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泓宇行歌 如何评价陈鸿宇新发布的《行歌》2 0?
4.13更新: 昨天看了陈鸿宇杭州站的巡演。 后半场简直要跳起来! 都是最新编曲的《一如年少模样》里的歌曲。鼓手,贝斯手,电吉他,这阵仗一点都不民谣好嘛!坐在酒球会边上的柜台上勉强看见,他自己都站起来蹦了好嘛,难道是我们杭州市民太文气了,台下密密麻麻的妹子举着手机纹丝不动,好尬呀!
心疼陈鸿宇。 那个一直在边上叫“理想三年”的妹子门口左转好嘛…… 静待陈鸿宇撕标签的那一天(虽然他自己认为他不是民谣歌手,但是还是有太多听众受第一张专辑的刻板印象——潜意识里认为他是安静的民谣歌手吧) 最后说一句,现场真的很燃,声音好听编曲好听乐手棒!
以后再去听陈鸿宇的现场肯定早早排队站第一排陪他蹦! ————————————————————————— “冬天是淡季,在拉萨青旅的‘单人间’泡了三天,刷了很多片,累得时候又把陈鸿宇的专辑翻了出来开始听,想起之前在知乎上有表达过对所谓2.
0版本的想法,但没有具体表明对这首歌的感受,我真得快闲出尿性来了,所以瞎写写补充一下。
因为我不懂音乐,对词的韵脚格律还有曲的节奏之类无法过多描述,所以只能从歌词意向来说说自己的感受。不乏谬论,我先原谅自己。 ” *行歌demo 不得不说陈的升调以及一些尾音真的太过暧昧,像要引诱妹妹谈恋爱似的。
这首歌的歌者应该保持一种人生导师一般的淡定沉稳,因此不成熟的demo最后的修改真的很奇妙。 *行歌1.0 之前对作词有过粗浅了解,这版的歌词格式笼统算AAB-AAB-C,很传统的格式。
陈不太作词确实,A中除了“成长”,“回头”,“时光”等固定词语重复押韵无可非议以外,首段和二段中重复出现“勇敢”以及“难过快乐”很容易让这首本来就曲调平稳的歌使人昏昏欲睡。
它会和躺在我一堆民谣歌单里的歌一样只有我难过失意需要鸡汤鼓舞时偶尔被临幸。除了其专辑总调一致使人会去循环歌单以外,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回头”这个动词。诚然这是一首唱成长,生命的歌曲。
“不能回头”道出了我们所有人对生命规律的默认和无奈。共鸣容易发生。 所有事物都是以矢量前进的,包括情感的发酵,所以由A到B,由低吟浅唱带你进入到情感抒发。B1先是不在成长中横冲直撞获取不明朗的茫然和落寞再到B2默认成长的代价寡言前行。
有很多朋友将其归结为生命的不同阶段,我不敢贸然界定“青年“,”中年“,阶段性是人生的共性,但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个体却也千差万别,毕竟真的有慧根这样的玩意儿存在,每个人的领悟能力感知能力不同,也许他到30多岁才明白自己这些年来根本没有进化,才改脾性改变对事物的看法。
C宛如看透生命本质后的一声释怀,“来,让我们彼此分享互相陪伴吧,合适的人,反正每个人都只能是个体,生命的本质就是孤独”。
我最近吧,才反应过来,虽然社会生活会给你一个大致的年轮标准,但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青年男女也自愿通过相亲类似的方式,找一个合适的伴侣快速进入婚姻。嗯,也许就那么回事儿,条件差不多,将就着也就下来了。
“从前轻狂绕过时光“,第一句可以衍生B1中的杂乱心绪,有羞愧的意思;第二句则衍生B2成熟明白后对年轻岁月也曾自由浪漫的欣慰。最后一句陈十分含蓄地低吟收尾,这我更加喜欢2.0的版本,稍微的间奏以后,转音真美,像是在我面前洗尽铅华的大叔抿完杯中的茶笑嘻嘻地说当下真好。
你知道他已经接受了年轻时所有好的坏的经历,并且把这些仅当茶余饭后的谈资了,这很好哇,他感恩于时间的淬炼,只剩看淡往昔岁月后对生命依旧敬畏,平安喜乐地生活下去。
我很喜欢这首歌,像是辛弃疾《丑奴儿》的现代版,从“少年不识愁滋味“到最后”却道天凉好个秋“,社会价值体现在其起承转合之中,音乐简明扼要,不必看层出迭起的鸡汤文。 这许是陈的音乐出彩之一处。
这许是陈的音乐出彩之一处。 知道行歌也有了二进制我是十分期待高兴的。看他们能改成什么花儿来! *行歌2.0 为什么会有2.0?词曲的完善不如说就是在宏观基础上的微观调整,要求完美地在大框架里去抠细节。
