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源检测方法可行么? 告诉你八成不靠谱的原因
过敏是一种常见现象,据说我国有两亿多人患过敏性疾病,这些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
患过敏性疾病,这些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急性荨麻疹、湿疹、接触性皮炎、食物或药物过敏、过敏性休克等,其中过敏性休克是最致命的。人们看病总喜欢找病因,过敏患者也想查出对哪些物质过敏。导致过敏的物质,医学上叫过敏原。过敏患者做过敏原检测的很多,有人还接二连三地检测。
可是,记者在不少大医院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面对患者递上的过敏原检测单,很多专家都是瞟一眼就放在一旁,不少专家甚至直言:“我不看这个,没多大参考价值。”这是为什么呢?
检测过敏原的主要方法是点刺试验和抽血检查。点刺试验是将一定浓度的过敏原试剂滴在患者前臂,然后用特殊的点刺针轻刺液体浸润的皮肤,但不能刺出血,使过敏原试剂直接与皮肤内的细胞接触而引发反应,出现风团和红晕即为过敏。抽血检查就是通过抽血查患者体内的特异性抗体来寻找过敏原。其道理在于,如果人体对某一种抗原过敏,身体会产生一种仅针对这种物质的抗体,因此最准确。
院内制剂的质量很不稳定,有时候两个批次之间就有所不同,结果有时候过敏原试剂的浓度高一点,患者就属于高度过敏(3个+号),有时候试剂浓度低一点,患者就变成了阴性,也就是不过敏了。由于制剂非法,综合治疗室都是偷偷摸摸地做检查,上级一来检查,门口的牌子就摘了,检查过去了,就又挂牌开张。
抽血查过敏原情况稍好一些,但也暗藏猫腻。目前国内抽血查过敏原的机器和配套试剂不下10种,其中既有国际专业领域认可的金标准——瑞典的CAP系统,也有结果不太准确的“纸片法”。后者就是把血滴到测试纸片上,这只是一种粗略的定性方法,准确性差。由于机器系统不同,各家的结果不具有可比性。病人在一家医院查完,到另一家医院往往不认,要重新查一遍,给病人造成很大困扰。
针对医生不看过敏原检测单的现象,专家直言:“一名患者出现过敏,往往与多种过敏因素有关。比如一个人患了过敏性哮喘,过敏原可能包括花粉、尘螨、灰尘、花生甚至冷空气,过敏原检测只能查出其中的两三个。医生根据检测单作出的判断是不完整的,我的医嘱可以建议你避免接触花粉、尘螨、灰尘,不吃花生,但到了冬季怎么避免接触冷空气?”而目前过敏性哮喘的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缓解症状,让呼吸道“放松”,具体你是哪种过敏原引起的,并不重要。
据了解,虽然脱敏治疗是目前公认的唯一能根治过敏性疾病的方法,但是,即便用进口的标准化疫苗,也难以让所有的过敏患者都能得到治愈。对于某一个患者来说,或许能够根治过敏,但对所有的过敏患者来说依然作用有限,原因有三:一、绝大多数患者查不出确切的过敏原,另外,有些过敏原即便能查出来,技术上也无法实现脱敏,比如对油漆、敌敌畏过敏。二、过敏性疾病往往病因复杂,以哮喘为例,如果是单纯过敏原因引起的,脱敏疗法的确能治疗,但很多哮喘属于混合型,脱敏疗法只能去除部分过敏原,患者一旦接触其他过敏原,照样会发病。三、脱敏治疗疗程较长,疗程为1~3年,每周打一次针,很多患者无法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