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汉阳现汉代万骨坑 秦始皇死后多少人殉葬

2019-07-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8月11日,汉阳公布了汉阳陵刑徒墓的发掘情况.考古专家在29座墓葬中发现35副骨架,其中一个墓中主人身首异处,可能被处斩刑,头在左腿外侧,脖

8月11日,汉阳公布了汉阳陵刑徒墓的发掘情况。考古专家在29座墓葬中发现35副骨架,其中一个墓中主人身首异处,可能被处斩刑,头在左腿外侧,脖子上还戴着钳。

还有一个墓里埋有6个人,4个在上面架着,2个在下面,有的骨盆以下肢体与躯干脱节,而且脖子上戴着钳脚上套着脚镣,被推测为腰斩后遭埋葬。

专家称,埋葬尸骨预计上万具,大量骨架戴着刑具,看上去非常残忍。而且有些刑徒可能因反抗被处死,令人触目惊心。

据专家介绍,早在1972年,他们在汉阳陵西北1。5公里的地方,发现了大量戴有刑具的骨架,考古专家经过探测,发现该墓地群实际面积约8万平方米,埋葬尸骨预计上万具,这些墓葬排列无序、葬式不一,墓坑多呈长方形或不规则形状,墓坑中没有棺椁和随葬品。后来清理的29座墓葬中,发现35副骨架。

专家们在一个墓中发现该墓主人身首异处,头在左腿外侧,脖子上还戴着钳(以铁束颈为“钳”),推测该墓主人可能被处斩刑。另外一个墓埋葬了6个人,2个在下面,4个在上面架着,有的脖子上戴着“钳”,有的脚上套着“钛”(用铁束足为钛,相当于脚镣),有的骨盆以下肢体与躯干脱节,腿骨附近还有一钛,推测可能是腰斩后埋葬的。

据专家介绍,由于刑徒身份低贱,待遇也是最低的,死亡率也最高,因此在修陵人墓地埋葬的尸骨绝大多数都是刑徒。当时有专门管理刑徒劳作的机构,刑徒必须一直戴着刑具,即便劳作时也不例外。只有皇帝下“弛刑”的赦令诏书后,才能除去刑具和罪犯专用的囚服。除了劳作,刑徒们还可能遭到人格侮辱和随意体罚,死亡人数很多,这也是刑徒墓中为何埋有上万刑徒的缘故。

据《史记》记载,汉景帝阳陵建立于前152年,大约修了7年后,景帝下诏“赦徒作阳陵者”、“免徒隶作阳陵者”。这里的“徒”即指因犯罪而被处以刑罚强迫劳役的人,也被称为“刑徒”,说明当时在营建汉阳陵时,使用了大量刑徒。保守估计,西汉帝陵的修建人数应该有几万人甚至十几万人。

据专家介绍,由于刑徒身份低贱,待遇也是最低的,死亡率也最高,因此在修陵人墓地埋葬的尸骨绝大多数都是刑徒。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马永嬴说,当时有专门管理刑徒劳作的机构,刑徒必须一直戴着刑具,即便劳作时也不例外。只有皇帝下“弛刑”的赦令诏书后,才能除去刑具和罪犯专用的囚服。除了劳作,刑徒们还可能遭到人格侮辱和随意体罚,死亡人数很多,这也是刑徒墓中为何埋有上万刑徒的缘故。

在阳陵刑徒墓中,发现了身首异处的、被腰斩的,还有两人被系一铁杠的骨架。专家推测,很有可能是不堪重负,因反抗被处死的刑徒尸骨。

说到活人殉葬其实起源于我国上古奴隶制社会,一开始用活人殉葬,周朝以后推行“仁政”,对殡葬制度实行了改革,“人殉”得以废除,奴隶主死后改用土偶和草人殉葬,“俑殉”取代了“人殉”,以俑殉葬应该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是这种为推动社会进步、惠及于民的好政策,却被早于秦始皇460多年的秦武公彻底“改革”掉了。关于秦始皇的墓到底用了多少活人陪葬都是传说。

据《秦本纪》记载:“二十年(前678年),(秦)武公卒,葬雍平阳。初以人从死,从死者六十六人。”武公为何要承袭以往旧习而遭千古骂名呢?宁公时,武公被立为太子,宁公死后,大庶长弗忌、威垒和三父废掉太子,拥立宁公之妾的儿子出子为君主。出子六年,三父等人又杀害了出子。拥立了原太子武公。武公登位三年后杀了三父等人,夷灭了他们的三族。身为太子的武公没有被大臣立为君王,登位后,出于对自己威信的维护,实行了暴政。

