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作家文珍携新作《柒》来杭分享
浙江在线11月1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李月红)作为国内首个文学创作专业的研究生,青年作家文珍的每一步努力都颇受关注。日前,她的最新小说集《柒》由时代华文书局出版。这位曾经在两年内接连斩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和老舍文学奖的青年作家,三年之后向内转身,讲述了“一个人如何在世界上成为自己”的七个热情故事。
较之前两本书,文珍这部新作着意探讨更本质的生死爱欲问题,揭示出我们这个时代“真正的爱与真正的生活”的匮乏。故事中每个主角最终想要成长,都必须理解种种遭际之于自身的意义;而在一些被命运选中的时刻,甚至艰难如同独自泅渡暗夜中的茫茫大海,但终于奋力抵达内心的彼岸。
11月12日,文珍来到杭州钟书阁书店,和《西湖》文学杂志主编吴玄一起聊了聊同为独自泅渡过无数个茫茫黑夜的失眠者,那些不眠夜之于写作人生的损毁与成全。
深夜失眠形成的写作世界观
文珍是国内首个文学创作方向的研究生,师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曹文轩。毕业时,不像其他毕业生要求写作毕业论文,她则是要求交一篇毕业小说。
她的毕业小说叫《第八日》,一篇以失眠为主题的小说。顾采采——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女孩儿,一个漂浮在大都市的小人物,一个严重的失眠症患者,在大城市里找不到情感寄托,成为这个运转不停的都市多余人。
在吴玄看来,文珍的毕业小说写的就是她自己的经历。小说中,顾采采是一个金融专业毕业的银行小职员,而文珍的本科正是就读于中山大学金融系。作为这部小说的编辑,吴玄说看完小说唯一的感受就是:如果说睡觉属于身体,失眠就是一个精神活动。
回忆当时的写作历程,文珍坦承,读研的经历给自己压力很大,尤其是毕业小说,“这个小说到底写到什么程度,我才能够合理毕业取得这个毕业证,而且能够说服别人”。在一切处于未知的情况,失眠、创作瓶颈纷沓而至,“有很多时候你是必须得一个人去度过,没有比这个事情更影响我的世界观。”
新书讲述在生活中成为自己
在通向写作道路上,文珍收获颇丰。出版小说集《柒》《十一味爱》《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台版自选集《气味之城》。历获第十三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第十一届上海文学奖、第五届老舍文学奖、第二届西湖新锐奖等。
新小说集《柒》,即收入七篇“一个人如何在世界上成为他自己”的故事:
《夜车》关于情深何寿,破镜难圆:在死别的巨大阴影面前,曾经生离的夫妻决定牵手完成最后一次尘世间的旅行;
《牧者》书写了无法用师生恋简单定义的一对男女,不道德故事的表象下,竟藏有几近纯情的同类相惜;
《肺鱼》里沉默的妻和饶舌的夫究竟谁才能成为围城里奇迹般存活下来的鱼;
《你还只是一个年轻人》则写一个不够开心的女子,不想再生出另一个人来继续不开心;《暗红色的云藏在黑暗里》涉及友谊和自我:一生遇见知交和背叛都不惊奇,重要的是一个人在险象环生的世界如何成长为真正的自己;
《风后面是风》写一个失恋女子通过炮制各种黑暗料理,终于发现爱完全是一个人的事,继而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开端与终结》里说明一段恋情的终结,并不能由另一个未经验证的开端求得;然而每时每刻,却总有美得惊人的事情在生之沙漠里发生……
文珍这部新作格局开阔、立意深悯,着意探讨较此前两本小说集主题更为本质也更向内的生死爱欲问题,并进一步探问个体与他者、世界的多重关系。
感知生活皱褶里的细微力量
文珍在新书中写到:
“在这些年的小说里,我渐渐放弃对时代镜像的归纳和解释……惟有从最熟知的生活入手,夯实每一个细节,才有可能稍微触碰到一点隐藏在日常褶皱里被熟视无睹的时代的秘密,以及少数人类样本的真实。”
恰如文珍的自白,在王熙旸看来,文珍特别擅长写那些看似漫不经心的生活场景里的一些极端情景,以及在这个极端情景里面人们面临着抉择。
吴玄认为,作为一位80后作家,文珍所关注的写作主题代表了80后作家群的写作气质。在他看来,作为独生子女一代,80后从一出生被视为家中的公主、王子,但在成长过程中,进入社会后,渐渐淹没于平庸。相较而言,这一代人对外部世界并没有太大兴趣,他们的内心多于挣扎,更关注心理感受。
这一代人的成长轨迹,在文珍的创作中也留下了痕迹。关注失眠,关注内心世界的探索。
作为场下听众,《西湖》杂志社李璐有同样的阅读感受。她认为,在80后作家群中,专注于人在各种各样情感中的细微表现,并用细腻的文字表达出来,目前没有发现比文珍写得更好的作者。
同时,她也认为80后作家在写作情感时是有力量的。“80后是乖乖长大的一代,他们不去写某些宏大叙事,写这种人与人之间细微的情感其实正是一种反抗的表现,因为人首先要知道如何去爱,其实自我完成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才能去做很多的很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