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平山烈士妻子 一位烈士妻子的昨天和今天(图)

2017-12-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王童为父亲折纸鹤 兰州军区驻陕某通信总站女兵连的战士与王小宁母女在一起 文/图 见习记者 姚村社 通讯员 常超 邓跃东 特别提示 13年来,她用羸弱的身躯支撑着一个风雨飘摇的家庭,遮护着烈士身后幼小的遗孤和年迈的双亲.她很普通,也不事张扬,但她的事迹仍令人动容--- 国庆前夕,一张寄自山西省军区但没有署名.面额1000元的汇款单被辗转送到长安区兴隆乡北张四村五组王坤老人的家中.颤巍巍地捧着这数目不小的单子,老人热泪盈眶.由于年事已高,老人托一位亲戚赶到陕西省军区,要求夸夸这个"大好人"

王童为父亲折纸鹤 兰州军区驻陕某通信总站女兵连的战士与王小宁母女在一起 文/图 见习记者 姚村社 通讯员 常超 邓跃东 特别提示 13年来,她用羸弱的身躯支撑着一个风雨飘摇的家庭,遮护着烈士身后幼小的遗孤和年迈的双亲。

她很普通,也不事张扬,但她的事迹仍令人动容——— 国庆前夕,一张寄自山西省军区但没有署名、面额1000元的汇款单被辗转送到长安区兴隆乡北张四村五组王坤老人的家中。颤巍巍地捧着这数目不小的单子,老人热泪盈眶。

由于年事已高,老人托一位亲戚赶到陕西省军区,要求夸夸这个“大好人”。在探寻“大好人”的过程中,记者了解到本文主人公、烈士妻子王小宁的一些情况。 最希冀的事:自费进藏祭奠丈夫 主人公箴言:人世间所有纯真的感情都值得珍重,夫妻间的爱情更应如此。

公元2003年4月2日,对王小宁来说,是个既令她心酸又令她激动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她带着她13岁的女儿王童终于踏上了自费去西藏祭奠丈夫的迢迢征程,为了这一天,王小宁整整准备了12年。

自12年前丈夫长眠在青藏高原后丈夫生前所在部队曾接她进过一次藏,但由于天气恶劣只在丈夫安息的地方呆了一会儿。王小宁一直有一个宿愿,那就是自己筹备盘缠,悄无声息地带着女儿去看望一下时常萦绕脑海的丈夫,在丈夫的身边多呆些日子,好好陪陪他。

无奈,母女二人进藏的费用少说也得三四千元,这可是个足以让她生畏的数字。现在这个宿愿总算可以实现了。 在西宁下了火车,王小宁母女转乘开往拉萨的长途卧铺大巴。

沿着蜿蜒陡峭的青藏公路,大巴忽而缓慢忽而疾驰,路上的景物放电影般地逐一闪过,王小宁觉得都很熟悉,似乎一切都发生在昨天,脑海里怎么也抹不去丈夫那熟悉的身影。

“嘎”地一声刹车,王小宁从冥冥中醒了过来,细一辨认:咦!距丈夫的安息地只有10分钟的路程了。想着就要与丈夫见面,王小宁心灵的波涛不停地拍击着胸口,她把手放在胸襟上,一遍遍地抚慰自己———上次来没有跟丈夫好好聊聊,回去后觉得心神不安。

这两年家里变化大了,女儿考上了重点中学,公公的胃病治好了,经济状况也逐渐好转。这些都要一一告诉丈夫。当然,要先扫扫丈夫身上的落叶,捡捡丈夫身上的蒿草。 从小失去父爱又极其渴望父爱的女儿王童显得十分兴奋,早在出发之前,她就凭着爸爸的照片和自己的想像,给爸爸画了一张像,这次要让爸爸看看画得像不像。

她还用自己稚嫩的小手折叠了1000个纸鹤,准备在爸爸的墓前焚烧,让“群鹤”绕飞坟茔,在她们离开后日夜陪伴爸爸。

王小宁则按照老家的习俗,给丈夫带了纸钱、香烟、米酒,还有毛笔和红油漆,她要把全部思念一笔一画描绘在丈夫的墓碑上…… 最揪心的事:世界上罕见的“一人双坟” 主人公箴言:人“走”的方式还是普通一些好,他“走”的方式未免太独特了。

王小宁的丈夫王立波是长安区兴隆乡人,1982年冬,自小就立志从军的王立波如愿以偿地穿上了绿军装,在兰州军区某汽车团当了一名汽车兵,常年奔波在青藏线上。

两年后王立波探亲休假,经人介绍与王小宁相识相恋。1987年,他俩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婚后,钟爱部队事业的丈夫只回过一次家。虽靠鸿雁传情,但一对新人情深意笃。3年多后,王小宁抱着刚满周岁的小王童,颠簸数天辗转3000多公里主动来到丈夫身边———驻藏某兵站。

