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生:最后一位“文革”政治局常委

2017-05-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5月14日,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为李德生举行遗体告别仪式,胡锦涛等中共中央政治局九常委悉数到场送别.李德生戎马一生,“文革”后期被毛泽东委以重任,官至中共中央副主席,又转任几大军区,颇多生前故旧.遗体告别那天,因前往八宝山送别者太多,现场一度有些混乱.此前,李德生因脑血栓在北京301医院卧病11年,形同植物人.期间,病情多次出现反复.今年4月21日,301医院向中共中央报告李德生病危,随即由中央通知其家人.5月8日15时20分,李德生心脏停止跳动,享年96岁.中共中央办公厅一年前已为李德生拟出生平

5月14日,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为李德生举行遗体告别仪式,胡锦涛等中共中央政治局九常委悉数到场送别。

李德生戎马一生,“文革”后期被毛泽东委以重任,官至中共中央副主席,又转任几大军区,颇多生前故旧。遗体告别那天,因前往八宝山送别者太多,现场一度有些混乱。

此前,李德生因脑血栓在北京301医院卧病11年,形同植物人。

期间,病情多次出现反复。今年4月21日,301医院向中共中央报告李德生病危,随即由中央通知其家人。5月8日15时20分,李德生心脏停止跳动,享年96岁。

中共中央办公厅一年前已为李德生拟出生平草稿,交于李家征求意见。

李家对草稿意见很大。李德生二儿子李南征执笔向中共中央办公厅写了修改建议的书信。在李家的坚持下,生平涉及主要评价的首段添了三个字“军事家”,修改了两个字,把“我党我军杰出的领导人”中的“杰出”一词改为更高规格的“卓越”一词。

遗像选择亦有波折。

先由新华社挑选了数张,均被李家一一否定。最后,李德生的女儿李雅雅、李晓沪和李优优选定了一张摄于1973年的军装照。1973年的李德生,身兼数个高层要职,正处于人生的顶峰时段。

“913”之夜,坐镇空军指挥室

5月18日,《凤凰周刊》记者在北京饭店约见了李南征。李南征臂戴黑纱,面容略显憔悴。连日来,李家子女都在忙着分头答谢来京送别父亲的家乡代表和生前友好。

李德生人生经历中,参与处理“林彪集团”案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李南征机缘巧合,当时因公干赴京在家小住了几日,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之一。

1971年8月,毛泽东乘专列南巡各省,沿途在与各地方大员会面时表示:“庐山的事还没有完,路线斗争为首的,改也难”、“这次庐山会议是两个司令部的斗争”,这无疑是在暗示,一年前的庐山会议,并不止是一个陈伯达被扫地出门,伟大领袖最终会与接班人林彪摊牌。

9月12日,毛泽东秘密提前回京,行进至天津一带时,命令时任北京军区司令员的李德生在北京丰台候命。

这天是星期日,一大早,李德生家里来了十多位拜访的客人,挤满了客厅,但李德生并不在家。当时李德生身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国务院业务组、中央军委办事组、北京军区司令员等数个职务,经常要彻夜工作。9月12日这天大约早上7点钟才回到家,也没跟客人见面,径自去卧室睡下了。

上午11时许,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张耀祠电话传达毛泽东命令,要求李德生赶到北京丰台区南信号车站。

夫人曹云莲接到电话后,叫起熟睡的李德生。李德生匆忙给来客道了声“对不起”,就赶赴丰台。

李德生赶到南信号车站,才知道北京军区第二政委纪登奎、北京革委会主任吴德、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吴忠也接到了命令。

中午13时10分,毛泽东专列抵达。四人登上专列,毛泽东向其询问北京情况确认是否安全,接着大谈一个小时的党内斗争,之后离站回京。

李德生随后马不停蹄赶赴西山北京军区机关所在地,按照毛泽东的部署,调集38军所属一个师布阵北京南,以备不时之需。

又赶赴人民大会堂,参加早已确定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由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主持。过了晚上11时,会议中断,周恩来把李德生叫到一旁小厅,严肃告知,林彪要乘坐一架空军256号三叉戟飞机逃跑,让他立即到空军指挥室坐镇,并随时向中央汇报。

