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有顺作家 谢有顺:纯粹写作是每个作家应关心的问题
新浪读书:在获奖的四部作品中,您个人最喜欢哪一部?
谢有顺:我和其他评委一样,会首推《秦腔》。《秦腔》是贾平凹近年来极为重要的写作飞跃,尤其是他对乡土中国变迁的精细刻写,以及对这种变迁的沉痛忧思,所达到的深度和广度,都为同类题材所难及。同时,《秦腔》在叙事艺术上也有新的探索,那种拙朴的语言,细密的自然主义的笔法,以及通过汤汤水水的生活流的呈现来仿写一种日常生活的本真状态,都有力地说出了一个作家持续写作、勇于创造的品质。
这部作品,可能对一个普通读者的阅读耐心是一种考验,但茅盾文学奖的宗旨,我想,首要的应该就是为文学界立一个新的艺术标杆,而艺术上的创新,往往就是对因循的阅读趣味的反叛。
评委们普遍认为,《秦腔》进入起来比较艰难,但一旦读进去,就舍不得出来,场景、细节、语言,都很有味道,值得反复琢磨,是一部需要慢慢读、耐心读的大作品。
遗憾的是,现在的读者,多半都只能接受俗常意义上的“好看小说”,对那些在叙事上有探索意味的作品,常常缺乏必要的耐心,以致阅读的惰性越来越严重。
谁都知道,贾平凹是一个善于讲故事的重要作家,但他在《秦腔》中一反过去用情节结构小说的写作路子,而是用琐碎的细节、语言来推动整个叙事,这是一种艺术的冒险,我很高兴,评委们用睿智的眼光,肯定了这种艺术冒险的重要价值。
当然,迟子建的作品沉静、绵实,周大新的作品朴素、清新,麦家的作品独异、庄重,也都是我所喜欢并推重的。正因为此,我认为,现在获奖的四部作品,是公正的、有代表性的。它们的胜出,维护了茅奖的尊严和纯粹,从而让那些专心写作、才华横溢的作家得到了表彰,并充分体现出了茅奖的包容性和富有活力的精神面貌,我个人觉得,这是极为理想的一个结果。
新浪读书:本届茅盾文学奖结果与前面六届比较,在选取作品上有什么变化?
谢有顺:更开放,更宽容,也更纯粹。这个奖对贾平凹这样有争议的作家的宽容和理解,以及对麦家这样的后起作家独树一帜的写作,给予坚定的支持,这都是开创性的。更重要的是,这四位获奖作家身上,透出的是一种纯粹的艺术精神,没有受当下那些喧嚣的浮躁之气所感染,而是都执着于自己的内心,潜心写作,同时在叙事上都有新意,既传统又现代,这些都大大提升了茅盾文学奖的品质和活力。
新浪读书:在入围了但没有获奖的作品中,有没有您觉得比较遗憾的?
谢有顺:我参与了茅奖评审的全过程,程序之公正、评委们之认真,都令我深有感触。说句实话,一个重要的主流奖项,能做得如此纯粹,并最终提交出如此整齐的获奖名单,是超出我个人、也超出很多文学中人的意料的。我做过很多奖项的评委,但必须承认,茅奖是最为慎重而认真的。尤其是评委会主任铁凝主席等几个领导,自始至终坐在那里倾听每个评委长达一周的讨论,尊重各种尖锐意见,并表现出完全不干涉评奖的气度,确实令我钦佩。
当然,一些优秀作家落选,也令我感到怅然。尤其是史铁生、王蒙、莫言、范小青这样的资深作家,一再地缺席茅奖,多少是一个遗憾。有些作家,这一次与茅奖失之交臂,就很可能永远错过了,像史铁生,他的身体状况决定他很难再写长的作品了,这就意味着他要再获这个奖将会变得很渺茫。
而《乌尔禾》、《圣天门口》、《水乳大地》这样有艺术品质的作品,没能获奖,也是令人惋惜的事情。但我能理解这种错过,毕竟,任何评奖都是遗憾的艺术,很难十全十美的。茅奖能评出现在这个样子,已经是很值得尊敬的了。
新浪读书:这次评奖结果,您觉得能不能代表中国当代文学的实际水平?
谢有顺:某种程度上说,可以。但是,用一个文学奖来论一个时期的文学高低,是片面的,也是挂一漏万的。任何奖项,在我看来,都是写作的副产品,真正重要的还是写作本身。而且,写作的人多,获奖的人则永远是少数,要想真正认识中国当代文学的实际水平,我以为还是要读更多的作品,而不仅仅是这四部。
新浪读书:贾平凹其实是成名比较早的作家,为什么现在才获得茅盾文学奖?
谢有顺:贾平凹之前曾被多次提名而落选,这一点都不奇怪,因为他之前的作品,远没有达到像《秦腔》这样的竞争力。我认为,他以《秦腔》获奖才是最合适,也是最好的。
新浪读书:有评论家说周大新的作品比较出乎意料,《暗算》也让许多人觉得比较意外,您怎么看?另外,为什么这次选择了两部农民题材而没有城市题材的小说?
谢有顺:我不觉得意外。周大新是严肃而重要的作家,他上一届入围的作品,就已达到获奖水平,没能获奖,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这一届他能站在领奖台上,我为他高兴。至于麦家,他的写作意义还远没有被人广泛认识,很多人可能都只注意到了他在题材上的开创性,而忽视了他是一个在小说叙事上训练有素的作家。对于这样一个前程远大的作家,当然值得表彰。
至于你说到的题材,是农村题材还是城市题材,这在我们评审过程中,根本不是一个问题。我们只重视一部作品的艺术质量和思想深度,而不会以单纯的题材来评判作品质量的高低。
新浪读书:王蒙从来没有获得过茅盾文学奖,这次又落空了,为什么呢?
谢有顺:这是一个遗憾。或许,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最佳获奖时机,而以《青狐》入围这届茅盾文学奖的王蒙,看来并不是他的最佳时机。这个作家的重要性,大家都是公认的,但对《青狐》的艺术认识,评委们还缺乏共识。我想,以王蒙的身份和影响力,获不获奖已经不重要了。
新浪读书:作为文学评论家,您对以后的茅盾文学奖或者说其他没有获奖的作家,有什么样的期望?
谢有顺:这一届开了一个新的好头,我希望今后的茅盾文学奖,能像这一届的评委会主任铁凝主席所说,一直体现出茅盾文学奖的尊严、价值和活力——尤其是铁凝特意加的“活力”二字,是茅盾文学奖能否和公众对接的一个重要通孔,更应大力提倡。至于别的没有获奖的作家,肯定都能把心态放平,毕竟,这只是一个奖,远不是文学的全部。如何持续地、纯粹地写作,并写出好作品来,才是一个作家真正要关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