武公在位20年虽无大作为,但却开创了自周朝废除“人殉”以来的先河。他的子孙将此传统作了继承和发扬。“三十九年(前621),缪公卒,葬雍。从死者百七十七人,秦之良臣子舆氏三人名曰奄息、仲行、针虎,亦在从死之中。秦人哀之,为作歌黄鸟之诗。”秦缪公是个为祖宗基业立下汗马功劳的君主,他在位39年广开言路、功城掠地,使秦增加了十二个属国,开避了千里疆土,称霸于西戎地区,为以后的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

秦缪公还是位极为仁义的君王,有一次缪公丢失了一匹良马,被岐山下的三百多个乡下人抓来吃掉了,官吏捕捉到他们,要加以法办。缪公说:“君子不能因为牲畜的缘故而伤害人。我听说,吃了良马肉,如果不喝洒,会伤人。”于是就赐酒给他们喝,并赦免了他们。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仁义君王,其死后却用了177人陪葬,陪葬的人中还有深受秦国人民敬重的三位良臣。“人殉”的实行毁了缪公的一世英明。

其后各诸侯国的君王包括秦,大多采用了土偶陪葬,但仍然遭到士大夫的反对,孔子曾担心,即使以土偶殉葬也会助长以人殉葬的风气,骂道:“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言下之意用俑殉葬都应该废除。

在缪公400多年后的秦始皇为了统一版图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征战,一场战役少则数日,多则数年,每次战争都杀人无数,最少六千人,多则数万数十万人,秦赵长平之战,活埋降卒四十万。据《秦始皇本纪》记载,当时自然灾害频繁,干旱、地震甚至彗星不断出现,可见始皇帝残暴之一斑。暴虐的始皇帝在自己死后的殉葬上却实行了“仁政”,制作了大量的兵马俑作为殉葬品,然而他这“美好”的愿望却被二世皇帝胡亥击碎。胡亥秉承了其先祖的遗训,将先帝后宫没有留下后代的嫔妃以及制造陵墓的工匠数十万人全部作了陪葬。“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

据有关报道,最近在西安南郊疑为秦始皇祖母的墓葬中发现了“天子驾六”,但没有发现活人陪葬的迹象。这是不是秦始皇实行“仁政”的又一印证呢?记得在网上看到过一则消息,有专家称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到了可以打开秦始皇陵墓的时刻,如果消息属实,我们就可以得知胡亥到底用了多少人作为秦始皇的陪葬品。同时也可以结束两千多年来关于秦始皇墓葬和兵马俑的各种传说,但是制造活人陪葬的始作俑者应该是胡亥,而非秦始皇本人。

所谓人殉,简单地说就是以活人作为死者殉葬品的葬俗(葬制),以卑者殉尊者为常见。在中国古代帝王死后,人殉比较普遍,但在汉朝以后,此恶俗慢慢消失了,至唐朝则已非常罕见,接近废除。但到明代却死灰复燃,这古老的葬俗由此再添一层神秘。

明太祖朱元璋一生有两大备受史学界非议的地方,一是酷刑滥杀,二是恢复人殉。特别是后者,最为人不褒。

布衣皇帝朱元璋为什么要这样?古代的殉葬又有何神秘?

《明史》记载,1398年闰五月初十,“(朱元璋)崩于西宫,年七十有一”。朱元璋死后,长孙朱允炆继大位,史称建文帝。朱允炆七天后即将丧事处理完毕。其间,有一件事情非常让人痛心,就是有众多年轻美貌的嫔妃宫女从死。朱允炆遵遗诏,依古制,凡没有生育过的后宫嫔妃,皆令殉葬,另有若干宫女从死。具体殉葬是多少人,史上并无确切的记载。据明末人毛奇龄所著《彤史拾遗记》记载,“太祖以四十六妃陪葬孝陵,其中所殉,惟宫人十数人”。

毛奇龄的依据是,朱元璋下葬孝陵后,朱允炆对这些生殉宫女的家属进行了表彰和封赏。“洪武三十一年七月,建文帝以张凤、李衡、赵福、张弼、汪宾、孙瑞、王斌、杨忠、林良、李成、张敏、刘政等,由锦衣卫所试百户散骑带刀舍人,进为本所千、百户,其官皆世袭。以诸人皆西宫殉葬宫人父兄,世所称朝天女户者也。”

