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水族题材舞剧《木楼古歌》即将赴京演出
2017年12月28日和29日,首部水族题材舞剧《木楼古歌》即将在民族剧院隆重上演。舞剧中所弘扬的至纯至善的品质和捍卫家国尊严的勇气,凝聚的跌宕起伏的剧情和演员们娴熟到位的表演,以及神秘新鲜的民族文化符号,都必将深深感染首都观众,用高远的立意和高超的艺术水准刷新人们对民族文化的印象——虽然遥远和古老,却依然可以如此铭心刻骨。
《木楼古歌》整部舞剧以水族少女阿诺棉的人生经历为线索,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日寇入侵黔南的时代背景下,将水族民众用生命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可歌可泣的故事娓娓道来。阿诺棉与恋人青梅竹马,一起在父亲执教的“水书”学堂“偷艺”。他们阴差阳错结识了日本人铃木,却不料引来了侵略者对“水书”的觊觎和杀身之祸。最终阿诺棉的恋人被铃木杀害,父亲与万册水书在木楼中同归于尽。此后,阿诺棉独守被毁木楼数十年,最终成为保护、整理、研究水书的白发苍苍未嫁女。
《木楼古歌》出品于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弘扬民族文化,也一直进行《刺梨花红》这样的精品节目创作的都匀歌舞剧团。全体演职人员表示,借此次晋京演出的契机,力争将《木楼古歌》打造成黔南的又一个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的文艺精品剧目,为水书申遗工作创造厚重的砝码,扩大黔南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如同黔南州文广新局局长郭兴文所说:“打造黔南民族文化品牌,通向全国,走向世界是我们对这部舞剧的期望,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学习,传承,发展,真正的将民族文化的魅力向世界展示。”
作为全剧重要的文化符号“水书”,在这部充满了矛盾冲突和引人入胜情节的舞剧中,是大写的“民族文化”魅力的代表。
“水书”是指用水族古文字撰写典籍的总称,在2006年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水书”内容不仅记载水族的时日、方位、星象、占卜等原始宗教、民间知识的典籍,也保存了珍贵的水族天象、历法和气象资料,是水族先民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的经验集成和水族人民生产生活的“百科全书”。戏剧演出,特别是像《木楼古歌》这样很容易受到感染和代入感的舞剧,为大众所喜闻乐见。通过这样的演出传播“水书”和水族的民族文化,有助于让非遗项目重放光彩。这种民族、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相互成就,也是得益于黔南州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黔南州民宗委的指导。中共黔南州委、黔南州人民政府非常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实施计划和纲要,黔南州文广新局、黔南州民宗委总能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优秀作品问世。而此次组织水族题材的首部舞剧《木楼古歌》晋京展演正是不忘初心,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
《木楼古歌》最初的创作诞生于1994年,是一部独幕话剧的剧本,1998年获得“98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小品小戏奖”二等奖。历经20余年,三易其稿后,成为现在的水族民族歌舞剧本。据导演董雪海介绍,现在的舞剧《木楼古歌》剧本与之前的大有不同,编导不是被动地根据剧本进行二次创作,而是从一开始就将舞剧和舞台的展示效果作为重要的参考要素,并融入剧本的创作中。所以舞剧的排演非常顺手,戏剧冲突的铺陈、爆发以及感染力都很适合用舞蹈来体现。
《木楼古歌》拥有名不虚传的“名家”主创队伍。导演董雪海曾执导过多部舞剧和歌舞剧,还多次担任国家大型演出的总导演和执行导演,包括亚太经合组织(APEC)水立方晚宴及文艺演出、2013年习近平主席出席的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在克里姆林宫上演的开幕式等。音乐统筹汪洋、出品人莫红燕和编剧潘茂金都是贵州人,特别是贵州省省管专家莫红燕长期担任都匀市歌舞剧团团长,他们除了拥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外,还有日积月累、难以复制的当地生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