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凌海张作霖墓园

2017-07-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车出凌海市,顺着102国道向西,过石山镇,一路上天高云淡,空旷凄凉.车行至驿马坊村,大片果树林掩映着一座占地十余亩的墓园,一代枭雄的"东北王"张作霖便葬在这里.墓园门向西方,站在门前向西眺望,迎面是几座山峰,其中就有那马鞍山.印山.猴山三座峰,暗合古人"骑马封侯"."封侯挂印"的寓意,这就是风水先生选此风水宝地的缘由.门旁左右两侧有石刻门柱,柱面阴刻正楷宋体楹联一副:佳兆千秋开驿马,孝思百世仰慈乌.联语中的慈乌幼知反哺,人称孝乌.墓园周围为青砖花

车出凌海市,顺着102国道向西,过石山镇,一路上天高云淡,空旷凄凉。车行至驿马坊村,大片果树林掩映着一座占地十余亩的墓园,一代枭雄的“东北王”张作霖便葬在这里。

墓园门向西方,站在门前向西眺望,迎面是几座山峰,其中就有那马鞍山、印山、猴山三座峰,暗合古人“骑马封侯”、“封侯挂印”的寓意,这就是风水先生选此风水宝地的缘由。门旁左右两侧有石刻门柱,柱面阴刻正楷宋体楹联一副:佳兆千秋开驿马,孝思百世仰慈乌。联语中的慈乌幼知反哺,人称孝乌。墓园周围为青砖花墙,简朴美观,刚入园中就见两只乌鸦在空中鸣叫盘旋,守护这位昔日的传奇枭雄。

迎面是64米长的青砖甬道,直抵冢丘,两侧砌起马路边石。在24米处的甬道两侧,矗立着规格一致,造型相同的两甬大石碑,为九眼透雕盘龙式,碑座为龟跌座。南面一甬是清宣统二年(1910)十一月十九日溥仪皇帝赐张作霖母亲的诰命碑,额篆“光曾泉壤”。北面一甬是张作霖于民国五年(1916年)十一月为其母立的墓碑,额篆“张氏墓碑”。两座坟墓为水泥筑成圆拱形,一座是张母王太夫人之墓,一座是张作霖与赵氏夫人合葬之墓。墓园周围为青砖花墙,甚是美观。

民国之初,张作霖刚刚发迹,对墓地未能大兴土木,只是稍具轮廓。当张作霖由师长而升任督军再兼***时,官位显赫,自以为是墓地之灵,于是大兴土木,美化墓地,以壮观瞻。在墓地四周砌成花墙,墓门前边立了牌坊及凉亭。时掌东北军政大权的张作霖以慈乌之情,整修驿马坊墓地,刻石勒碑。命“关东大儒”袁金铠拟出洋洋洒洒547言碑文,“以彰懿德而垂后世”,此碑文由谈国楫挥毫,张公权执刃。该墓园始建于1912年,1913年张作霖将其母王氏遗骨由黑山县移葬此墓,定为祖坟。1928年6月张作霖遇难后,灵柩暂放在沈阳东关珠林寺。

“9.18”事变后,张作霖的亲友及部下将张作霖的灵柩送到此与其妻赵氏合葬。张作霖没有葬在“元帅林”,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还是由于形势的变化,特别是张学良过早地离开东北后,始终没有能够重返故里,遂成终生憾事。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以及“***”,还有大自然的风剥雨蚀,张家墓地杂草丛生,一片荒凉,除两甬座碑外,其它建筑大都倒塌毁坏。园门和前面的花墙已恢复,两座墓也用砖石水泥封围加固, 1984年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雕一花岗岩标牌立于园中,阴刻魏碑体“张作霖墓园”。经过3次修缮,张氏墓园愈发显得肃穆森严。上世纪90年代,张学良曾打算回国扫墓,但因故未能成行。2001年少帅仙逝,扫墓成为终生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