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炯明叛变事件 陈炯明叛变始末 陈炯明为什么背叛孙中山?
随着革命进程的推进,陈炯明与孙中山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1921年,已经有传闻说孙中山与陈炯明之间出现不和。陈炯明认为,孙中山此时就任非常大总统不合时,而且他并不赞成北伐,主张联省自治,建议把广东这个南方省份作为模式推广到全国,这与力主北伐统一全国的孙中山的主张有着极大差异,两人矛盾逐渐激化。
1922年3月,孙中山撤销其粤军总司令、广东省长、内务总长职,只留陆军总长职,最终导致“六·一六”事件的发生,二人彻底决裂。
如今,关于对中国近代政治产生重大深远的“六·一六”事件发生的细节,各方说法不一。后代研究者一般认为,“六·一六”事件并不是突发的,其前因后果复杂而难以言喻。
1922年6月12日,孙中山举行记者招待会,不点名地指责陈炯明“反对北伐”;而陈炯明6月14日拘捕财政次长廖仲恺,矛盾基本公开化。
1922年6月16日凌晨两点,孙中山得到粤军通知,粤军部队将攻击粤秀楼,情势危急。宋庆龄顾全大局,临危不惧,认为若同孙中山一同行动易被发现。坚持留下来掩护孙中山秘密撤离。孙中山不得已才答应先行,只身逃出。孙中山两次避过叛军耳目,终于到达黄埔永丰舰(即后来的中山舰)上。孙中山离开半小时后,炮声四起,陈炯明部队开始向粤秀楼发起进攻,有士兵还大喊:“打死孙文!打死孙文!”
“六·一六”兵变之后,孙中山离开广州到上海,此后,他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和苏俄的帮助,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一直到孙中山逝世前,经常有人在中间调停,希望他和陈炯明二人能够和好。孙中山要求陈炯明写悔过书,而陈炯明坚决不写,终于没有再走到一起。
孙中山与陈炯明决裂,还有一个意外的结果,那就是客观上成了蒋介石政治生涯的一个转折点。他在事件发生后不久,辗转登上孙中山所在的永丰舰,在国民党中的地位得到迅速上升,奠定了日后他在国民革命中的政治地位。
陈炯明叛变的原因
政治理念不同而已。
以美国南北战争为例,孙中山属于北方派,主张中央集权,武力统一全国;而陈炯明是南方派,主张地方自治,和平统一。如果陈只是一个普通的政客也就罢了,无非就是政见之别;但陈是军方将领,而且是孙手下的军方第一号人物,而且当时孙中山的军队是陈一手建立的,无异于陈的军阀私军,这就对北伐造成了严重的阻碍。所以孙解除了陈的军权。但此时的陈早已脱变为军阀,他不能容忍孙夺取他的军权,所以发动了“六一六兵变”。
主要原因可分下列四点说明:
1)个人英雄主义。陈炯明极富个人英雄主义的意识,大家捧他,南洋华侨也拥护他。他在广东的势力很大,军队最少有10多万人。他总想做领袖,不甘屈居人下。
2)吴(佩孚)赵(恒惕)对陈的联络。在一般军阀的心目中,陈炯明的名气反在总理之上,因为广东方面,总理的力量是虚的,陈的力量是实的,总理只有对党员的影响力,陈却掌握实际的兵权。所以吴佩孚、赵恒惕都派人跟他联络,希望他赞成联省自治,阻止总理北伐计划的实施,并诡称俟全国统一后,拥护他做领袖,适投其所好。
3)左派的拉拢。陈是秀才出身,嗣又入广东法政学堂毕业,向往社会主义,当其驻军漳州时,许多社会主义者前往襄佐政治、宣传、教育等工作,梁永弦任教育局长,派学生出国留学。陈秋霖主编《闽星报》,炯明亲撰发刊词,倡导社会主义。粤军回粤后,邀陈独秀主持教育,言听计从,相处若师友,因此受毒甚深。邓铿常常说:“陈竞存的思想最不坚定。”可称持平之论。
4)封建思想。陈炯明为广东陆丰人,该地甚为偏僻,与外鲜交通。陈氏见闻不广,不懂现代政治,不会国语,满口的海陆丰土话。他虽一度赞成君主立宪,但未曾接受康梁思想,转而参加革命,又不了解总理的学说和主张。所用部属亲信,亦多海陆丰人,非亲即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