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后浑身肌肉疼是怎么回事 你必须知道的生理小常识

2018-09-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肌肉疼痛的原理:肌肉在强烈运动.外伤.炎症或持续收缩时出现痛感.有人证明电刺激小直径的传入纤维时产生深部肌肉痛.分布在肌纤维之间的结缔组织.血管壁和肌腱中的游离

肌肉疼痛的原理:肌肉在强烈运动、外伤、炎症或持续收缩时出现痛感。有人证明电刺激小直径的传入纤维时产生深部肌肉痛。分布在肌纤维之间的结缔组织、血管壁和肌腱中的游离神经末梢,被认为是肌肉传入神经的伤害感受器,而且支配血管的交感神经也能传导疼痛。据分析,来自肌肉的传导速度为2.5~20米/秒的III类纤维和传导速度小于1米/秒的IV类纤维中,约40%与伤害感受有关,20%与心肺功能的调节有关,30%与深部触压觉有关,其余10%与体温调节有关,这也部分解释了为什么肌肉的病变会影响心肺功能和产生多种症状。第III、IV类肌肉传入纤维可对某些内源性产物,如缓激肽、5-HT、组胺、钾离子产生强烈反应,那些都是已知的致痛物质,而来自肌梭和肌腱的传入纤维则无此反应,它们的功能是控制肌肉的长度。

所以插一句题外话,有种疗法是治疗肌肉的起止点,很多四肢肌肉的起止点均为长长的肌腱,那并不是传导疼痛或对疼痛有敏感反应的关键部位,我们的目的是了解软组织,主要成分是肌肉,其慢性损伤是怎么造成的这个根本问题,或者说,宣老所说的肌肉中的无菌性炎症是怎么形成和发展进而引发诸多症状的,而仅研究肌肉的起止点或把它当成重点、关键部位是本末倒置的。言归正传,对缓激肽等有反应的纤维同时对高强度的机械刺激有反应。另外,肌肉伤害感受器可因肌肉中出现儿茶酚胺类物质和因低氧、组织伤害所致的生物化学环境的改变而变得敏感化,这可用来解释肌肉外伤和过度活动后出现的局部剧烈的触摸痛,也是所谓“扳机点”的形成原因。

应怎样防止?

1、锻炼安排要合理。经过一段时间锻炼后,原先出现的肌肉酸痛症的运动量,就较少出现症状了。并且表现有特异性。例如下坡运动锻炼一段时间后能减轻下坡锻炼带来的肌肉酸痛症。

2、局部温热和涂擦药物。锻炼后用温热水泡洗可减轻肌肉酸痛。局部涂擦油剂、糊剂或按摩擦剂也可减轻疼痛。

3、牵伸肌肉的运动可减轻酸疼。牵伸肌肉可加速肌肉的放松和拮抗肌的缓解,有助于紧张肌肉的恢复。这种肌肉牵伸练习也为预防锻炼时的拉伤打下基础。

4、做好锻炼时的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准备活动做得充分和整理运动做得合理有助于防止或减轻肌肉酸痛。

常见运动健身的误区:(1)我每天做100个仰卧起坐,100个侧弯腰,已经练很长时间了,为什么腹部多余的脂肪没有被去掉呢? 要想在某个特定部位减肥非常困难,艾德尔菲大学人体机能实验室的研究表明,单纯的仰卧起坐对调节腹部肌肉有用,但不能非常有效地使脂肪\"消失\"。减肥的关键在于每天消耗的热量大于你从食物摄取的热量。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肌肉不会变成脂肪,脂肪也不会变成肌肉,所以肌肉的强健不会导致脂肪的增加。很多运动员退役后容易发胖,这是因为他们停止锻炼后,热量消耗减少,而他们的食量如故,所以脂肪增加,身体发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