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肿瘤学邵志敏 精准医学时代的乳腺肿瘤学
目录 第一部分 循证时代的乳腺癌临床和转化研究概述 第一章 乳腺癌的诊断 第一节 乳腺癌病因学与流行病学 一、乳腺癌病因学与危险因素 二、乳腺癌流行状况 第二节 乳腺癌筛查与影像诊断 一、为什么要早期诊断乳腺癌 二、怎样早期诊断乳腺癌 三、筛查方法的选择 四、乳腺X线摄片的特点 五、乳腺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可以作为筛查工具吗 六、乳腺MRI检查适应证 七、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第三节 乳腺微创和活检技术 一、空芯针穿刺活检 二、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旋切活检 三、X线影像引导下真空辅助旋切活检 四、MRI引导下真空辅助旋切活检 第四节 乳腺肿瘤病理学 一、传统组织病理学仍是乳腺病理诊断的基本 二、关于乳腺癌的分子分型 三、精准分子检测与乳腺病理 四、总结 第二章 乳腺癌的局部区域治疗 第一节 乳房解剖学与手术的关系 一、乳腺的外部形态与组织结构 二、乳腺动静脉分布 三、乳腺的淋巴引流 四、乳腺的神经和肌肉解剖 第二节 乳房的外科处理共识 一、乳腺癌根治手术 二、乳腺癌的保乳治疗 第三节 腋窝的外科处理共识 一、乳腺癌局部区域处理模式转变 二、腋淋巴结清扫术 三、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第四节 乳腺癌放疗共识 一、导管原位癌保乳术后放疗的共识 二、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的共识 三、部分乳腺放疗的共识和争议 四、乳腺癌根治术后辅助放疗共识 第三章 乳腺癌的全身系统治疗 第一节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共识和争议 一、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 二、乳腺癌的新辅助靶向治疗 三、乳腺癌的新辅助内分泌治疗 第二节 乳腺癌化疗共识 一、早期乳腺癌的化疗共识 二、进展期乳腺癌的化疗共识 第三节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共识 一、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的内分泌治疗共识 二、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的内分泌治疗共识 三、转移性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内分泌治疗共识 第四节 乳腺癌抗HER-2靶向治疗共识 一、抗HER-2靶向药物在乳腺癌新辅助辅助治疗中的应用 二、抗HER-2靶向药物在转移性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三、目前临床实践选择 第二部分 精准医学时代的乳腺癌诊断与治疗 第四章 乳腺癌个体化精准预防和诊断 第一节 乳腺癌的风险评估 一、遗传性乳腺癌综合征 二、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 第二节 乳腺癌化学预防与外科预防 一、预防性卵巢切除术 二、预防性乳腺切除术 三、化学预防 第三节 个体化乳腺肿瘤影像学 一、乳腺X线检查 二、乳腺X线新技术 三、乳腺MRI检查 第五章 乳腺肿瘤的分子分型 第一节 分子分型的共识和进展 一、乳腺癌分子分型的提出及发展 二、乳腺癌分子分型的临床病理特征 第二节 乳腺癌分子分型的临床意义 一、HR阳性HER-2阴性型乳腺癌的临床提示 二、HER-2过表达型的临床提示 三、三阴性型的临床提示 第三节 乳腺癌后分子分型时代 一、背景 二、后分子分型的概念 三、基因组 四、转录组 五、蛋白组 六、多平台分型 七、导管内原位癌(DCIS)的表达谱分型 第六章 乳腺癌局部区域治疗 第一节 乳腺导管原位癌的治疗进展和共识 一、导管原位癌(DCIS)概述 二、DCIS的治疗 三、DCIS的预后因子和预测模型 第二节 保乳治疗进展 一、保乳治疗是标准的治疗策略 二、当前时期保乳治疗的趋势 三、保乳治疗的指征 四、保乳术后辅助治疗 五、保乳治疗几个关键的问题 六、新辅助治疗后的保乳 七、保乳治疗后的随访 八、我国保乳治疗的现状 第三节 乳腺肿瘤整复外科 第四节 乳腺重建的个体化优化策略 一、乳房重建的临床意义 二、乳房重建手术技术的发展与沿革 三、乳房重建时机的个体化决策 四、乳房重建技术方法及其个体化决策 五、乳房重建与辅助治疗的关系及其个体化决策 六、总结 第五节 前哨淋巴结活检研究进展和临床实施 一、前哨淋巴结(SLN)示踪剂 二、SLNB阴性的腋窝处理 三、SLN微转移的腋窝处理 四、SLNB低肿瘤转移负荷的腋窝处理 五、SLNB在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 六、内乳前哨淋巴结(IMLN)活检 七、导管内癌的前哨淋巴结活检 八、前哨淋巴结的术中诊断技术 第六节 个体化的放疗策略与优化 一、保乳术后局部管理 二、区域淋巴照射 第七节 乳腺原发病灶的姑息外科处理 一、转移性乳腺癌局部治疗的理论依据及优缺点 二、主要的回顾性研究 三、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四、乳腺原发病灶姑息外科处理的相关问题 五、总结 第七章 新辅助和辅助全身治疗 第一节 经典治疗方式的再认识 一、经典CMF化疗方案 二、卡培他滨用于新辅助化疗后非pCR患者的辅助治疗 三、卡铂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中的应用 四、辅助化疗不推荐同时使用蒽环联合紫杉化疗方案 五、辅助治疗采用剂量密集化疗方案疗效更佳 第二节 新辅助治疗的重要研究进展 一、新辅助治疗的适应证 二、新辅助治疗的模式 三、新辅助治疗的个体化 四、新辅助治疗后的外科问题 五、新辅助治疗的疗效评估 六、疗效预测和预后判断 第三节 辅助化疗方案的个体化策略 一、乳腺癌的分型 二、辅助化疗发展 三、基于分型亚型化疗策略的制定 第四节 Luminal型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个体化策略 