另一可以证明朱元璋令宫内女人殉葬的有力证据是,朱棣将朱允炆赶下宝座,自己当了皇帝后,对侄儿皇帝在位时所为作了处理,连其年号也取消了,以朱元璋的“洪武”来替。

在讨论革除朱允炆在位时所授官员的职位时,有人建议一革干净,对“朝天女户”也不保留。朱棣不同意,将这些人家都作了妥善安排,“带薪上岗”,去看护孝陵卫,直到明亡方散。朱棣当时是这样讲的,“他们这几家,都是好职事。不动。通调孝陵卫带俸。”

这么多女人殉葬后,是葬于孝陵内,还是另择墓穴,目前考古仍未完全证实。但学术界认为,真正能陪同朱元璋一块长眠的不会太多,可能只有皇后马氏、成穆贵妃孙氏、宁妃郭氏等几个女人,其他应该是在孝陵附近择地祔葬。

明孝陵”申遗”前后曾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探测,发现这些妃子、宫女墓大体有三处,一是孝陵西侧的植物园内,二是明孝陵宫墙外西南角,三是孝陵右侧的区域——朱元璋让这些后宫女人死后还要围他一人来转,在阴间服侍他。

因为有朱元璋的示范带头作用,在帝王葬制中几乎消失的生殉制,在14世纪之后的中国,又死灰复燃,并流行了起来。接下来的朱棣死后,也是用活人殉葬,据说有30余位后宫佳人被勒死。对于活人殉葬的具体过程,虽然殉葬恶俗在中国有几千年历史,但所记多不详,有详细描述的仅见朱棣后宫殉死的过程。

朱棣死后,关于嫔妃宫女殉葬的事就提上了议事日程,嗣皇帝、朱棣的大儿子明仁宗朱高炽圈定了殉葬者大名单。”帝崩,宫人殉葬者三十余人。当死之日,皆饷之于庭,饷辍,俱引升堂,哭声震殿阁。堂上置木小床,使立其上,挂绳围于其上,以头纳其中,遂去其床,皆雉颈而死。”

这段文字并不见于中国古代文献,出自《朝鲜李朝世宗实录》,盖因所殉嫔妃中有两位朝鲜选献的美女韩氏和崔氏

“韩氏临死,顾谓金黑曰:‘娘,吾去!娘,吾去!’语未竟,旁有宦者去床,乃与崔氏俱死。”殉葬仪式由朱高炽亲自到场主持的,与她们一个个话别,“褚死者之初升堂也,仁宗亲入辞决。”韩氏在临殉前,就是不住地哭泣,她向朱高炽提了一个要求,希望年老的母亲能得到照顾,“谓仁宗曰:‘吾母年老,愿规本国。’仁宗许之。”

而在有明一朝所有殉葬宫妃中,当数才女郭爱的从死最令人伤心同情。郭爱进入明宣宗朱瞻基的后宫时间很短,仅仅20天后,只有38岁的朱瞻基就死了。知道自己要殉葬,郭爱仿楚辞写下了“绝命书”:“修短有数兮,不足较也。生而如梦兮,死则觉也。先吾亲而归兮,惭予之失孝也。心悽悽而不能已兮,是则可悼也。”

郭爱是从朱瞻基的祖籍地安徽凤阳选进后宫的,本来是荣宗耀祖,无上光荣的事情,结果还不知是否让朱瞻基“幸”过她呢,就要殉葬。《史明·后妃列传》上有郭爱的记载,对她评价甚高,称“贤而有文”。

郭爱的“绝命书”当时影响很大,继大位的明英宗朱祁镇是朱瞻基的大儿子,他看到那么多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死去,于心不忍,临死时留有遗诏,嘱废掉此恶俗,“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而止,后世勿复为”。

朱祁镇当皇帝时曾被瓦剌俘获,此成为中国古代帝王史中的一大耻辱,但因为罢殉葬一事,使他有了一个良好的历史形象,历史对他这一举动评价甚高,《明史·英宗后纪》给他的盖棺定论是:“罢宫妃殉葬,则盛德之事可法后世者矣。”

明朝史学家当时即盛赞此举,时人王世贞在《奔州山人别集》中称:“此诚千古帝王之盛节。”

