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清北京电影学院考场曾遇范冰冰 长相普通的海清凭啥走红?
海清的人生曾有许多困扰,第一便是长相问题。普通人中也算亮眼,但放在一众女演员队伍中,分明就是,不好看。
意识的产生是在小学。学校做雕塑要找模特,四岁半开始练舞的海清以身形比例入选。但身体部分一完工,老师说:“明天你不用来了。”——一个各方面合乎理想的漂亮孩子,还是需要一张别人的脸啊。
从来没有这样被人嫌过。7岁她第一次被选去当小演员,从此每年一部演到小学毕业。回学校也是小明星,“黄怡(海清本名)给我们演一个吧。”她定定神,两大颗泪珠吧嗒滚下来,小伙伴手拍得啪啪响。少年宫里她也是最优秀的舞蹈演员之一,每年暑假都能被选去夏令营。
她也配得上她得到的机会。拍戏是她以每年期末考试第一名为保证,向父母争取来的。至于每个以舞蹈为志业的孩子,所需经过的漫长艰辛不人道的训练,基本已成为常识。
却在那时才知道,有一道不由分说的人间标准,叫不好看。而她需要再花一些额外的心理能量,去理解那个也是被夸奖着长大的自己,在那个标准里,叫不好看。
她选择向内归因。“我没有委屈,但我会觉得有一点自卑,有一点对自己信心和能力受到了打击。”海清对我们说。
少年时期的海清
再度需要直面这个问题是在考北京电影学院时。母亲并不支持她放弃当时省歌舞团的工作,但还是陪着她一起来了上海考点。候场时母亲就大发感慨:“人家来考试的都长这么漂亮,你看你自己长成这样。”
但最后是她考上了。负责招生的是培养了张丰毅、王志文的齐士龙老师,他的标准是:男生不要漂亮,要有特点;女生在基本漂亮的前提下,必须有明显缺点。
“一个女生特别漂亮,总感觉到全世界都在望着她,出现不必要的完美的心态和矜持的感觉。而基本漂亮但知道自己不够完美的,常常可以博得很多人的好感。”齐士龙曾表示,“海清表演很出色,长得应该说基本漂亮,也不见得特别完美。她笑起来嘴上有一纹,哭起来傻呵呵那劲,特别叫人同情。当年我就觉得海清那亮晶晶的眼睛,那聪慧、灵敏的感觉,已经超越了她原有的东西。审美中有特点是最重要的,很多演员是能将缺点转化为优点的。”
海清身上的灵气让她得以进入电影学院
当时海清更倾向中戏,考试时也曾跟老师说明,报考志愿前,齐士龙亲自打电话给她,谈了一个多小时的心,表示可以特招她。“我觉得他是我想找的老师,就这个缘份,在当天那个电话挂完,我知道他可能会改变我的命运。”
当然,那年开学齐士龙升任表演系主任,带这届学生的任务交给刚刚硕士毕业留校的黄磊,这大概是她通话当天始料未及的缘分——后来她说过很多次初见大明星班主任的不开心,是的,对这样一个在相貌问题上略吃过亏的学生而言,老师再好看,能帮她学到东西吗?
事实证明这位老师能。2001年毕业后,黄磊一直在为学生们寻找角色,他甚至把海清特地带到香港导演午马面前,“说这个孩子非常不错,怎么怎么样,您有戏关照一下她”。
最后虽然没有合作成,但海清深表理解:“黄磊老师那两年演的是一些像《橘子红了》的民国戏,民国戏比较看脸,当时对女演员的要求,我说句真话,(就是)漂亮。像我们的这样的女演员不是第一眼就漂亮的,得到戏的机会比较少。”
毕业之后她断断续续接过几个配角,“几部戏都是试戏试上的,像《海棠依旧》,试完导演说虽然长得不是很好看,但戏不错,就这么定下来的。如果光看照片人家可能就不要我了。”
包括《落地请开手机》,如今说起来她非常感谢李骏让她演了一个“跟以前都不一样”的角色,但在当时,傅晶比她还大一岁却能当清纯女主角,而自己只能得到些比真实年龄大很多的角色,她也不是不唏嘘。
而她的命运转变,一定意义上也是黄磊之功:2006年,在她没戏拍,没钱挣,几乎心灰意冷准备回家的时候,黄磊向《双面胶》的导演滕华涛推荐了她——他自己则是这部剧的监制。
直到现在,海清都没有流露过一点对“唯颜值论”的批判,她反而为之辩护:“影视这个行业就是这样,它是需要上镜的,是需要有美感的。这是这个行业的一个客观规律。我又不想成为谐星出来,我没有这个能力,所以我是非常认可这个的。到现在我都觉得我是运气超好的一个人。”
她不是向外质疑规则,她向内怀疑自己。把自己的成功归为运气,也无非是,对能力的不自信。
就像她老是感慨要是提前一届报考,一定无法出现在那个颜值峰值的96班。齐士龙对她“基本漂亮”且有特点的激赏似乎并没有使她真正信服,“我运气好。”她还是这样总结。
在学生时代她就以演技著称。导演丁黑看了当时她演的学生话剧,邀请她出演《致命邂逅》,她拒绝了。那时候她觉得,毕业以后有的是演电视剧的机会,但可能不会再在话剧舞台上演繁漪和虎妞,“再说我要是走了,谁来演呢?”
但丁黑对这个会演戏的姑娘念念不忘,两年后,又回来找她,演《玉观音》(老版 新版)的女二号,一个敢爱敢恨还敢下手腕的胡同大妞。主持人何东那时候看剧,发现佟大为出场,一女大款一翻眼牢牢盯着他,就这一个镜头,他觉得“这男的完了,就这女的这一翻眼他就完了”。
海清戏份不多,名气全无,但何东就此记住了她,每次见丁黑就问:“那姓钟的女大款怎么还没红?”
丁黑说:“这人没出息,不在意,自暴自弃。”
那时候人人看好她——“几部戏一堆就把你堆出来了”。但并没有。一年就一到两部戏,演技固然出彩,但相貌既非绝色,作品数量又没有优势,角色上还各个不同,缺乏统一辨识度的人物标签,简直是挑战观众的记忆点。
海清的演技在业内备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