一、绝经前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 二、绝经后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 三、长程治疗的获益及选择 第五节 Luminal型乳腺癌延长内分泌治疗的实施 一、延长内分泌治疗的必要性 二、延长内分泌治疗的策略 三、延长内分泌治疗的实施 第六节 HER-2阳性乳腺癌辅助抗HER-2靶向治疗进展 一、HER-2基因预后及预测价值 二、抗HER-2靶向治疗在早期乳腺癌辅助治疗中的研究 三、对于肿瘤较小的早期乳腺癌是否给予抗HER-2治疗 四、曲妥珠单抗的给药方式 五、其他抗HER-2靶向治疗药物在早期乳腺癌辅助治疗中的研究 六、抗HER-2靶向治疗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 第七节 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困惑和探索 一、早期三阴性乳腺癌的特征 二、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困惑和探索 三、三阴性乳腺癌辅助治疗的困惑和探索 四、肿瘤浸润淋巴细胞预测三阴性乳腺癌的新辅助和辅助治疗疗效 五、总结 第八章 进展期乳腺癌的精准全身治疗策略 第一节 内分泌治疗的选择和逆转耐药 一、内分泌治疗基本原则 二、内分泌药物选择 三、内分泌逆转耐药 第二节 抗HER-2靶向治疗的多重策略 一、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 二、下游信号通路抑制 三、其他作用机制的药物 第三节 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治疗思路 一、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异质性 二、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一线治疗选择 三、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维持治疗选择 四、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其他治疗选择 五、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未来 六、总结 第四节 PI3KAKTmTOR通路靶向治疗 一、PI3K/Akt/mTOR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在细胞调控中的作用 二、PIK3CA突变与抗肿瘤治疗 三、mTOR抑制剂治疗 四、PIK3CA/AKT抑制剂 第五节 免疫治疗及其他分子靶向治疗进展 一、乳腺癌免疫治疗 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EGFR)抗血管生成信号通路抑制剂 三、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 四、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抑制剂 五、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CDK4/6)抑制剂 六、Src抑制剂和组蛋白脱乙酰酶类(HDAC)抑制剂 第三部分 乳腺癌精准治疗预测和预后体系 第九章 乳腺癌分子调控网络 第一节 乳腺癌发生机制和分子调控 一、遗传因素与乳腺癌 二、内源性雌激素与乳腺癌 三、外源性雌激素与乳腺癌 四、细胞因子与乳腺癌 五、p53信号通路与乳腺癌 六、PI3K信号通路与乳腺癌 七、乳腺良性疾病和乳腺原位癌与乳腺癌 八、乙醇摄入与乳腺癌 九、体重和运动与乳腺癌 十、其他未经证实或结果不一致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乳腺癌转移机制调控网络 一、乳腺癌(干)细胞 二、基质细胞 三、乳腺癌细胞及基质细胞分泌的活性介质 四、细胞外基质 五、脉管系统 六、结论和展望 第三节 乳腺癌免疫和肿瘤微环境 一、肿瘤微环境特点 二、肿瘤微环境组成 三、肿瘤微环境中的生物效应分子 四、肿瘤微环境与乳腺癌转移 五、肿瘤微环境与肿瘤治疗 第四节 乳腺癌重大基础研究盘点 一、超级增强子 二、CDK4/6抑制剂与药物抗性 三、外泌体 四、中性粒细胞 五、循环肿瘤细胞团 六、长链非编码RNA 七、乏氧 八、代谢 九、其他重要的候选靶点 第十章 乳腺癌预后标记物 第一节 经典预后标记体系 一、肿瘤大小 二、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 三、组织病理学类型 四、组织学分级 五、脉管浸润 六、ERPR 七、HER-2 八、Ki-67 九、展望 第二节 乳腺癌预后的新分子标记 一、分子分型 二、IHC4评分 三、21-基因复发评分(RS)(Oncotype DX) 四、MammaPrint 五、Genomic Grade Index 六、乳腺癌指数 七、Proisgna(PAM50) 八、EndoPredict评分 九、BRCA1/2基因 十、CTCs 十一、TILs 十二、展望 第十一章 乳腺癌治疗预测体系 第一节 概述 一、预测指标 二、疗效预测体系:新辅助治疗的经验 三、分子分型系统与疗效预测 四、基因预测体系 五、展望 第二节 化疗敏感性的预测 一、Ki-67 二、17号染色体的基因异常与蒽环类药物的敏感性 三、Oncotype DX 四、MammaPrint 五、转录组学预测化疗敏感性 六、蛋白组学预测药物敏感性 七、循环肿瘤标记物 八、肿瘤细胞药敏试验 第三节 内分泌治疗敏感性的预测 一、ER与PR 二、HER-2表达 三、细胞色素酶P450(CYP450)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四、肿瘤细胞增殖指数(Ki-67) 第四节 抗HER-2治疗疗效之预测体系 一、介导抗HER-2治疗耐药的通路 二、免疫环境与抗HER-2治疗 三、基因相关检测手段与抗HER-2治疗疗效的探索 四、新辅助治疗在预测抗HER-2治疗疗效中的运用 五、其他抗HER-2治疗方式(曲妥珠单抗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