出于同情,朱祁镇还对为朱瞻基殉葬的宫人进行了表彰,理由是,“兹委身而蹈义,随龙驭以上宾,宜荐徽称,用彰节行”。

值得注意的是,除由已死老皇帝遗诏中指明要求殉葬的对象外,其他殉葬者一般都由嗣位皇帝圈定。朱祁镇是朱瞻基的大儿子,是继任者,郭爱当时早早地被结束了生命,“凶手”应该是朱祁镇。朱祁镇大概也是迫不得已之举吧。

朱祁镇废除了帝王死后活人生殉制,但这一制度实际上到清朝也没有真正绝迹。清朝著名的殉葬事件发生在清太祖努尔哈赤身上。努尔哈赤有一个比他小31岁的宠妃乌喇那拉·阿巴亥,她生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父亲满泰是海西乌喇部的首领。阿巴亥嫁给努尔哈赤时才12岁,而努尔哈赤是43岁。

老夫少妻,年轻漂亮,又富机智的阿巴亥,很快受到了努尔哈赤的青睐和宠爱,两年后就被立为大妃(相当于皇后)。阿巴亥先后为努尔哈赤生了三个儿子,即皇十二子阿济格、皇十四子多尔衮、皇十五子多铎。

天命十一年(公元1626年),68岁的努尔哈赤病死,考虑到多尔衮、多铎与年轻的母后对汗位可能存在的威胁,他令阿巴亥殉葬,“俟吾终,必令殉之”。以皇太极为首的诸王,为了打压多尔衮一派,就此将阿巴亥弄死。

阿巴亥为了保全几个儿子,盛装自尽,年仅37岁。实际上,除了阿巴亥以外,努尔哈赤生前的四位宫女也一块殉葬了。

据传,在清圣祖玄烨之前的清世祖福临、清太宗皇太极,与努尔哈赤一样,死后都有活人殉葬。一直到康熙年间,时御史朱斐上书:屠残民命,干造化之和。僭窃典礼,伤王制之巨。今日泥信幽明,惨忍伤生,未有如此之甚者。夫以主命责问奴仆,或畏威而不敢不从,或怀德而不忍不从,二者俱不可为训。且好生恶死,人之常情,捐躯轻生,非盛世所宜有。

玄烨于是于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下旨,禁止奴仆随主殉葬。

从此,帝王死后的殉葬制才算真正退出中国历史的舞台。

秦始皇死后创殉葬人数之最

人殉制在17世纪的中国消失了,但一个历史疑问却始终存在:朱元璋为什么在14世纪末恢复之?从中国丧葬史和当年的时代背景看,或许能找到一些答案。实际上,中国古代帝王让生者从死,历史很长。让身边人殉葬,与可以随心所欲和他所看中的女人性交一样,也算是帝王们的特权之一,只不过是继任者替他完成的。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嬴政死后,殉葬者数量惊人,大概创造了历史之最。朱元璋的殉几十个人,与之相比,简直微不足道。嬴政人殉确切数字有多少,至今是谜,但可以推算出一个大概,称其有数千人并非不可信。

嬴政是位好色之君,史上有记载,他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也将六国后宫的女人们给“统一”了,全部充实到自己的后宫里面,即所谓“始皇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坂上,南临渭”。其后宫女人数量之多由此可以想象出来。而这些女人,全都殉葬了。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二世曰:‘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葬既已下,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臧重□泄。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

从这段文字看,不只后宫女人从死,参与陵寝建设的工人也无一幸免,都成了“殉葬品”。

但人殉并非是在封建社会才出现的现象,更不是“始皇帝”的发明创造。秦国的人殉史,在中国古代是很出名的,《史记·秦本纪》有这样的文字:“二十年,武公卒,葬雍平阳。初以人从死,从死者六十六人。”从这段文字中可知道,秦武公死后,有66人殉葬。

但秦武公的殉葬人数还不是最多的,目前已知最多的是秦穆公。据近年公开的考古资料,从20世纪30年代,中国考古专家即着手对位于陕西凤翔县一带的秦公陵区进行考古,至20世纪80年代,历半个世纪才结束。

这项考古有多项重大的发现,其中“秦公一号”大墓的发现震惊史学界,此大墓为秦穆公的墓冢。发掘过程中共出土殉人尸骨多达184具,与《史记》等书上所记的秦穆公殉人177基本接近,殉葬者之多令人惊讶。为什么会多出来,估计是当时现场临时杀掉的。

