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厚健名言 周厚健:在海信真话是最美的语言
昨晚,海信内部自媒体《有信》向全体员工公开了一封周厚健董事长给一位工程师回复的长邮件。原来,在一次重要的产品规划会上,这位工程师的徒弟小张在回复一个关键部件的成本时未经核实信口报数据,先说是2700多,都带着尾数;后来又改为2700整,不带尾数,并坚持一直汇报的就是2700整,面对徒弟的错误,这位师傅没有主动纠正,反而力证徒弟的说法以期帮忙掩盖错误,周厚健认为此事已经触及了技术人员的底线。
在外人看来也许是一件小事,在邮件中,周厚健却不无感触的说:"企业往往有吹牛的恶习,难道我不知道吹牛能换来企业的利益吗?但它损伤的是企业风气,代价将是长期的。
若让其肆意泛滥,海信将没有未来。""请记住真话最美,即使乍听起来不好听。"
凤凰财经讯 这是周厚健对一个普通研发人员的肺腑之言,但放大到吹牛造假媚上的社会风气中,事事讲真话是却一种渗透到骨髓的气节和坚持,让人备感踏实,也看到了中国制造的根本和希望是在诚信。
以下为邮件摘录:
您好!请您说明为何在激光电视的会上违背事实的讲话。没有听到不足为奇,听错了也不足为奇,但"您听到的"竟然和后来小伙子改口的完全一样则怪诞不经。我能原谅犯错误,甚至是多次犯错误,但不能容忍违背事实,尤其在技术口。
技术人员这个群体应当是较为纯洁的,我们技术人员的起码标准应是"真话不全讲,假话全不讲"(季羡林语)。我经常为海信自豪的是集团公司管辖干部的话,几乎不需要甄别其真假(极个别干部偶尔还有吹牛的毛病,对此我们很重视)。这不仅促进、保证了海信风清气正,也使得我们敢决策、有效率。这是海信的财富、更是海信的希望。
犯错误,要承认错误,这才说明有改正的决心。本来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小张犯了随口胡说的错误,你们作为"师傅"应当对风气负责、对工作负责,更应当对徒弟的成长负责,来纠正其做法。
本来他管此工作,但他并没有认真了解,而是随机编造了一个数字,且编造的数字连零头都有(更能令人置信),这必将影响了我们根据实际成本来调整工作。然而,使我感到严重的是在这种情况下,你们完全置工作和风气于不顾,竟敢公然做假证,证明他确实像"改口"那样说的。
尽管我要求海信人要说实话,但此错误犯在一个新员工身上,只要承认错误,应当原谅。而你们是海信的老员工,且身在重要的岗位,又同是技术人员,如此做法说明三点:1.
你们平时就没有实事求是的基本准则;2. 对企业的责任没有放在工作的第一位;3. 你们给一个涉世很浅的年轻技术人员带去了极负面的影响,也败坏了海信的风气。如果是公然说谎我会坚决停止你们的工作,因为我对说谎者的处理不会用"票决"!
30年前,海信一位技术很好的孙姓老工程师,因为在重要事件上讲了假话,从此在技术队伍中无立锥之地,大约半年多的时间里便被迫调离了海信。这才是一个正派的群体应有的反应。
请记住真话最美,即使乍听起来不好听。希望今后您能起到一位资深工程师的表率作用,给年轻人、给技术队伍树立好的表率,而不是相反。只要改正了错误,我也不会形而上学地看待您。
迫切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这一似乎看起来"并无大碍"的现象。实事求是,不说谎、不吹牛、不报假数是企业最重要的文化内涵。企业往往有吹牛的恶习,难道我不知道吹牛能换来企业的利益吗?但它损伤的是企业风气,代价将是长期的。若让其肆意泛滥,海信将没有未来。
管理是一个"附着物",它附着在文化上。即文化才是根基,也就是我们常讲的风气。无法想象没落的文化上能附着健康、有效的管理。因此只要文化不健康,再好的管理规定是无法落地的。
请各位重视"风气"!谢谢!
附周厚健以往对诚信的一些观点: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不讲诚信的行为,即使有利于当前工作任务的完成和经营指标的改善,其结果也必然是将企业推向堕落。不诚信实际是在积累企业风险,追求无德的利润实际是为企业未来埋下祸根。海信可以因无能而关门,但绝不要失信换来的"发达"。
我相信,在现在这样一个交易耗时很短、靠鼠标点击就能完成交易的年代,"诚信"反而变成了一种更加重要的品质,而且越来越重要。消费者需要相信,他们购买的不是伪劣产品,并和宣传的一样物有所值。而产品质量就是企业诚信的载体。海信明确提出质量就是人品,不能够诚心诚意的为质量负责,就是没有诚信,你也得不到信赖。所以信赖是最好的沟通工具。
海信将"诚信经营"作为全体海信人的行为准则和立足世界的第二个"身份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