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先觉算不算投降呢?
战场之外的方先觉,可从几篇怀念文章中看出他的為人样貌, 方庆元 先生〈怀念父亲〉一文中提到,对父亲的记忆是起於方将军任职澎湖期间,由於幼时调皮,常与祖母玩闹,但也偶有过度的情形,某次适逢方将军返家,见此情形便跪倒祖母跟前,并将手杖递给祖母,表示:「都是我没管教好,您打!
您打!千万别气坏身子。」方庆元文中表示,「事隔叁十年,当时我之惧恐,犹不能忘。」唸书期间,方庆元的便当内容并不丰富,不是黄豆芽便是豆腐乾,而晚餐则是一锅大锅菜配上母亲的自製豆腐乳、酱豆。
童年时方庆元所穿均為改製於父亲军服的衣裤,母亲修补的方式不过是以顏色相近之布料车缝,以致於外表看来彷彿带着一个靶,常被同学取笑,家境最困难时,方庆元的母亲在家油炸繖子,再由亲戚背着桶子叫卖,以致於方庆元被同学取笑是卖繖子的,此事当他向母亲诉苦时,方先觉在旁听到不发一语,却滴下眼泪,方庆元表示除了祖母过世,这是他唯一一次看到父亲落泪。
方先觉将军唯一的嗜好就是抽烟,每次返家总让儿子去店铺裡买一条新乐园,两包双喜,新乐园是留着自己抽,双喜则是给客人抽。
但是这每个月两百块钱的烟,方将军多次想要靠着戒烟省下来,能够贴补家用。环境虽然困难,但方庆元表示他始终记得父亲的教训,「坐要有坐相,站要有站相,走起路来,要抬头挺胸。
」他便是学着父亲,抬头挺胸地度过艰苦的童年。民国叁十八年间,大陆动盪不安,不愿陷入匪区的军民多设法逃离,由於战事一日数变,有萧县同乡不往南走反向青岛而去,顓孙荆山便是在端午节随青岛军队撤退来台,而与此同时,港、澳仍可经由深圳前往,因此也是难民逃亡主要目的地之一,但是穿越层层共军防区并不容易,入港之后想再来台同样困难。
当时的规定是没有在台的直系亲属作保,皆不得来台,因此孑然一身在港澳过着半下流社会生活的萧县同乡,大有人在。
朱世良〈不堪回首话流亡〉一文中说明了这种生活的「无忧无虑」处,「初到香港人地生疏举目无亲,虽有先到十数乡友,但均过着无牵无掛优哉游哉的生活(既无衣物钱财不怕被人偷,又无妻儿悬掛,无屋居住到处随廊簷而安,游哉游神耶何牵掛之有),半年过后,先登山砍柴,继则开山担石,托坯打墻,开山闢地,出力吃饭,虽生活苦到极点,而身在自由之地精神不受威胁。
天晚收工一路唱着梆子戏回家,「噙着黄连吹横笛;苦中作乐」又是一番乐趣。一年过后资本充裕购买生财器俱,蒸包子做馒头,摆卖澳门私烟大过老闆之癮,永顺二哥专管财政,振基买烟砍柴,华林上山贩酒,吾则早晚蒸饱,白天担石,同心合力亲如手足,共谋发展。
生意虽不大易可日进斗金(烟斗),那时唯一的盼望能早日到台报到,為国家效劳。」据屈凤之表示,当时在台萧县同乡中有作保身份者多,但愿意作保者少,曾经担任萧县县长的李公达四处奔走,求助於方先觉将军,结果方将军慨然允诺,表示「凡属萧县同乡无人作保者,一律代為作保。
」由於有方将军的甘云豪气,一群待在香港调景岭的萧县同乡,才在民国四十二年七月来台。
屈凤之表示「深仁厚泽,没齿不忘。」方先觉的军旅生涯后期始终担任副职,為此许多人替他抱屈,总认為他不够政治,不会做人, 方庆元 先生表示当自己年纪略长后,也曾问父亲為何总是对朋友同乡部下有求必应,替他们打电话、写名片、介绍信,却从不曾地自己多走动、拉拉关系?当时方先觉将军 的回答让方庆元牢牢记得:「為别人的事去求人,我不觉得丢人。
若是為了自己的升官发财去低头求人,我做不出来。」刘光宇将军曾是方先觉陆军大学将官班的同 学,与方将军晚年来往颇多,〈方先觉将军忠勇事蹟及其患病与逝世经过〉一文中记述,方将军於民国五十七年元旦退伍生效,当时退休金一次结算连同所获勋奖共约二十二万元,但却為一老友急借周转,不料不仅约定之期限无法归还,甚至其人卧病不起,方将军一生血汗钱就此泡汤,刘光宇表示:「将军摇头嘆息,又悲老友谢 世,但仍处之泰然。
」方将军晚年担任国代,直到国大代表贷款兴建的新居落成才迁入新房,原二十多年的住处由舒适存将军租赁,谁料舒将军对刘光宇表示:「一 切都好,就是无法睡觉,此屋年久失修,老鼠成群,蟑螂成堆,老鼠夜间跑马,我可以忍受,蟑螂一夜数次在我脸上旅游,实在可恶,我年逾八旬,吃勿消,子珊(指方先觉将军)是如何住了二十多年?」至於方将军对此一说则表示:「每逢颱风大雨,我比他更紧张,万一倒塌,何以对适公?」前人典范如今安在时光若倒转,回到民国叁十叁年的重庆,方先觉将军脱困归来,重庆各处都有民眾自发性地张贴大字报,上书:「欢迎抗战的灵魂归来。
」而因為第十军的英勇作战,也让中国战区低迷的人心士气為之一振, 蒋介石藉此提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短短两个月内,有十二万的知识青年从军,编成九个师,定名為「青年远征军」,是中国有史以来素 质最高的军队。一个正面的人格典范,对於社会整体的提升帮助是如此巨大,而民国九十叁年的台湾,这样的人格典范在哪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