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多瓦张青山 葡萄酒与“中国村” :你不知道的摩尔多瓦
提起摩尔多瓦这个名字,许多人一定会感到陌生。短短四个字,代表的是一个城市,还是一个国家?是一个组织,还是一片区域?这个地方位于哪里,又有什么新奇之处?为何许多人对这里流连忘返?下面,作者将为你一一解答这些“为什么”,帮你了解这个美丽神奇的国度。
摩尔多瓦共和国位于东欧地区,是个夹在乌克兰西南部和罗马尼亚东北部之间的内陆国家,面积3万3846平方公里,人口约360万,首都基希讷乌市。国名摩尔多瓦一说来源于molid,意为松树,另一说来源于斯拉夫语mol,是黑色土地的意思,因为当地和乌克兰、俄罗斯南部共同位于世界著名的黑土带上。
摩尔多瓦风景秀丽,环境恬谧,城市建筑错落有致,百姓生活舒适安逸。在这里,你能找到最朴实的居民、最真诚的伙伴。作为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之一,摩尔多瓦保留着大量苏联时期的印记,如火车站停靠着的绿皮列车,公寓楼里随处可见的苏联式电梯。想感受“苏联风”的游客,摩尔多瓦是你旅游的不错选择。
摩尔多瓦人能歌善舞,可以说“舞蹈是摩尔多瓦人的灵魂”。每逢重大节日,男女老少都要穿上民族服装,上街跳舞唱歌欢庆。几个世纪以来,摩尔多瓦民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
成年男子穿白长衫和白裤子,外套呢制西装背心,入冬穿皮或毛坎肩,着短羊皮袄,头戴小羊皮帽,脚蹬自制皮靴,腰间束红、绿或兰色宽腰带。妇女则头扎大方巾,上身穿白底彩绣衫衣,外套过膝宽下摆裙,裙外扎毛料或亚麻布围裙。独特的服饰和欢快的歌舞构成了摩尔多瓦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值得你前去亲眼目睹,亲身感受。
在摩尔多瓦,你最不能错过的,要属当地生产的葡萄酒。大家知道格鲁吉亚的红酒享誉世界,其实“葡萄酒王国”摩尔多瓦的红酒毫不逊色。摩尔多瓦适宜的气候、山峦斜坡、充足的阳光以及绝妙的土壤,使得这里的葡萄酒品质卓越,不同凡响。
沙俄统治时期,贵族们一时一刻也离不开摩尔多瓦红酒的陪伴。不仅俄罗斯沙皇,英国乔治五世国王和维多利亚女王也对摩尔多瓦的红酒情有独钟。受他们的影响,一时间品尝摩尔多瓦的红葡萄酒,在欧洲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看到这里,追求生活品质的你,是否已经动心,迫不及待地想品尝一下这人间的琼浆玉露呢?去摩尔多瓦旅游吧,当地的超市里,各种品位、不同年份的葡萄酒随时恭候你的大驾。
说完摩尔多瓦的内部特色,让我们来谈谈它的对外交往。地处东欧的摩尔多瓦近年来和欧盟关系不断提升,双方在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框架下开展了一系列合作。今年6月,摩尔多瓦与欧盟签署了“联系国协议”,摩公民获准免签证进入欧盟。
受此利好,预计今后摩尔多瓦对欧盟的出口将大幅增长。同时,作为独联体成员国,摩尔多瓦还享受着独联体自贸区的便利。所以,作者建议,除有意前往欧洲和独联体地区旅游的人士值得将摩尔多瓦作为精彩一站之外,国内的商务人士也可将摩尔多瓦作为辐射欧洲和独联体市场的投资兴业选择。
再来说说中摩关系。摩尔多瓦独立后,中摩两国于1992年1月30日建立了外交关系。二十多年来,两国友好合作关系不断推进,政治互信日益加深,务实合作逐步扩大。
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双方也保持了良好合作。虽然自身并不富裕,但在中国人民遭遇自然灾害时,摩尔多瓦人民感同身受,多次伸出援手。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后,摩尔多瓦向中方提供了10万美元的人道主义援助。
2010年,摩尔多瓦又为中国的青海玉树地震灾区和南方水灾灾区捐款5万美元。这种感人至深的友好情谊值得我们倍加珍惜。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人文领域,中摩两国的合作也进展顺利。中方多次派团参加摩尔多瓦举办的文化艺术节等大型展演活动,中国的西北师范大学与摩尔多瓦自由国际大学合作开办了孔子学院。为了满足当地人学习汉语的热情,这所孔子学院还在摩尔多瓦的首都基希讷乌市设立了两个教学点。
鲜为人知的是,摩尔多瓦还有一个“中国村”。这个村庄位于基希讷乌市以北46公里处的奥尔海域附近,这里曾经生活着一位中国人,名叫张青山。1901年,张青山在中国为两名俄罗斯人带路,后来被其中的一位带出国境,带到摩尔多瓦,从此在摩尔多瓦定居。
张青山娶了一位摩尔多瓦姑娘为妻,生了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家庭生活幸福美满。如今,他的后裔已经繁衍至第五代。此事在当地被传为佳话,这个“中国村”作为中摩友好的象征,也为两国人民继续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树立了榜样。
说了这么多,希望能对你了解摩尔多瓦有所帮助。摩尔多瓦还有许多的“未知”和“神奇”,就如同当地出产的美妙红酒一般,等着你去慢慢感受,细细品味。还在犹豫什么,快跟我一起,去深度体会摩尔多瓦吧!(吴天宇 国际观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