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光虞云新 义乌虞云新、周晓光家庭
虞云新、周晓光家庭是一个有35名家庭成员组成的独特的大家庭,是当今普遍以小家庭为单元社会形态中一道特别的风景。这个大家庭的形成,源于虞、周两姓的联姻,并伴随因联姻逐步而起的家族事业的壮大与扩展,形成以虞、周两姓为主干,多个姓氏融入、多个小家庭单元、数十名家族成员组合而成的大家族结构。
虞、周两姓的联姻始于家族事业创始人虞云新、周晓光的结合。1985年,虞云新、周晓光夫妇结束流动行商的颠沛生活,定居义乌从事饰品等小商品经营。因为为人诚信敦厚,经营创新图变,生意日渐兴隆。其间,父母、姐妹、兄弟等家人不断溶入其中,合力经营生意,规模不断扩大。至1995年,创办新光公司,后又组建新光集团。十余年刻苦耕耘,成为当地行业龙头及全国知名企业。期间,虞云新之弟虞方定与周晓光之妹周晓芳又结成婚姻,虞、周两姓亲上加亲。此外,双方弟妹渐次分别组建家庭,生育子女。至二十一世纪初,已繁衍为三十余人口的大家庭。这个由三代同堂及诸多姓氏小家庭组成的大家庭,同锅吃饭、同心创业、休戚与共,形成了一个源于传统而又区别于传统的新型家族体系。
2009年中央党校专家课题组专程来到义乌,对新光集团的发展模式和周晓光虞云新家庭形态进行专题研究,形成名为《竞和之路》的研究报告和专著,并上报中央政治局,新光和周晓光虞云新家庭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典型代表;2010年世博会,虞云新、周晓光家庭入选浙江省六个“最浙江”家庭之一,在世博会浙江馆专题展出,成为展现浙江当代家庭文明、伦理文明的典范;在2014年初央视关于“家风”的系列报道中,虞云新、周晓光家庭也作为典范家庭入选。
虞云新、周晓光家庭的良好家风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勤俭持家。虞云新、周晓光从小就懂得父母的艰辛,上学之余,努力帮助父母干活、照顾诸多弟妹。年少时的虞云新、周晓光初尝尽了生活的艰辛,也磨炼出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性格。在以后从商的日子里,支撑他们的精神动力唯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宁愿自己辛苦,也要换来家里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如今,随着创业的成功,财富的集聚,他们依然保持了勤俭的作风,不奢侈、不浪费,始终保持简朴的生活方式;
2、孝悌传家。家庭成员之间相处得十分和乐,彼此恭敬有礼,谦和孝顺。虞云新、周晓光要求家庭成员不但晚辈对长辈要“至孝”,尽可能百依百顺,体贴周到,夫妻、兄弟姐妹也都要互敬互爱,懂得容让。
3、助人为乐。在家境贫寒时,家里的老人仍然是把不多的粮食拿给别人吃,自己的孩子都经常吃不饱饭,但如果碰到上门要饭的,总会装上点吃的东西给人家。老家里有鳏寡老人,他们都会去看望,更是经常捐钱捐物给需要帮助的人。
4、吃亏是福。周晓光虞云新一家秉承“与人为善,吃亏是福”的处事理念,凡事都用积极的、正面的态度去判断去思维,宁愿自己吃亏也不要撕破脸皮,不去和人家脸红脖子粗地去争,更不必任何事情都斤斤计较地和人争个没完扯个不清,相信“退一步海阔天空”,有时候吃了亏也就吃一点亏,能让利也就让一点利。这一风格和理念,甚至成为新光集团的经营管理核心理念,使得他们终身受益。
5、知恩报恩。事业成功之后,他们却不忘追根溯源,要求家里每个人都要学会保持平和谦逊的心态,学会感恩。周晓光说:无论怎样的成就和辉煌,都不是无源之水、无因之果。所以,人要懂得敬畏,要懂得感恩,不能自以为是、忘乎所以。这样,才会得道多助,才会走得更长远。
致富之后,虞云新周晓光一家不忘回报社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为解决就业、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这些年,这个家庭捐助慈善和公益事业总额达到50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