只是天不遂人愿,来部队仅仅3天,王立波所在的车队突然接到要去西藏波密运输物资的命令,王小宁心里别提有多难受了。但生性倔强的她并没有流泪,而是默默地把一件坐月子期间为丈夫织的紫红色毛衣放进背包,把丈夫送上了汽车。

谁知这就是他们的永诀。5个月后,王小宁得到了一个令她心碎的噩耗:丈夫牺牲了,缘于车祸。人和车都落入了水流湍急的帕隆藏布江,遗体都没有找到,坟墓里埋葬的只是他的几件旧军装。

王小宁永远记得1990年10月18日这个灰色的日子。那时,已是大雪封山,她无法进藏为丈夫送行,只能把无尽的哀思化为静夜长坐和簌簌而下泪水。

此后好久好久,她总在想,丈夫是不是执行一项更为重要的任务去了,也许还会回来。 后来,部队来人通知,王立波的遗体被找到了。说是第二年春天,他们在出事地下游河滩上发现了一堆尸骨,上面附着一些紫红色的毛衣碎片,有个战友断言肯定是王立波的毛衣。

于是,战友们将尸骨收回,在第一座坟墓的旁边又建了一座新坟。于是,帕隆藏布江畔堆起了恐怕世界上也不多见的同属一人的两座坟茔。王小宁欲哭无泪,上次到部队带给立波的正是这么一件毛衣,难道他真的永远地去了?也就是从这一年的春天开始,乡政府的民政干部每月都要发给女儿和公公婆婆数十元不等的烈属救济金。

这一切表明,世界上那个最爱她和她最爱的人已经永远地离她而去了,不会再回来了。

最难堪的事:别人同情怜悯的目光 主人公箴言:我崇尚坚忍、自强,那是中华女性最优秀的品德之一。 在巨大的灾难面前,王小宁没有丝毫的退缩,她用羸弱的肩头毅然决然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她想,只有这样,丈夫才能在高原安息。

丈夫牺牲时,女儿才1岁半,待到女儿刚满两岁的时候,王小宁就把她托付给了户县娘家的表哥。因为家里几乎每天都有一大摊子事等她安顿:丈夫的兄长脑有残疾,不能干活,40多岁还未成家;公公婆婆都已年过七十,时常有病,需要照料;房子建好了,缺钱安装门窗玻璃,雨点经常飘进来,晚上无法安枕。

为了不让外人看出这个失去了顶梁柱的家庭有啥异样,王小宁努力地扮演着一个“男人”的角色,独自承载了生活的全部重压,遮护着烈士身后幼小的遗孤和年迈的双亲。

1996年冬天,公公患了严重的胃病,住院需要3000多元。王小宁拿出全部积蓄,几乎变卖了家里所有能变卖的东西,还是凑不够数。无奈之中,王小宁拿出了结婚时丈夫送的信物———一枚18K的金戒指。

在去收购铺的路上,王小宁忐忑不安。这枚戒指可是丈夫送给她的惟一礼物,她忽然间觉得,卖掉它对不起长眠在青藏高原的丈夫,于是又折了回来。到家后,她一咬牙把全家过冬的300公斤口粮全卖了。

公公终于被送进医院,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只是这个冬天一家人的口粮,全是王小宁东凑西借来的。 面对家庭的重负,一些好心人多次给她提亲。看到儿媳如此受罪,婆婆姜秀英苦苦劝她早点改嫁。

说实在的,王小宁也曾有过找一个伴侣、更好地把这个家维持下去的念头,但她害怕找得不称心,让孩子受歧视,老人失去照料。倘若出现那样的情况,将无颜于丈夫,那自己的许多作为还有什么意义呢? 王小宁的确是位贤淑孝顺、人见人夸的好儿媳。

逢年过节,她都要给公公婆婆订做一身新衣,并隔三差五到镇上割些肉,买些营养品,给老人滋补身子。有年中秋节,王小宁破天荒地花40元买了一盒多少有点“档次”的月饼,因为丈夫牺牲后家里好几年都没吃过月饼了,今年说啥都也要让老人们尝个鲜。

这个中秋夜秋雨绵绵,没有月亮。王小宁连夜往回赶,乡村路滑,她走得急,哧溜一下摔倒了,飘香的月饼撒了一地。王小宁坐在地上半天没有挣扎起来,雨水汗水泪水交织在脸上。

实际上,生活的艰辛可以忍受,让王小宁痛苦不已的是他人屡屡投来的同情怜悯的目光,尽管这些目光都是善意的。每当此时,王小宁感到自己就像一个做错事的小孩子一样,无处躲藏。

最慰藉的事:从未向部队和政府伸过手 主人公箴言:靠自身劳动得来的钱花起来舒坦。 女儿太小的时候要人照料,老盼快点长大,可女儿上了10岁以后王小宁又被女儿的学费压得喘不过气来。几百元的学费对殷实一点的家庭来说可能不算个啥,可对上有老下有小、月工资四五百元的王小宁来说那就不少了。