得益于词曲作者理性的逻辑思维,我喜欢这样的做事方法——诚然做音乐已被他渗透进这样的理念。 拍片子也是一样,这样的男性更显优势的思维方式值得我去学习。 我认为2.0的进化体现在情绪的变化叠加更为丰富,以及歌词更加细腻。
2.0的结构大致是AAB-AAB-BC,比1.0多了41秒。 以戏剧来类比,前奏铺垫的时间更长了(编曲上的完善),曲径通大道慢慢进入状态,结尾再是慢慢地收下来,像圆圈一般把元素都粘合起来;多了一段副歌,情绪渲染的时间长一些浓一些。
当然故事架构好后,歌手亦如演员一般将更为细腻的词当作台词,把情绪拿捏得更加到位,你可以明显感受到每个词的调都有所变化。条理清楚的人能把这些都尽善,不过要是细节唱腔拿捏得过头了就会显得极为刻意。
歌唱技巧纵然勤能补拙,但感觉的拿捏就~这也是各种合格类型电影或者其他艺术领域所谓天赋造诣体现了。 再说到词的进化,框架架构好后,唐的魅力便明显体现出来了,“十年生死两茫茫”和“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手植矣,今已亭亭如盖也”你更喜欢哪一个?——成长是一场冒险,是一场游戏,是一场失去。
各自启程的时候,我们背负不多的行囊,以逐渐被满足的好奇心来喂饱自己,眼中只有前方;经历岁月时常戏弄,愈挫愈勇;走得路多了,迎怀的与擦肩等量,从前的日子纵然再好或坏都已逝去;攀过的高峰和陷入的泥潭最后正负得一,一切无意义与有意义加在一起成了零,所思都在当下,后来啊,所爱之人之事之地皆是平常。
(现状。)(现状。) .....................................................2.11更新 之前听很多民谣,歌手们能把歌曲做出来就不错了,很多都是比较粗糙的demo ,但就是纯粹地听他们用或沙哑或温暖的声音把词很用心地唱出来,会觉得浪漫极了,像抱着吉他的行吟诗人(那个时候还没接触逼哥,最喜欢赵雷)。
其实我觉得这不能算对他们的音乐的喜欢,更多的确实是由其词,其迷人的声线传达出的一种价值观或者所谓感觉的触动。
我就是喜欢你无力的苍白感,喜欢你尽力后依然无奈,喜欢我们都处在同一片混沌里,一齐等迷雾散开。看上去我在倾听你诉说,实则我们彼此安慰。
这两年中国的独立文化真的慢慢在崛起,多亏于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发展,音乐人的传输渠道以及营销模式五花八门,好的作品不需要被埋很久;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也都开始着手各种情操的培养,文艺青年并不再标签化,小众圈子混成大众流行了;再加上选秀节目的催化和包装,独立音乐这把火,不想燃都不行了。
歌手们的日子开始好过,不用活得太边缘。 作品经过精心制作,改编,包装以后,再去听,好像不是原先那个味道了。
不是先入为主的问题,其实我们很多时候听歌就真的只是听歌,没有进入过歌手的“音乐”世界,单凭感觉啊,旋律是否动听,歌词是否上口洗脑,也没错。 陈鸿宇说他是个独立音乐人,这个身份标签还挺符合,又精明。
他不只是一个歌手,更多的,是希望通过把编织音乐的所有元素,比如深刻的歌词,精心的编曲,再加上独特的插画,和自身的形象设计等,在商业社会,通过一个有趣不俗套的媒介传递话语,又能通过做喜欢的事儿安身立命。
其实我在看到他的歌词目录里的所有创作人员的条目时,看到更多的,可能是他的责任感和诚意。只有六七个人(听说?)的众乐纪能认真做到这样很不错了。不紧不慢,张驰有度地磨下这一张专辑。
我甚至感受到了近两年社会所提倡的“工匠”精神,就是这样,这和简单录个demo 是不一样的。比如歌词“不*回头”的用心。 我不懂音乐,学的电影。以上仅凭个人看法。 音乐和电影一样,都是通过认知和想象去利用好一切素材进行个体的抒发或者代表群体发言,但内容是我们要关注的,形式也不能缺。
音乐从形式上而言带给人的直观感受可能更强烈更集中一点。 知道陈鸿宇之后发现他这个人比歌更使我感兴趣。可能刚好在这个节点上。
感受他整个创立众乐纪的过程后,也在反思关于中国独立电影的一些现状,很像早期的中国民谣音乐的生存状况。也一直在想,独立电影的创作营销模式能否可以借鉴到一些? 总之,感谢陈鸿宇。 说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话望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