李德生乘坐红旗轿车,从人民大会堂沿长安街向西飞奔至空军司令部,用时10分钟,然后直接坐电梯上三楼司令部指挥室,此时已是13日零时过后。

此时,林彪乘坐的256三叉戟已经从山海关机场强行起飞。指挥室标图版上,一条向北的线,过了承德,到了内蒙古上空。李德生不断用电话将飞机的高度、位置、方向报告周恩来。飞机将出国境时,李德生最后请示,要不要打下来?毛泽东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让他去吧。

1时55分,256三叉戟飞出国境,飞行高度下降到2500米。2时30分,各条线路同时报告,飞行目标消失。这意味着中国没有对256三叉戟采取任何军事措施。但是,蒙古或者苏联驻蒙古的军队有没有采取军事措施,至今成谜。

13日凌晨4时许,周恩来接到蒙古发来的有中国飞机过境坠机消息,遂向李德生求证是否是林彪所坐256三叉戟,指挥所里一阵忙碌,根据技术参数核对,必是256三叉戟。李德生立即报告周恩来,周再报毛泽东,之后等来回复—毛泽东听到这个消息,“很高兴”。

17日,李南征离京时,李德生已经五天没有回家了。这段时间,李德生掌控空军司令部,抓捕并审查林彪党羽,收缴整理林彪集团各种证据,不遗余力。

军区司令员对调,“你是陪绑的”

九一三事件后,中共九大选出的21位政治局委员已有7人成了“反党集团”重要成员,不得以召开党的代表大会,改选中央领导机构。1973年8月22日,中央政治局再次讨论十大组织人事,谈及副主席人选,毛泽东特别点将李德生。

中共十大政治局常委组成人员是:毛泽东、王洪文、叶剑英、朱德、李德生、张春桥、周恩来、康生、董必武。

8月24日晚,中共十大召开。李德生作为主席团副主席,坐在主席台前排。这个位置是李德生的人生顶峰,这年他57岁。

虽然跻身最高权力层,但当时的政治气候云谲波诡,李德生犹如悬空行走,实难久持。很快,他就遇到一个难题:在中央政治局内开展对周恩来的批判。

林彪集团覆灭后,周恩来立即借机批判极左思潮,这引起毛泽东的警觉。周恩来具体操办的中美关系正常化为他赢得了空前的国际声誉,而在国内,他正在遭受来自党内最强烈的批评。

1973年11月,毛泽东在政治局会议上批评周恩来对美软弱,随后接连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江青、张春桥、王洪文、姚文元(他们后来被称为“四人帮”)责难周恩来“丧权辱国”、“投降主义”。已经作为周恩来副手在中央工作三年多的李德生在会上如坐针毡。

李德生任“一把手”的解放军总政治部也因为“批周”的标准和程度不够,受江青的一再责难。李德生正在滑入当时不被毛泽东信任的阵营,而这极其危险。

“913”事件后的毛泽东益加多疑。林彪出事之前,毛泽东令李德生任北京军区司令员,即是对掌控军权的林彪有所掣肘,他曾得意地说,这是“打石头、掺沙子、挖墙脚”。

不能紧跟“批周”形势的李德生正在失去领袖的信任。毛泽东随即展开一场空前的军区司令大调换。十个军区中的八个大军区司令对调,其中北京军区司令员李德生与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对调。

1973年12月12日,在说服接受调换八个大军区司令方案的会议上,毛泽东提议与会者合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边唱,毛泽东一边解释说,步调要一致,不一致就不行呢。

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对李德生说,你是陪绑的。多年以后,李家子女和李德生生前故旧坚持认为,李德生才是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的主要对象,其他司令们才是陪绑的。卫戍京畿的军队长官很难允许是一个不能与领袖保持高度一致的人。

三天后,中央政治局再次开会。毛泽东说,“德生同志走了,还兼不兼总政治部,我说,不要兼了吧。”

从这时起,李德生的众多职务一个个解除。连他的夫人曹云莲都发现苗头不对,私下关切地问,怎么闲下来了,情况不对。

1973年12月26日,李德生仅带了秘书和警卫参谋两位工作人员,由北京军区政委纪登奎陪同,和陈锡联、沈阳军区政委曾绍山一道乘飞机前往沈阳,远离北京的纷争。这天,恰逢毛泽东80岁生日。

毛泽东在调换八大军区司令员的同时,再次请邓小平复出,一年之后,邓小平出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军委副主席、第一副总理兼总参谋长,不过很快又被去除一切职务。

1974年8月26日至9月10日,各大军区负责人到京开会。会议把大军区司令员分成几个小组,分别“批评帮助”。李德生是“重点中的重点”。王洪文在会上说:“对于批林批孔中,各地揭发的问题,主席说,‘除若干同志外,有少数同志或多或少有些问题’,这个‘或多’就是指李德生!”