主流观点认为,人殉制出现在原始社会。殉制在中国出现,并非以奴隶和战争俘虏为对象,而是以妻妾为开端的。这种说法很有意思,从考古发现来看,情况也确实如此。如在一度被认为是成吉思汗陵所在地的内蒙古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在这个旗的纳林塔镇朱开沟村曾发现了一个面积巨大的古人类文化遗址。

1974年至1984年十年间,内蒙古文物考古队在这个村进行全面考古发掘。其中发掘出的一座成年男女合葬墓引起考古专家的注意,墓内女人是屈肢侧身,脸朝男人。专家认为,这个女人是殉葬者,可能就是这个男人的生前配偶。

考古还发现,在年代大约公元前4040—前2240年大汶口文化时期,早期的墓葬有多人合葬,多人二次合葬,多为同性合葬,早期偏晚则已出现男女合葬墓。中期以后的墓地也发现男女合葬。经性别鉴定,这些男女合葬墓均为男左女右,一次入葬,其中一座中的男子还与一幼女合葬。考古界学者认为,这应该是一种非正常死亡,正常情况下是不可能同时死亡的,猜测是家长奴隶制下杀妾殉葬的遗迹。

后来的帝王殉葬者,绝大多数是被幸过的后宫女人,应该是古代早期这种妻妾殉葬习俗的遗留和继续。

中国古代人殉现象在殷商时代最为突出,证据之一是目前的考古发现。这一时期发掘出的王冢贵族墓(殷墟墓葬),几乎座座都有数量不等的殉人。人殉数量少的几十,多的上千。概因当时用奴隶殉葬已成为一种葬制。上面提到的秦公大墓,也处于奴隶社会这样的时期。在进入周后,人殉现象才开始减弱。秦朝灭亡后,到了汉朝,殉葬之风衰败了。分析认为,秦王的残暴遭天下人共怨,加上当时长期战争造成的人口剧减,从民间走出来的布衣皇帝刘邦意识到了人心和人力的重要,所以不再实行人殉,同时鼓励妇女多生育。但这一说法专家并不都是赞成的,刘邦死后是否有人殉也待考证。

刘邦之后禁止人殉,但不等于当时没有殉葬现象,实际上也没有绝迹。

汉武帝刘彻在位时,从有人上书提出废除人殉制,可以看出当时人殉现象的广泛存在。时儒生董仲舒上书,称“盐铁皆归于民;去奴婢,除专杀之威。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然后可善治也”。

“去奴婢,除专杀之威”,就是建议朝廷打击当时的人殉现象,这一建议得到了刘彻的重视,并影响到随后诸位皇帝的执政行为。史载,在汉宣帝刘询在位时,赵缪王刘元要求16个婢女从死,这一丑闻曝光后,刘元一族被取消了封国称号。

与当初抓住战俘就杀掉,到后来将之当作奴隶使用,是人类的一大进步一样,汉朝反对人殉,也是一件值得大写特书的事情。但是,汉朝反对人殉,只是刘姓皇帝的观点。从一些记载来看,此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走马灯般轮流坐庄的小皇小帝,并没有禁止人殉。即便唐、宋这样曾以官方形式禁止过人殉的大王朝,也有殉葬的传闻出现。

少数民族殉葬现象不绝

而同一时期的少数民族政权下,人殉制仍相当盛行。如北方的匈奴,人殉不绝。蒙古在进入铁木真(成吉思汗)时代时,其社会形态仍处于奴隶社会,比中原的封建社会要落后多了。1227年8月成吉思汗死后,就有大量活人殉葬。

时马可·波罗所闻,成吉思汗死后,“在运送灵柩的途中,护送的人要将途中遇到的所有的人杀死作为殉葬者,并对他们说:‘离开现世到阴世去服侍你们驾崩的主人吧’”、“当蒙可汗的尸体运往阿尔泰山时,护送的兵马沿途杀死了将近两千人。”

除了这些不幸的殉葬者外,还有40名生前服侍过成吉思汗的美女,与他生前骑过的战马一道,被活活杀掉殉葬。

此后的元朝皇帝死亡后,多少都有活人殉葬。

而朱元璋恢复人殉恶俗可能是受到了蒙古人影响,加上人殉在中原民间并没有完全绝迹,朱元璋重新祭起人殉,就有了一种可然。可见,朱元璋的“人性倒退”是有历史背景的。

最后,简单交代一下让殉葬者结束生命的方式。可以说,人殉是野蛮的。但在许多情况下,有些人并非被动殉葬,而是主动自杀从死。如为努尔哈赤生殉的四位宫女,就是自愿从死,而不像大妃阿巴亥那样是被逼的。