往往是陆陆续续刚交够这学期的,下学期的又迫在眉睫。有时为了筹集女儿的学费,王小宁要在外头跑几天。多数人都能借个百八十元,个别的怕她还不起,推说手头紧。

对厚爱者,王小宁心存敬意;对冷漠者,她也不计较,并报之以微笑。让王小宁感到十分快慰的是,女儿很听话,很可爱。每次当她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看到眉眼酷似丈夫的女儿,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快意。

尽管很难对爸爸有啥印象,但王童经常在嘴里念叨爸爸,并说自己从1岁多开始就吃国家的救济金,长大了也要跟爸爸一样去西藏当兵,回报国家。 1996年,王小宁所在的长安区纺织厂停产,下岗的她来到西安一家纺织厂打工。

为了多挣点加班费,她常常要上班到深夜,平均每天工作12个小时左右。每月收入的六七百元钱,除了应付日常生活的种种开销外,她当然忘不了还要积攒一点进藏“寻亲”的路费。 其实,2000年6月,丈夫生前所在部队派专人接王小宁母女进过藏。

经过数千公里的长途跋涉,母女俩终于来到帕隆藏布江畔亲人遇难的地方,那场灾难的幸存者向她们叙述了事故的经过。望着滔滔江水,很少流泪的王小宁再也控制不住,一下子泪如泉涌,号啕大哭。

她把带来的纸钱全部撒入江里。也许是上苍有情,天上突然飘起了雨雪。担心大雪封山,丈夫的战友要送她们下山。王小宁赶紧用遮风的头巾包了一捧丈夫坟边的黄土,又到不远处装了一瓶帕隆藏布江的水。

回到家乡后,母女俩把这安葬亲人的高原水土埋到村头的一棵核桃树下,此事为众人称道。只是不少好心人问她,你当时怎么就没有记起提提家里的困难呢?王小宁没有回答。她怎么能不知道家里的情况,但她有自己的信条,她说啥也不会向组织伸手的。

还有的好心人提醒她,光那一点救济金根本不顶事,找找村上和乡上,咋说也能解决一点问题。其实,逢年过节乡村干部都曾到家里嘘寒问暖,但王小宁从没有提到过哪怕一丁点儿的困难。

最温暖的事:来自社会的关爱 主人公箴言:人世间的真情是任何钱财也难以换回的。 十几年来,王小宁不声不响地尽着一位烈士妻子的责任,用高尚的人格书写着一位烈属的良好形象。她坚忍顽强的精神感动了周围许许多多的人。

村里的群众对王家地里的各种活计,谁见了谁帮。王家两位老人出门转游,谁见了谁搀扶。有一年夏天,王小宁的公公在村外被热得中暑了,是村上人七手八脚把老人抬回家,抢救了过来。 2001年春,西安二炮工程学院某学员队的领导不知从什么渠道得知了王小宁的情况,带领部分学员主动找上门来,把王小宁家作为帮扶对象。

从此,王童有了一个穿 军装的“家教”叔叔;老家那边,农忙时总有穿军装的官兵在地里帮忙;重要节日,也有穿军装的领导来家里看望。

去年,驻陕某通信总站女兵连的战士,在与地方开展共建活动中偶然得知了王小宁的身世,深为王小宁的坎坷经历和不屈意志所打动,渴望亲近与倾诉的意念蓦然凝聚心头。

女兵们选派5名代表,怀着不无崇敬的心情来到王小宁打工的西安伟达纺织品公司。一声声嫂子,一句句关切,王小宁的心中涌起了阵阵暖流。公司总经理刘鹏得知情况后,专门赶到王小宁所在的车间看望。了解到王小宁的事迹后,刘经理十分震撼,他为公司拥有境界如此高尚的员工而激动。

不久,王小宁被破例调到公司财务室工作。 王小宁是个不事张扬的人,多少人早就想采访她都未如愿。今年“三八”节,她被西安市妇联表彰为“好军嫂”,许多人做工作她都没去领奖。

今年上半年,陕西省军区两位干部最终了解到王小宁的一些情况,写了个东西,发在军内报刊上。山西省军区政委看到后深为感动,让秘书千方百计打听到王小宁老家的地址,寄了1000元钱。

提到此类事情,王小宁总是抑制不住内心的感激之情。她嘱咐记者,替她好好感谢一下一切关爱她的组织和个人。 记者手记 王小宁的事迹多次让人垂泪,记者对如此坚强的烈士妻子深感敬佩。为了烈士的后代和双亲,她苦苦支撑了13年,几乎牺牲了自己的全部青春。

记者从心底里祝愿她的家境能进一步好转,也祝愿她早日建立一个完整的家庭,不为别的,只为告慰长眠青藏高原的烈士,只为更好地照料烈士的遗孤和双亲。记者想,这一天一定不会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