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若兰的头颅 永不凋谢的井冈兰——记伍若兰烈士

2017-07-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美国作家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一书中这样记述一位年轻的女子:"她在农民中无人不知,是个坚忍不拔的农民组织者."这位女性就是朱德的妻子——红四军政治部宣传队队长伍若兰.她26岁,正是青春勃发的年龄,便血洒赣州城.伍若兰,1903年3月出生在湖南省耒阳县城南金兰村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有6个兄弟姐妹,她排行第5.两个兄弟先后参加红军,18岁那年,她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这是一所革命空气十分浓厚的学校.她受革命思想的熏染,进步很快,经常创作发表文艺作品,宣传革命思想,在当地

美国作家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一书中这样记述一位年轻的女子:"她在农民中无人不知,是个坚忍不拔的农民组织者。"

这位女性就是朱德的妻子——红四军政治部宣传队队长伍若兰。她26岁,正是青春勃发的年龄,便血洒赣州城。

伍若兰,1903年3月出生在湖南省耒阳县城南金兰村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有6个兄弟姐妹,她排行第5。两个兄弟先后参加红军,18岁那年,她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这是一所革命空气十分浓厚的学校。她受革命思想的熏染,进步很快,经常创作发表文艺作品,宣传革命思想,在当地是个颇有影响的进步作家。

1926年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冬,从女师毕业,即投身于耒阳地区的农民运动。在她和同伴们的积极努力下,耒阳县各区、乡的农民协会组织起来了,农民发动起来了,伍若兰的名字也响遍了湖南,成为早期农民运动中一位坚强的革命女性。正如史沫特莱所描述的:"她讲演富有魄力、才智"。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耒阳地区处在一片腥风血雨中。伍若兰面对逆境,毫无惧色。她安抚家人说:"不要紧,最多不过杀头!"她有时手里提着篮子,扮成走亲戚的样子;有时以教书匠做掩护,把失散的党员和农会干部集合起来,重建党的小组、支部。她常深夜带领党员,把一张张革命标语、传单贴到大街上,贴到伪县衙门前,以鼓舞群众的革命斗志,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

1928年2月,朱德、陈毅率领工农革命军第一师来到耒阳,伍若兰和地下党的同志一起,组织了农军,配合攻打反动的地方民团。不久,伍若兰就调到革命军部队负责宣传工作。4月底,朱德领导的革命队伍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胜利会师,成立了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伍若兰任军宣传队队长,经常深入农村,宣传、发动群众,为建立工农武装和红色政权艰苦的工作着。

宁冈新城的南塘村,土豪劣绅较多,封建势力根深蒂固,分田运动没有搞起来。5月的一天,伍若兰带着4名宣传员来到这个村。他们分头深入到贫困农民中间,挑水劈柴,洗衣做饭,教识字,教唱歌,和农民打成一片,很快就取得了农民的信任。

经过深入调查访问,她和队友们了解到这儿过去也轰轰烈烈地开展过打土豪分田地运动,但后来红军去了湖南,土豪劣绅卷土重来,反攻倒算,群众吃了不少苦。现在土豪劣绅表面老实,背地里依然恐吓威胁群众。

伍若兰一面通过办夜校培养农民骨干,一面公开揭露土豪劣绅的反革命行为,争取中间群众。她还针对有些农民怕红军站不长久的思想顾虑,反复细致地进行解释,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群众终于发动起来了,成立了暴动队、赤卫队,重建了苏维埃和农会、妇女会、儿童团,同反攻倒算的土豪劣绅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分田运动搞得热火朝天。她的工作受到了湘赣边区工农兵政府的表扬。

要适应极其恶劣的战争环境,对于一个长期居住在城市读书的女性来说,是十分不易的。但是,伍若兰却能坦然地克服艰难困苦,史沫特莱描写她说,"‘大脚’,体格非常健壮,头发挽在后面,黑黑的皮肤……"这正是战争为她锻造出的坚强外表。

那时,军部考虑到伍若兰的工作需要,配发给一匹马,可她经常让给体弱的女战士或伤病员用,和红军战士们一样行军、打仗。平时,她给指战员讲课,和战士促膝交谈,组织文娱活动。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她不顾个人的安危,向敌阵地喊话,宣传红军政策,开展政治攻势。为了适应战斗需要,伍若兰每日清晨苦练射击、刺杀、投弹。她能左右开弓,准确射击。

1928年6月,湘赣两省敌人对井冈山发起了第一次"围剿"。这是一支号称"江西最狠的队伍"——杨池生第九师二十六团。毛泽东、朱德决定避强打弱,研究部署了七溪岭战斗。22日,伍若兰带领宣传队,随朱德、陈毅率领部队占领了笠月亭等处制高点。

敌人像一群疯狗,一再地向山上扑来,都被红军打退。但是,敌人仗着人多武器好,在七八挺机枪的掩护下,又疯狂地往上拥来,并占领了笠月亭下面的风车口,直接威胁着红军指挥所。

朱德跃出战壕,端出机枪,向敌群猛射。伍若兰看到朱军长暴露在敌人面前,她手持双枪,奋不顾身冲向敌人,子弹和手榴弹一下子把敌人撂倒一片。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射击,敌人惊呆了,纷纷溃退。战后,指挥员们无不称赞伍若兰是"身手不凡的双枪女将"。

几个月前,也就是1928年2月16日,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一举攻下了耒阳城。有一天,在地下党县委书记邓宗海的陪同下,朱德等人来到邓家祠堂开会。走到祠堂门前时,一副字迹隽秀的对联映入朱德的眼帘:"驱逐县团丁,喜迎革命军",横批是"赤遍耒阳"。

