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和短文 陈思和当代文学史陈和当代文学史
名词解释题 此类题型要求考生对课程中的一些重要名词作出解释,目的在于考核考生对这些名词概念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的准确性。这种题型的难度在于要点的把握。答题时要简明扼要,不要求展开论述,主要考察考生的识记、理解和简单应用能力。
比如,“名词解释:《女神》”,答案是:“《女神》出版于1921年8月,是郭沫若的第一部新诗集,开辟了一代新诗风。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诗做作有《凤凰涅盘》和《女神之再生》等。《女神》强烈体现了五四时代狂飚突进的时代精神,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热切追求赞美自由解放和光明新生的精神。
在艺术上,奔腾的想象、急骤的旋律、宏伟的气势、瑰丽的色彩、英雄主义的基调、自由的诗体形式等构成了《女神》的浪漫主义特色。
”解答这种题型,考生要明确名词的来龙去脉,会运用概括的语言进行阐释,通常解释的是作品、思潮、流派团体、人物形象、风格等,考生可以在这些方面加强积累。 4、简答题 这类题型一般是根据课程中的有关史实、现象、理论、观点等,直接提出问题。
回答这种试题,一定要抓住要点,观点明确,主要考察考生在对掌握一般知识的基础之上对问题的分析阐述能力。比如,“简析《狂人日记》的思想性和象征色彩”、“简析曹禺戏剧的艺术特点”、“简述巴金《随想录》的重要意义”等,这种题型需要考生组织语言,安排好答题层次,思路清晰,抓住核心,切中问题要害,灵活联系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家的艺术个性,关键不在于多多益善,而在于分析的准确和生动。
5、论述题 这种题型是整个试卷中最有分量的部分,考察考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这种题型要求考生运用具体材料,发挥思维空间,延伸对问题理解的深度。答论述题时可以结合作家总的思想倾向来谈,也应该注意到作家创作道路的特点,在文学史上特定的作用和影响以及相关评价。
比如,“谈谈艾青诗歌对中国新诗发展的意义”等,考生可以按照自己对作家作品或文学现象的独特感受和体会来谈,要注意言之成理,发挥得当。 以上仅就不同题型的特点和答题时应注意的问题作了适当的提示。
其实,不管什么题型,解题的关键都是对课程基本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考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通读教材,认真学习课件。在全面系统学习课程的基础上,对重点内容反复练习,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点、基本知识面,综合运用所学内容对重点作家的总体价值和独特风格做出历史评价和现实评价。
只有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才能知道课程的重点和学习中的难点所在;同时,也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动手做作业,才会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取得好成绩。
三、重点、难点 第一章 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基本轮廓与总体特征 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范畴、起止年代与标志性事件;熟练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基本轮廓与总体特征;在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基本面貌的基础上,从宏观上把握文学运动与文学思潮的发展脉络;思考各阶段文学运动、文学思潮的特点;学会综合运用本章知识指导以后各章的学习。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根本特点 一、现代文学发展的三个十年 (一)第一个十年(1917—1927)的文学发展 识记:(1)第一个十年的文学通常又叫“五四”时期的文学。
(2)“五四”时期文学的基本特征。
(3)“五四”时期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作品。(4)1921年以后涌现出的文学刊物和新文学社团。 (二)第二个十年(1928—1937)的文学发展 识记:(1)第二个十年的文学通常又叫左翼时期的文学。(2)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倡导者及其理论主张。
(3)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的主要参与者及其论争的焦点。(4)左翼时期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作品。(5)30年代出现的主要文学流派。 (三)第三个十年(1938—1949)的文学发展 识记:(1)第三个十年的文学通常又叫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学。
这一时期以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为界,分为两个阶段:抗战初期的文学与解放战争时期文学。(2)抗战初期以街头诗、独幕剧等为代表的文学创作实践。
(3)解放区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作品。(4)国统区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作品。(5)现代文学阶段结束和当代文学阶段开始的标志。 二、现代文学的根本特点 识记:现代文学的根本特点。
第二节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主要阶段及其重要特色 一、当代文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一)十七年文学 识记:(1)“十七年文学”是指从1949年到1966年“文革”开始前这段时期的文学。(2)“十七年文学”的基本特征。
(3)“十七年文学”代表性的作家作品。 (二)“文革”时期的文学 识记:(1)“文革”期间的文学,有不同的两个部分:一是在公开出版物上发表的作品;二是秘密或半秘密状态写作和传播的作品,通常称为“地下文学”。(2)公开发表的小说的代表作。(3)《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八个“样板戏”。 (三)新时期的文学 识记:(1)新时期文学是指从“文革”结束后到80年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