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延光作品 《小平您好》作者贺延光北大讲演新闻摄影

2017-06-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小平您好>作者贺延光北大讲演新闻摄影新闻动态菁菁校园10月19日下午,北京大学二教301教室,贺延光站在讲台后,中等个儿,穿灰毛衣.蓝色牛仔裤.幻灯片展示着他的简历:中国青年报资深记者,著名摄影家,7次获得国内最高新闻奖,是国内新闻界惟一一位既获摄影一等奖又获文字特别奖的平面媒体记者."我做了30年新闻记者,今年刚退休,所以刚刚介绍的那些职位都已经不存在了."60岁的贺延光开场如是说.此时大屏幕已切换为他的个人电脑桌面,上面摆满了"交流课件""

《小平您好》作者贺延光北大讲演新闻摄影

新闻动态

菁菁校园

10月19日下午,北京大学二教301教室,贺延光站在讲台后,中等个儿,穿灰毛衣、蓝色牛仔裤。幻灯片展示着他的简历:中国青年报资深记者,著名摄影家,7次获得国内最高新闻奖,是国内新闻界惟一一位既获摄影一等奖又获文字特别奖的平面媒体记者。

“我做了30年新闻记者,今年刚退休,所以刚刚介绍的那些职位都已经不存在了。”60岁的贺延光开场如是说。此时大屏幕已切换为他的个人电脑桌面,上面摆满了“交流课件”“交流媒体(专业)”“网络文摘”“网络图片”等文件夹与许多照片。

“我是阴差阳错地进入新闻行业的。”贺延光说,小时候家里有相机就拿着拍合影,那时相机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奢侈品。

贺延光为同学们讲述他的摄影经历 讲座现场

文革开始时,他正念中学,表现“非常积极”,因为那时“无限信任毛主席”。可一次面对暴力批斗的无动于衷,贺延光却遭到父亲的严厉批评——做红卫兵可以,但打人万万不可。父亲的提醒让贺延光在日后的新闻职业生涯里都牢记住“不能忘乎所以”。

贺延光的第一张“新闻摄影作品”可说是在1976年天安门事件中完成的。他回忆说,25年的自己“对个人前途的担忧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切拧在一起”,拍照完全是“有感而发,情不自禁”,和其他拍照的人一样“偷偷地拍,拍完就跑,互相掩护”。不过后来还是被捕蹲了5个月监狱。

多年后回望,令他感慨的是,政治上的三令五申让职业记者“对这段历史上交了白卷”;恰恰是他们这些业余爱好者“应运而生”,填补了空白。不少当年的发烧友也在改革开放新时期走上职业记者道路,贺延光是其中一个。

“我们运气好,赶上了好时候。”贺延光说,几十年来中国的新闻观念依附于政治意识形态,自己也曾走过弯路,但所幸时间不长。80年代后,社会风气相对开放,新闻界开始反思一些“常识”问题。

1998年贺延光报道九江决口事件的7篇消息,两张照片,发表后反响巨大,其中《长江九江段4号闸决堤30米》并被评为年度中国新闻奖特别奖。殊不知此报道也曾由于揭露了九江政府的腐败而被领导扣下过,直至朱镕基总理明确下达指示,“不能向群众隐瞒灾情”。贺延光曾撰文《从违反纪律到中国新闻奖》发表感想。

“作为记者最重要的是对事实、历史、读者负责,不必管外在的环境。”贺延光建议,“新闻人要多翻旧报纸,了解历史”。忠于事实的另一方式是“隐藏自己”。牛群办完“牛眼看人”摄影展问贺延光说:“我能当摄影记者吗?”贺延光干脆地回答:“不能。你一出现,现场就破坏了!”

较之80、90年代,中国社会又发生巨大变迁。贺延光认为,照相已从中国人的奢侈享受成为日常生活一部分,镜头、影像无所不在。“汶川地震的新闻照片成千上万,能被人们记住的又有几个?”

1984年国庆游行中,当北大学生突然举起“小平您好”的横幅时,他按下快门定格瞬间,留下珍贵的影像资料。“这是我辨识度最高的作品之一,后来我想,为什么这件作品能得到认可,就是因为它激发了人们心底的情感,引起了共鸣。对于新闻摄影作品来说,表达人的情感是最重要的。”

背景材料:

贺延光,男,1951年出生,陕西汉中人,中共党员,高级记者,四月影会重要成员。1968年赴黑龙江兵团插队,1981年为北京青年报记者,1983年为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1985年至2005年任中国青年报摄影部主任,现为该报图片总监。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他先后7次在国内最高新闻奖评比中获奖,是国内新闻界惟一一位既获摄影一等奖又获文字特别奖的平面媒体记者。

“不为历史留下空白”,是贺延光从事摄影工作以来所奉行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