在早期能为尊者殉葬是一种待遇和荣耀,所以主动殉葬结束生命的方式很简单,是自杀;被动殉葬者结束生命的方式自然就是他杀了。

但他杀的手段却不会是一种,而且都是秘密处死。

现在古籍上明确有记载的处决殉人的手段,见于朱棣死后,采取“吊死”殉葬者的方法。这在上文已有详细文字了,这里就不多说了。

有一点是,在吊死前,主事者都会给殉葬者安排一顿美食,身份高者单独送到房间,身份低的一般集中一块,集体聚餐。这“最后的晚餐”相当丰富,但由于即将到来的死亡的恐惧,恐怕谁也无心食用的,多半情况是泪流满面,现场哭声震天,史书记载朱棣的殉葬者即如此。

除了逼其吊死,将殉葬者“毒死”,也是常见的手段。

朱元璋的殉葬宫妃是怎么处死的,有人说是太监将她们吊死的。但民间另有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给被选定宫妃强行灌食水银。水银剧毒,食后立马即死。

为什么使用水银?据说被水银毒死的殉葬者,其尸体长久不腐,多年内仍栩栩如生。尸体不腐现象,在中国盗墓野史上多有记载。如汉宣帝时广川王刘去,是一个盗墓成性的恶人。有一次去盗掘幽公冢,打开墓室后发现,墓内有一百多具尸体,互相枕压叠加在一起,但奇怪的是没有一具腐烂。

可以推测,这些女人都是殉葬者,历几百年尸体不腐。此事记载于晋人葛洪撰编的《西京杂记》,殉葬者的样子与被水银毒死的说法颇相似。

还有一种是“活埋”,将殉葬者手脚捆住,摆成一定姿势(造型),随即快速埋土。

为了让殉葬者失去反抗能力,有时会使用麻醉剂一类的东西,让其“安乐死”。在考古发掘中发现,有的殉葬女性四肢存在被绳索捆绑的痕迹,这应该是当时被强行殉葬的。

有的殉葬女人屈肢侧身,脸朝男性,则是死后(也可能未死)被摆弄成的姿态,是一种造型,自然死亡者是不可能有那种“规定动作”的。1987年发现的河南濮阳西水坡45号墓,墓主为一身高约1.84米的壮年男子,仰身直肢葬,头南足北。墓室的东、西、北三个不同方向有三个龛室,内各有一具小孩的尸骨,朝向不一。

当然,结束殉葬者生命的方式很多,最直接,也是最省事的手段当是“砍头”,直接将殉葬者带到墓地,就此弄死。但这种手段为后世弃用,原因是,不能保留全尸体。后世讲究全尸,猎杀方式就不会是砍头了,直接将其放血刺死。

所以,砍头多在早期或人牲中使用,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墓穴考古中,时常会发现殉葬者的头被有规则地排列在一起,而尸身则另摆一处,推测生前遭砍头。

还有一种,古人筑墓有用人头作祭的习俗,在墓穴开挖的不同阶段,都会将人头与猪头狗头一样砍下来,当作“牲”来作祭。

目前考古发掘出的殷墟M1001号墓冢,殉葬者超过164人,与墓主同穴有96人。附近有大片祭祀坑内有大量的人体骨架,全部尸首不全,这些殉葬者被结束生命时都应该是砍头。WKGM1号墓,墓室内有规则摆放着34颗人头,这些都是殉葬者的头颅,也应该是遭砍后葬入的。

皇帝老婆死后丧葬秘闻

皇帝的老婆死后怎么办丧事?这个问题比较冷,但不少人好奇。实际上,各朝在这方面都有规定,从各朝史书中的“丧礼”记录上,都能查到。这里以明太祖朱元璋和清乾隆皇帝两人的皇后的丧事为例,来简单聊一下。