半月时间内,李德生不断被攻击,不断在小组会作检讨。李德生前思后想,深觉斗争复杂,决定给毛泽东写报告,辞去政治局委员、常委、副主席职务。

毛泽东随后在李德生的辞职信上批示:有错改了就好,同意辞去党的副主席、政治局常委,保留政治局委员。

9月12日,李德生回到沈阳。从1973年8月24日算起,他在中共中央副主席任上共一年零二十天。

为人沉默寡言,晚年热心公益

毛泽东去世,“四人帮”覆灭,“文化大革命”结束。李德生1985年6月从沈阳回到北京,出任国防大学政委、党委书记,已属退居二线行列。三个月后入中顾委常委。1988年,他被授上将军衔。

第二年,李德生大病一场,突发脑血栓,生命垂危,幸而北京301医院有一批特制“蛇毒”药品,冒险服用后,把他从死神那里拽了回来,不过留下了后遗症。

1989年12月29日,担任中央军委主席不久的江泽民亲临国防大学,在会议室,右手边坐着刘华清,左手边坐着李德生。江泽民侃侃而谈,李德生少言多听。

1990年,李德生在国防大学政委任上离休。李德生的组织关系留在国防大学,离休后的政治待遇亦按最后职位论算。

离休后的李德生没有闲下来,仍然相当活跃。1995年,他与耿彪、王光英、雷洁琼、程思远、迟浩田等老干部一同发起创建了“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倾力青少年爱国教育。

李德生热心于公益事业,出席全国各地各种青少年爱国教育活动,又热情操办老干部、老战士的书画比赛,参加战争纪念座谈等。

1997年,解放军出版社打算出李德生的回忆录,组织了写作班子。李德生拗不过,不过依然少言寡语,需要不断追问。子女们也在此时才对父亲过往经历有了深入了解。

李德生出身河南省新县陈店乡李家洼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随红四方面军参加长征,后来在刘邓麾下征战多年,踏着军功步步上位。他生平最为壮烈的一战,当属抗美援朝战场上著名的“上甘岭战役”。此役前后历时43天,前半段主力是秦基伟的十五军。后半段,李德生率十二军上阵,进行大小战斗421次,歼敌1.9万余人,构筑坑道工事,击退美军数百次猛烈进攻,赢得最后胜利。

不过,十二军的功绩被十五军的辉煌所掩盖,鲜有人提及,李德生事后常对部下说,“不要争功”。在后来出版的《李德生回忆录》中,血战上甘岭及其后处置“913”事件的功绩评价,皆从略。

李德生晚年写过一首诗,似乎是对自己戎马半生、风雨岁月的总结:“阅遍沧桑话长短,红肥绿瘦难相安,愿得人间多伯乐,同心征战苦亦甜。”

2000年,李德生不幸再次复发脑血栓。当时他正在西安,紧急抢救后不见转机,又立即专机转到北京301医院,这次没有奇迹,虽保住了性命,但已瘫痪在床。

自此,医院采取特别医护措施,不允许外人探视,家属也少被允许前往,以防加重病情。偶有中央领导前往慰问,也只能隔窗远望。

在李德生病房的高处,放着中国女排的签字排球,意在用中国女排的拼搏精神鼓励他,期许再生康复奇迹。

李德生夫人曹云莲于2007年去世。两人结合于战争年代,生育二子四女,相濡以沫几十年。

六个儿女皆事业有成,四个女儿中三个是学医的,小女儿学法语出身,“文革”之后以优异成绩考取了第一批公费留学生,后留在美国工作。小女儿在美国将要生孩子的时候,打电话问家里,孩子是在美国生还是回国生,因为在美国生,就意味着孩子自动有了美国国籍。李德生答复女儿:“回到北京来,让孩子抱紧我们的祖国。”

二儿子李南征沿袭家庭从军传统,被授少将军衔。他对《凤凰周刊》记者回忆说:“父亲属于慈父,印象中小时候挨过母亲不少打,不过挨父亲打只有一次。他最容易留给人的印象是‘沉默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