影像中,我们能看到民警出任务过后的疲惫,甚至是受伤情况。

而从2017到2018,岁月也在民警脸上留下了痕迹。

《巡逻现场实录2018》中的两位民警

如果说系列中案件的集合,带来的是一种剖面的真实;那随着时间流逝产生的对比,则带来了一种纵向的实感。

这种真实,让我们更靠近民警这个群体。

和医生不一样,民警这个群体,离大众多少还是有些遥远的,这或许是保护者身上天然会具备的一种距离感,就好像西部片中的那些小镇警察一样。这也是这档纪录片为什么会如此受欢迎的原因,因为它提供了一种巡逻民警与民众双向交流的渠道。

就像节目总导演蔡征在采访中说的那样:「民众有了解的愿望,警察个体也需要交流和沟通,是需要双向交流的,媒体有责任为这种沟通做一些事情。」

这是《巡逻现场实录》系列节目的初衷,也是它背后的社会责任感。

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细节,在今天晚上于东方卫视播出的《巡逻现场实录·前传》第一期里,你会看到,即便纪录片是在上海拍摄,民警们在执法的时候也几乎都说普通话,是很官方的、职业的语言。

但是在安抚、劝说嫌疑人的时候,他们会根据对方说的是上海话还是普通话,随时切换,和对方说一样的语言,耐心而温柔。

距离感一下就消失了。

似乎那一刻,他们不再是打击犯罪的警察,而是单纯为我们解决问题的身边人,那些嫌疑人也不再是迷途者,而是等待重新指认方向的被救赎者。

这个简单的语言转换背后,是《巡逻现场实录》捕捉到的尊重。

真实感让我们靠近、了解这个群体;而尊重,则彻底消除了隔阂,让大众去理解他们,也开始了解他们的工作。

这份理解不仅仅是对他们工作的支持,更是对我们所想要的那种平静日常生活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