写得一手漂亮行书的朱德,不免从内心发出赞叹:"好一手毛笔字",脱口问到:"这是谁写的?"一个叫刘泰的当地干部回答:"我们县里的女秀才"。朱德有点惊奇:"想不到耒阳是藏龙卧虎之地,她人呢?我倒要见识见识。"邓宗海指了指跟前一位个子高高的,剪短发,四方脸,忙着挑酒坛子的女青年:"喏!就是她,叫伍若兰。"

伍若兰调到革命军第一师师部工作后,与朱德的接触更多了。她见朱德那叱咤风云的气魄,深思熟虑的雄才大略,对革命的赤胆忠心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以及落落大方的军人风度,便产生了崇敬和爱慕。朱德也挺喜欢伍若兰。

尽管两人年龄相差悬殊,但他自从看到她写的那副对联,以至后来的多次接触和了解,已经爱上了她。一天晚上,朱德终于向伍若兰吐露了爱慕之情。伍若兰似乎早就知道这一天会到来,当第一次面对一位男子撞击爱心时,她一言未发,重重地点了点头。初春的耒阳,花红草绿,莺啼燕飞,耒水河畔,一对志同道合的恋人沉浸在幸福之中。数天后,两人便举办了一个简单而热烈的婚宴。

从此以后,她追随朱德,于1928年4月上了井冈山。他们的爱情是坚实的,因为这是扎根于战争这块特殊的土壤之上的。她是军长的夫人,却没有架子,仍然和红军战士一样吃红米饭,喝南瓜汤,穿草鞋,睡草铺。

当时,部队没有政治部,为了加强对人民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成立了一个工农运动委员会,主任是谭震林,委员会下设工运科,农运科、妇运科,伍若兰任妇运科科长。妇运科发出了"每个劳动妇女英勇地踏上生产战线,如红军战士上火线一样英勇"的号召。伍若兰以身作则,发动和组织广大妇女做好支前的各项工作。她带领妇女们做布鞋,编草鞋,还和妇女们一道到连队去,为指战员缝补浆洗衣服。

1929年1月14日,红四军离开井冈山,挺进赣南。伍若兰也随军南下,她身穿灰布军装,头戴斗笠,脚穿花边草鞋,和战士们一样跋山涉水,步行千里。中途休息,就给战士们宣传讲演,鼓励大家为了夺取革命的胜利奋斗。她向沿途各地的群众宣传毛泽东和朱德共同签署的《红军第四军司令部布告》,使党的政策和红军的宗旨像一团烈火,燃烧在井冈山和赣南人民的心里。

2月初的江西寻乌县,朔风呼号,雪花飞扬。朱德和毛泽东率领部队进抵寻乌县吉潭。红军大队在吉潭与尾随之敌激战后,转到项山(圳山)整编。2日拂晓,人困马乏的红军队伍,又遭到敌刘士毅部的突然袭击,部队被包围。红四军一部被打散,军部指挥所受到严重威胁。

在这紧要关头,伍若兰想到毛泽东、朱德等首长的安全,想到红军部队的处境,想到一个共产党员、革命战士的光荣职责,来不及与朱德告别,毅然带领一支部队,集中火力向敌军猛冲猛打,吸引敌人的注意力,掩护军部往另一方向突围。

望着妻子消失在丛林中的身影,朱德眼眶湿润了。"多好的女子啊!"他说完,率领警卫班做后卫,且战且退。天亮后,军部首长和红军大部队冲出了包围圈,而伍若兰由于受伤,不能动弹。伴随着密集的枪声,敌人疯狂地追了上来。伍若兰身边只剩下两名队员。她在土丘后面,怒视着一步步逼近的敌人,打出最后一颗子弹,和战友一起从容地站了起来,像一座山,屹立在敌人的面前。

敌军长刘士毅抓到伍若兰后,专门发电向蒋介石邀功请赏。他们妄想从这个"共党头目"朱德的妻子身上捞到我党和红军的重要机密。

"朱德、毛泽东在哪里?"拷打她的敌人问。

"在红军队伍里,在人民中间。"伍若兰昂着不屈的头颅回答。这时她已被打得遍体鳞伤。

"你为什么要当土匪?"敌人歇斯底里地喊叫。

她怒斥道:"你们才是彻头彻尾的土匪!我是共产党,是革命者,就是要消灭你们这帮专与人民为敌的土匪!"

敌人威胁说:"你刚刚26岁,以后路长着呢,难道你就没有想到会死,难道你不怕死?"

她昂首笑答:"如果我怕死,就不会成为一名共产党人,砍头算什么,假如我这颗头颅能唤醒更多人的觉悟,能换来中国的黎明,就是上刀山下火海,我也含笑以对。为人民解放斗争而死,最光荣!"

敌人看硬的一手不行,又来软的,向她劝降,答应给她"自由",给她"高官厚禄"。她怒目而视,斩钉截铁地说:"你们是什么东西!谁稀罕你们的高官厚禄!若要我低头,除非日头从西方出,赣江水倒流!"

惨无人道的敌人,对伍若兰吊打,踩杠子,灌辣椒水,用尽了各种酷刑。但得到的,始终是一位女共产党员无情的揭露和义正言辞的回击。

1929年2月12日,赣州城的天空阴沉沉的,伍若兰在前往刑场的路上,显得那样镇定自若,面对敌人的枪口,昂首挺胸,高呼:"打到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敌人的枪声响了,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伍若兰英勇地倒在敌人的枪口之下,殷红的鲜血染红了一大片土地。

朱德在得知伍若兰牺牲的消息后,两眼噙泪,无限深情地说:"这样的女子难得啊!"伍若兰虽然牺牲了,但她那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却像一簇迎风盛开的井冈兰,流芳百世,光彩照人。(作者:周少玲 南京军区政治部编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