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里反复遭禁演,他们仍用《春之觉醒》致青春

2018-09-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舞台剧<春之觉醒>在近一百年里曾反复遭禁演,因为涉及青少年对性的探索,饱受争议与质疑. 它的脚本来自德国剧作家法兰克·魏德金发表于1891年的同名剧本,描写了几个在观念极度保守的社会中成长的青少年,性心理的觉醒,以及青春期的迷茫与阵痛. 近日,上海文化广场联合上海音乐学院,将这部禁演作品改编成了音乐剧,9月23日至25日将在文化广场连演5场. "谁都青春过,冲动过,乌托邦过,这部剧讲的是青少年的故事,但三四十岁的人也能感受到它的魅力."文化广场副总经理费元洪希望,观众都能在

舞台剧《春之觉醒》在近一百年里曾反复遭禁演,因为涉及青少年对性的探索,饱受争议与质疑。

它的脚本来自德国剧作家法兰克·魏德金发表于1891年的同名剧本,描写了几个在观念极度保守的社会中成长的青少年,性心理的觉醒,以及青春期的迷茫与阵痛。

近日,上海文化广场联合上海音乐学院,将这部禁演作品改编成了音乐剧,9月23日至25日将在文化广场连演5场。

“谁都青春过,冲动过,乌托邦过,这部剧讲的是青少年的故事,但三四十岁的人也能感受到它的魅力。”文化广场副总经理费元洪希望,观众都能在这部剧里致青春。

舞台上玩限制级

《春之觉醒》的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末思想守旧、礼教严格的德国。

Wendla单纯天真,一直和好友Martha、Thea、Anna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直到有一天,她发现自己的身体发生了变化。她试图向母亲寻求答案,但母亲总是回避搪塞,不愿直面回答。最终,她只能通过亲身实践,感知未知世界。

男孩Melchior、Moritz、Hanschen、Otto、Georg、Ernst与这些女孩同龄,青春期的生活也不轻松。在学校,他们要接受古板的教条式的教育,不得挑战老师和书本的权威;生活中,他们也面临种种问题,升学的压力,家庭的管束,对女孩的爱慕得不到回应……

在父权的压迫下,这群年轻人试图寻找未来的方向,却在和体制高墙的碰撞里伤得头破血流。

未婚先孕、堕胎、自慰、性侵、同性恋、家庭暴力、自杀……在《春之觉醒》中,魏德金描述了众多禁忌话题。他将青春期有可能出现的问题熔为一炉,几乎所有同龄人,都能在这个故事里找到自己的影子。

1906年,《春之觉醒》首度以话剧的形式在德国上演,因为题材敏感,描写露骨,很快遭禁。1917年以来,它也曾在英美两国试水“绿色版”,不是被阉割删减,就是审查被禁,观众人数也有限制。

1999年,歌手邓肯·谢克、史蒂芬·赛特决定打破禁锢,将其搬上百老汇。两人一人作词,一人谱曲,2006年12月,《春之觉醒》登台百老汇,一炮而红。

这版《春之觉醒》在舞台上玩起了限制级,尺度大到令人瞠目。Hanschen在台上不仅动手自慰,Wendla与Melchior初尝禁果,更是直接露点露臀,在观众眼皮底下做起了爱。

但相较话剧版通体的绝望与沉重,音乐剧版的色彩更为明媚,结尾仍留希望。

2007年的托尼奖颁奖典礼上,《春之觉醒》大放异彩,一举夺得包括最佳音乐剧、最佳词曲创作、最佳音乐剧剧本在内的八项大奖,成为当年最大赢家,各国改编版接踵而至。

久违的小鹿乱撞

去年9月,文化广场开始策划中文版《春之觉醒》。

之所以选这部剧,费元洪坦言,一来,他们hold得住制作;二来,他们能拿到版权,“那些世界知名的音乐剧比如《妈妈咪呀》和《猫》,你很难拿到版权,还要一整个团队跟进,没有几千万根本做不了。”

如果说大部分音乐剧都以讲故事为主,文艺电影一般诗意的《春之觉醒》,并没有那么强的戏剧冲突,而是暗流涌动,重在情感抒发。

“它说的就是年轻人在青春中的迷茫、失意、绝望和希望,和当下中国年轻人的状态很相似。”这也是文化广场选择和上海音乐学院合作的原因,“很多学生可以本色出演,因为讲的就是他们这个年龄段的事。”

17位演员上台,除了刘令飞(饰Melchior)、丁臻滢(饰Wendla)是舞台常客,绝大多数参演者都是上音学生。

会不会担心他们太过青涩,撑不起戏?“这部剧的特点之一就是青涩,老演员演不了纯真,他们太技巧化了,本色出演正是我们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