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产业有了哪些新“法”

2018-08-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16年前10个月,中国电影票房已达到390.48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净增20亿元以上.观影人次达11.68亿,同比增长11.17%.然

2016年前10个月,中国电影票房已达到390.48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净增20亿元以上。观影人次达11.68亿,同比增长11.17%。然而,成绩的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泡沫和隐患,票房造假、好片难求、天价片酬等问题成为中国向电影强国迈进的绊脚石。

在增速放缓的寒冬之际,一个利好消息给电影圈带来暖意。昨天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以146票赞成、1票反对、8票弃权,表决通过《电影产业促进法》。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阎晓宏在解读该法时强调,简政放权、激活市场的活力是电影产业改革推动的重要方向。

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电影产业促进法》的通过从法律层面肯定了十四年来中国电影产业改革的方向和路径。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认为,《电影产业促进法》有利于推动中国从电影大国向电影产业强国迈进。“《电影产业促进法》从法律角度正式确认了电影作为产业的属性,在整个立法过程中、宗旨上,都强调要简政放权,激发电影市场的活力,同时积极地吸引各种产业要素、产业资源进入到电影行业。”

加大扶持

国产电影放映时长

不低于三分之二

《电影产业促进法》的首要内容就是促进电影产业发展,加大国家扶持力度。法律明确规定,国务院应当将电影产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将电影产业发展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这意味着,电影产业的地位以法律的形式得到高度认可。

针对近年来国产电影在狂飙中出现的烂片扎堆、格调低俗等创作问题,该法在总则中提出,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尊重和保障电影创作自由,倡导电影创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鼓励创作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优秀电影。其中,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题材电影,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电影,展现艺术创新成果、促进艺术进步的电影,推动科学教育事业发展和科学技术普及的电影将得到国家重点支持。

除了创作上的引导,国家还将引导相关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基金加大对电影产业的投入力度,在财政、税收、土地、金融、保险、用汇等方面对电影产业采取优惠措施,激励资本投入、降低运作成本。

法律还首次明确了国产电影的放映时长,“电影院应当合理安排由境内法人、其他组织所摄制电影的放映场次和时段,并且放映的时长不得低于年放映电影时长总和的三分之二。” 中国电影市场自开放以来,国产电影和进口电影的竞争就没有停止过,这一条款的规定对仍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国电影无疑提供了重要的保护。国际上,法国、韩国都曾有类似的政策,对本土电影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不远的2018年,中国电影将会迎来一个更大的开放格局,届时更多进口电影将进入中国市场。业内人士认为,国产电影除了依靠政策的保驾护航,更需要用质量吸引本土观众。

简政放权

电影审查的具体标准和程序将向社会公布

简政放权、激活电影市场的活力一直是中国电影产业改革的重要方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阎晓宏表示,这次通过制定《电影产业促进法》,把实践中已经推行的电影产业改革举措写入了促进法,比如减少审批项目、降低准入门槛等。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产业促进法》没有新增设行政审批项目,同时还取消了电影制片单位审批、摄制电影片(单片)许可证审批等行政审批的项目。

在电影产业促进法出台之前,按照《电影管理条例》的规定,由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行使的权限,包括电影片的审查、电影剧本的备案与批准举办电影节(展)等多项审批事项,这次大部分下放到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新闻出版广电管理部门。在简政放权的同时,电影产业促进法也注重加强事中和事后的监管力度,以规范市场秩序,引导形成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电影市场环境。

为了防止各地审查管理和审查结果标准与尺度在把握上不一致,《电影产业促进法》在下放审批权限的同时规范了电影审查标准的制定和公开的程序,其中明确提到:“国务院电影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法制定完善电影审查的具体标准和程序,并向社会公布。制定完善电影审查的具体标准应当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在该法第18条还设置了出现争议的情况下再审的条款。

规范市场

票房注水等将面临严厉处罚

今年初,电影《叶问3》票房造假引发轩然大波,这还不仅仅是个案。对此,《电影产业促进法》明文规定,“电影发行企业、电影院等应当如实统计电影销售收入,提供真实准确的统计数据,不得采取制造虚假交易、虚报瞒报销售收入等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观众,扰乱电影市场秩序。”

法律还进一步明确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措施:“电影发行企业、电影院等有制造虚假交易、虚报瞒报销售收入等行为,扰乱电影市场秩序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电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违法所得五十万元以上的,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情节特别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许可证。”这一条款给“注水者”敲响了警钟,也让今后的执法更具有操作性。

对于艺人涉“黄赌毒”、演员天价片酬等行业乱象,法律也做出明确规定:“演员、导演等电影从业人员应当坚持德艺双馨,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恪守职业道德,加强自律,树立良好社会形象。”此外,法人、其他组织可与境外组织合拍电影,但不得与从事损害我国国家尊严、荣誉和利益,危害社会稳定,伤害民族感情等活动的境外组织合作,不得聘用有上述行为的个人参加电影摄制。

为了加强监管,法律还规定,将从事电影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因违反本法规定受到行政处罚的情形记入信用档案,并向社会公布。

公共服务

对农村公益放映给予补贴

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点。《电影产业促进法》规定,国家加大对农村电影放映的扶持力度,由政府出资建立完善农村电影公益放映服务网络,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农村电影放映,不断改善农村地区观看电影条件,统筹保障农村地区群众观看电影需求。同时,国家鼓励、支持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加强电影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译制工作,统筹保障民族地区群众观看电影需求。

除了政府投入,国家还鼓励电影院以及从事电影流动放映活动的企业、个人采取票价优惠、建设不同条件的放映厅、设立社区放映点等多种措施,为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城镇低收入居民以及进城务工人员等观看电影提供便利;电影院以及从事电影流动放映活动的企业、个人所在地人民政府可以对其发放奖励性补贴。

此外, 合理引导未成年人观影也被写进了法律,“国务院教育、电影主管部门可以共同推荐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电影,并采取措施支持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费观看,由所在学校组织安排。”;“电影放映可能引起未成年人等观众身体或者心理不适的,应当予以提示。”

据了解,《电影产业促进法》将于明年3月1日起开始实施,实施多年的《电影管理条例》将依据《电影产业促进法》修订完善。(记者 李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