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手上留点保命钱 吴晓波:手上留点保命钱 剩的都拿去买房
这些年,要说财经界鼓动大家多买房的,叶檀、黄生、吴晓波都是典型代表。不过,与叶檀和黄生等人不同的是,吴晓波不仅说,而且还在买,其在多个场合说过,很多年前他就每年写一本书,买一套房子。并建议年轻人,留点保命钱,剩下的都拿去卖房!
一个曾经研究中国企业的人,为什么突然对房子如此上心,还奔走相告呢?吴晓波认为中国未来十年仍然是货币大爆炸的十年,而从财富增值角度看,加大资产的杠杆效应是抵抗货币贬值的唯一手段,中国优质地段、品牌开发商、且有天然资源优势的不动产仍是抗风险能力最强资产配置。
未来十年仍是货币大爆炸的时期
关于房价为何上涨,大家已经讨论了非常多,除了土地,另外一个公认的就是货币。土地政策一时半会是改不了的,货币却是可以比较灵活的,但是现实中并没有!
货币政策不仅是房价上涨的水龙头,更是判断房价涨幅的风向标。从2000年至今,中国M2在15年翻了10倍,而深圳房价在15年间也上涨了将近10倍。自1998年住房改革以来,个人赚取的社会财富在将近二十年时间内,因为货币超发而导致个人资产持续被贬值和被稀释。
“我们需要在货币泡沫的掩盖下完成大规模产业升级,所以未来相当长时间内,M2增长保持在10%以上我认为是个新常态,钱放在手上一定会贬值。”吴晓波表示,中国在未来10-13年之内经济总量超过美国一定是大概率事件,但新的产业经济逻辑会比以往大不相同,财富将聚集在新实业、新消费、新金融、新城镇化这四大领域。
吴晓波表示,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历两个长波段经济周期:第一个是1978年到1997年,这个阶段的特点是从产业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型。在这20年里,中国最赚钱领域主要集中在饮料食品、纺织服装和家电行业。那时的中国经济是短缺经济,是在生产线上赚钱,只要能生产就能获取财富。
第二个大的经济周期是1998年到2014年,在这个阶段,中国经济开始由轻型化向重型化转型。形成了“出口、投资、消费”三家马车,房地产迅猛发展,钢铁、水泥、电解铝、煤碳、石油等能源价格开始大幅上涨,中国制造业也迎来黄金10年(1998-2008年)。除此之外,这一周期另一个显著变化就是互联网经济诞生,诸多互联网企业都孕育于1998-1999年。
伴随着新一轮的资产泡沫,中国第三个大经济周期正在展开,这同时也意味着一个全新的创富周期。新的产业经济逻辑会比以往大不相同,未来的机会可能不是属于所有人。他表示,在此周期中,实体经济、消费、金融、城镇化等领域都将发生新变化。只有理解和跟上这些变化,未来10年仍然是“最好的赚钱时间”。
优质不动产仍是抗风险投资首选
对此,吴晓波给出了四点建议:一是加大资产的杠杆效应,是抵抗资产缩水的唯一手段;二是“股权投资 支持80后创业”=赢得下一轮红利;三是“全球化资产配置 优质不动产投资”=规避风险;四是投资自身健康和精神消费。
过去数年来,吴晓波每年都买一套房。不过,2015年不同以往,因为他女儿求学的原因,2015年,吴晓波将置业的地点选在了洛杉矶。
“中产阶级是品质爱好者,房子的售价是5万、8万还是10万,与成本无关,而是和所营造的文化氛围、社区氛围相关”他表示,未来很可能同一区域、同样的高层,一个小区卖8万,另一小区却只能卖4万,这就是软能力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