明代丧仪规定禁止民间杀猪

朱元璋与大脚皇后马秀英的夫妻感情相当深,在马皇后生病期间,朱元璋亲自端水喂药什么的。朱元璋当皇帝当到第十五个年头,马皇后死了。

朱元璋对结发妻子马皇后的去世甚为悲伤,连朝政也不理了。马皇后去世时才51岁,在皇家那么好的条件下,她应该能多活几年的,但生死难料。

朱元璋对自己的丧事都要求从简,在交代自己的后事时说,“天下臣民,哭临三日皆释服,毋妨嫁娶;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诸不在令中者,推此令从事。”但在马皇后死后,朱元璋在给她办丧事时,采用的规格相当高,当然,这与马皇后是”国母”有关,但更重要的是朱元璋对马皇后有深深的感情。

据《明通鉴》记载,马皇后死后,她丧事的仪式体例大体引用了上朝,即宋朝皇后死后办丧事的一套:“凡内外百官,仍循以日易月之制,二十七日而除。”

过去讲要守孝三年,实际上只有27个月,马皇后的“以日易月”,将守丧期大大缩短为27天,但也比朱元璋自己的“三天皆释服”长出了24天。

朱元璋给马皇后的丧仪都定了哪些规矩?大概有“十六条”。《明会典》的记载如下——

1.闻丧次日,文武百官素服行奉慰礼。

2.在京文武百官于闻丧之次日清晨,素服诣右顺门外,具丧服入临,临毕,素服行奉慰礼,三日而止。

3.文官一品至三品、武官一品至五品命妇,于闻丧之次日清晨,素服至乾清宫,具丧服入临行礼,不许用金、珠、银、翠首饰及施脂粉。丧服用麻布盖头、麻布衫、麻布长裙、麻布鞋。

4.在京文武百官及听除等官,人给布一匹,自制丧服。

5.文武官员皆服斩衰,自成服日为始,二十七日而除,仍素服。至百日始服浅淡颜色衣服。

6.在外文武官丧服,与在京官同。闻讣日于公厅成服,三日而除。命妇丧服与在京命妇同,亦三日而除。

7.军民男女皆素服三日。

8.自闻讣日为始,在京禁屠宰四十九日,在外三日。停音乐祭祀百日,停嫁娶官一百日、军民一月。

9.上册谥祭告太庙。

10.发引,文武百官具丧服诣朝阳门外奉辞。神主还京,文武百官素服迎于朝阳门外。回宫百官行奉慰礼。

11.卒哭行拊庙礼。

12.百日辍朝,祭告几筵殿。百官素服黑角带,诣中右门行奉慰礼,命妇诣几筵殿祭奠。

13.凡遇时节及忌日,东宫亲王祭几筵殿,及诣陵拜祭。

14.小祥,上素服乌犀带,辍朝三日。是日清晨,诣几筵殿行祭奠礼。东宫、亲王,诣陵拜祭。京城禁音乐三日,禁屠宰三日。百官前期斋戒,至日素服黑角带,诣后右门进香,毕,行奉慰礼。是日,外命妇诣几筵殿行进香礼。

15.东宫、亲王熟布练冠九,去首,负版辟领衰,如朝见上及受百官启见,青服、乌纱帽黑角带。皇孙熟布冠七,去首,负版辟领衰。皇妃、皇太子妃、王妃、公主及皇孙女,熟布盖头,去腰。宗室、驸马,服齐衰三年,练冠,去首。

16.大祥,奉安神主于奉先殿,预期斋戒告庙,百官陪礼毕,行奉慰礼。各王国,禁屠宰三日,停音乐三日。

从中可以看出,马皇后丧事的规矩特别多,而且很细,王公大臣要为马皇后披麻戴孝,普通老百姓也不能乱来,要求“自闻讣日为始,在京禁屠宰四十九日,在外三日”。

这条规定就是民间所说的,明代皇家发生丧事,老百姓不能杀猪的由来。

“停音乐祭祀百日,停嫁娶官一百日、军民一月”。还好,不能办喜事这一条当官的要在一百天后,对普通人家放宽了政策,只要一个月。

皇后死了,王公大臣都要披麻戴孝,这也是古代皇家丧仪的规则,历代如此。

马皇后是八月初十病死的,9月葬。而有点神秘的是,在马皇后下葬的当天,竟然发生了怪异反常的天象。

据明代文学家徐祯卿在《翦胜野闻》一书中记录:马皇后的灵柩准备运往南京东郊的孝陵下葬那天,是狂风骤雨,闪电雷鸣,天气极其糟糕。对于九月时节的南京来说,这是十分反常的,搞得朱元璋很不开心,疑神疑鬼的。

