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方舟写给清华的信 我也非常不喜欢蒋方舟那封给清华大学的信
其实说实话,我也非常不喜欢蒋方舟那封给清华大学的信。所以从一开头,我就从来没在跟这篇东西有关的页面上留过字。 刚才干完活上网转转,竟然发现中国选举与治理网、FT中文网都挂上了这封信,校内上也有不少师兄师姐师弟师妹围绕着这封信吵得不可开交。
我觉得实在是有点儿受不了了。我想说说我对她写这封信心理状态的揣测,以及我对此的态度。 这封信我仔细读了,实在是没有逻辑可言。在校庆之际对学校表达不愉快的情绪的文章我也看到过,但都不像这封信一样找不到半点建设性。
通过这封信,我愿意相信蒋方舟在她未能融入清华整体氛围的三年间,也同样未能融入身边清华人——地地道道的清华人——这个集体。
正是因为没有融入集体,所以她也就不大可能得到身边同学发自内心的关注,即使有关注(况且这些关注更多地来自媒体,而不是身边真正意义上的朋友)聚焦在她的身上,那也是将她视为一个特殊"人才",更准确地说,视为一种特殊选拔机制的受益者,她是作为一个"异类"而不是"同类"在受到关注。
这决定了这种关注只能是短暂的,而不可能是绵延的、持续的;这种关注有可能在短时间内令人感到荣耀,但不会令人感到恒久的温暖。
当初蒋方舟走进清华的时候,的确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她被捧成了公众人物——在此插一句:我们有必要认识到,那时的她之所以能够成为公众人物,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清华选择了她,而绝不是她足够优秀但却屈就了清华。
随着时光流逝,求学的日子总是要过的,但蒋方舟没能很好地投身于清华对大多数学生施以教育的培养过程,也就和身边的同学们缺乏交集。而大家也都能感受到,一个人一旦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和周围的人没有了交集,那是很难同他们建立起密切联系和亲密友情的,这也就注定了蒋方舟在清华很难像大多数同学一样拥有一个能真正"关注"(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关心")自己、将自己视为其生活之一部分的圈子。
所以她极有可能感到失落,感到孤独。 我愿意相信,在很大程度上,是这种失落和孤独使得她希望从自己所熟悉的那种关注当中去寻求弥补。我们知道,昔日的公众人物一旦不被人注目,那种被遗忘的滋味是很不好受的。所以她希望有一个机会,能够让众人的目光重新汇聚到她的身上。
在校庆还有一月即将来临的时刻,她终于做到了,凭借这篇看不上清华、看不上清华教育、看不上清华环境也看不上地地道道的清华学生的《给清华大学的一封信》。
但我觉得,这种行为,和港台二三线女星以及某车模依靠炒绯闻、出艳照赚取眼球相比,没有本质上的不同。 说实话,在这封给清华的信见诸媒体以前,我在清华五年,极少极少听人提到蒋这个人。她在清华距离主流实在是有些远。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所有的公众人物都是依靠媒体宣传其与众不同之处而被捧红的。而在清华念书期间,蒋方舟并没有真正拿得出手的、值得媒体继续追捧的成就,也就是说没有新的新闻报道点,所以受到的关注减少也是情理之中。
若是她潜心向学、充分利用清华丰富的资源好好充电也就罢了,可她偏偏不这么做,一面一百个不适应环境,一面还对媒体关注念念不忘,甚至在校庆将临的时候抛出这么一封信,不惜以对相当一部分清华人的情感进行挑衅为代价来吸引眼球。
这实在是显得有些愚蠢,甚至有些拙劣。 我以为,对这类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她想要什么偏不给什么。不叫好,也不叫骂,看见了当没看见,悄悄走开,不去搭理,不给予任何关注,便是最好。
这也是为什么在此之前,看到她给清华大学的一封信后我没写过任何留言的原因:不屑,是最好的反对。怎奈刚才看见这封信已经被炒热了,我屑与不屑已无所谓,所以写下这篇日志。 最后,我还想请朋友们再看看这封信的题目:给清华大学的一封信。请注意,是给清华大学的一封信,而不是给清华的一封信。从我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