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匆匆那年》等青春题材电影:无打胎不青春
12月,大银幕以进入贺岁模式,众多备受期待的大片轮番上阵,其中张一白导演的主打青春怀旧题材的《匆匆那年》以5天过3亿之姿笑傲贺岁档。
从《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到《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到《同桌的你》再到《匆匆那年》,这两年,青春怀旧类的电影层出不穷,而且票房还一如既往的好,华语电影像是走进了一个为青春而青春为怀旧而怀旧的走火入魔般的怪圈。
看到网友在贴吧里吐槽:“致青春打胎,同桌的你打胎,匆匆那年还打胎!感觉青春就是打胎啊,没人为我打过胎我都不好意思说我年轻过了!”“我的青春伴着缺少打胎的遗憾匆匆逝去”“感觉全部可以改名字了,致打胎、同桌打胎、打胎那年”“一生一世也打胎了”“那些年我们一起打过的胎,哈哈哈哈哈....”
看这些吐槽评论时,笑过之余,更多的是对华语青春题材类型电影的担忧,这俨然陷入了一个“无打胎,不青春”的奇怪论调里。《致青春》里阮莞陪着怀了自己男友赵世永的女同学去医院打胎,《同桌的你》里周小栀独自一人去医院打掉了林一的孩子,《匆匆那年》里方茴坚持不用麻醉剂打掉了怀的那个不是陈寻的可怜孩子......总之,这些年青春题材的电影除了那些刻意拼凑的什么非典、小虎队、灌篮高手、还珠格格、大白兔奶糖等诸如此类的年代记忆点外,最多的便是女主角们的集体打胎了。看了多部同题材的电影,酸柠娱乐小编都要怀疑这些影片的编剧是不是同一个人了,呵呵,导演编剧们,还能有点新招么?
这些共同的记忆,除了在当下能引发一些我们集体的怀念和笑意以外,再无其他功能,导演大概就是这种想法吧,就靠着这样的几个为数不多的记忆噱头就把大把大把的观众骗进电影院去了,如果换作是小编,芦苇尾巴更愿意翻开自己的抽屉,拿出当年的日记本和那些年收集的《还珠格格》《美少女战士》的贴画,来缅怀青春,为什么我们的青春不能如陈奕迅《白色球鞋》里唱的那样只有白色球鞋般美好简单的记忆呢,当然不行了,谁愿意看一部波澜不惊的无聊电影呢。
认真想了想,这些无非是创作者们出于商业化的考究来主动性地迎合市场的一种拙劣的手段罢了,实在没什么新鲜感和技术性可言。大概是2011年的《那些年》成功的撩拨,再加上2013年《致青春》的火力全开,导演们,投资者们看到了商机所在;又或者是人到一定年纪,都开始发一种相同的病,一种叫做“上了年纪就开始矫情”的传染病,看这势头,大家似乎还有病得不清的趋势,目测未来的华语电影,该类电影只会有增无减,因为就目前为止,这类电影太能通杀,太会赚钱了,只要剧情不难看到一定地步就足以,不对,剧情难看也没关系,只要主要男女演员好看就成,对头,好看就成。
呵呵,原来我们的青春这样的乏味单调?当然不是。好的青春怀旧类电影可以和韩国电影《阳光姐妹淘》一样融人肺腑,没有相似的青春,却有相似的情感;可以和韩国电影《初恋那件小事》一样,让你每时每刻都领会到初恋的怦然心动,让你在追逐一个人的过程里变成更好的自己;可以和微电影《老男孩》一样为梦想追逐到老;当然也可以如《阳光灿烂的日子》一般洋溢着积极放肆….青春不一定非要带着“打胎”似的疼痛的,它可以是更多的喜怒哀乐,更多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