《翦胜野闻》中的原文是这样写的:“时太后既崩,临葬日,大风雨震雷电,太祖甚不乐。”于是,朱元璋让人找来了和尚宗泐,让宗泐给马皇后念经超度一下,以让她高高兴兴地归葬孝陵。宗泐口中念念有词:“雨降天垂泪,雷鸣地举哀。西方诸佛子,同送马如来”。

说也来怪,宗泐胡嚼完了,天也一下子晴了,“顷忽朗霁,遂启灵辆”。朱元璋龙颜大悦,“诏赐白金百两。”

在过去,民间死人的人家有条件的会请僧人做道场,皇家遇到这种国母升天的事情,也会有和尚身影的,给死者亡灵超度的规模会更大。如朱元璋这般,在马皇后下葬时所为,比较少见。

清代要求女人不要戴耳环

清高宗弘历与富察氏也是一对好夫妻,富察氏死后也享受了高规格的丧仪。清高宗即清朝著名的高寿皇帝——乾隆,富察氏14时嫁给15岁的他。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三月,富察氏随乾隆南巡时死于途中,时年36岁。

乾隆很是伤心,在大运河的宝船上,写下痛悼爱妻的挽诗——

恩情廿二载,内治十三年。忽作春风梦,偏于旅岸边。圣慈深忆孝,宫壶尽钦贤。忍诵关睢什,朱琴已断弦。夏日冬之夜,归于纵有期。半生成永诀,一见定何时?棉服惊空设,兰帷此尚垂。回思想对坐,忍泪惜娇儿。愁喜惟予共,寒暄无刻忘。绝伦轶巾帼,遗泽感嫔嫱。一女悲何恃,双男痛早亡。不堪重忆旧,掷笔黯神伤!

富察氏去世当天,向天下公布了噩讯——

皇后同朕奉皇太后东巡,诸礼已毕,忽在济南微感寒疾,将息数天,已觉渐愈,诚恐久驻劳众,重廑圣母之念,劝朕回銮;朕亦以肤疴已痊,途次亦可将息,因命车驾还京。今至德州水程,忽遭变故。言念大行皇后乃皇考恩命作配朕躬,二十二年以来,诚敬皇考,孝奉圣母,事朕尽礼。待下极仁,此亦宫中府中所尽知者。今在舟行,值此事故,永失内佐,痛何忍言!昔古帝王尚有因巡方而殂落在外者,况皇后随朕事圣母膝下,仙逝于此,亦所愉快。一应典礼,至京举行。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妻子死了,丈夫一般是不穿孝衣的,但乾隆给富察氏穿了白孝服,还辍朝九日。大臣们自然也要给自己主子老婆的死去而披麻戴孝。

当时,按照总理丧仪王大臣所议“有例不灭,无例不兴”原则,定出丧制——

1.皇帝辍朝九日,仍循以日易月之制,服缟二十七日;

2.妃嫔、皇子、公主服白布孝服,皇子截发辫,皇子福晋剪发;

3.亲王以下,凡有顶戴的满汉文武大臣一律百日后才准剃头;

4.停止嫁娶作乐二十七天;

5.京中所有军民,男去冠缨,女去耳环。

富察氏丧仪规矩也很多,比明朝更严的地方是连头都不能剃了,后来成为清朝的惯例。但总体规格低于朱元璋妻子马皇后的丧事标准,没有达到真正的“国丧”级别。

据说,责办丧事的总理丧仪大臣,担心乾隆不高兴,决定向明朝“援引宋例”的方式学习,效仿明例,放弃本朝《会典》,而援引《大明会典》所载皇后丧仪,联衔奏请外省一律照京师治丧。

乾隆很快同意了。于是各省文武官员从奉到谕旨之日为始:

1.摘除冠上的红缨;

2.齐集公所,哭临三日;

3.百日内不准剃头;

4.持服穿孝的二十七天内,停止音乐、嫁娶;

5.一般军民,则摘冠缨七日,在此期间,亦不嫁娶,不作乐。

从上面两例可以看出,皇帝的老婆死了,与民间一样,也是当成一件天大的事情来办的,但丧仪的规格十分严密。

一般情况下,皇帝的老婆死了,皇帝本人都会十分重视的,就是夫妻情感不是太好的,也会隆重操作。虽然死人已不知道了,但可以安慰活人,办给活人看的,以显自己对皇后深厚的感情和皇家礼仪之威。如果夫妻之间感情如朱元璋马秀英这般恩爱的,自然会更多一番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