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爱美秦腔戏 陈爱美:从大龄村姑到三秦第一主持人
陈爱美,1953年11月生于西安阎良,陕西电视台播音指导,第二届全国百佳记者,政协陕西省第九届、第十届委员会委员,2007年被省文化厅聘为"秦腔大使"。1973年高中毕业,在临潼县第二生产资料公司当临时工,随后被抽调去省展览馆当"农业学大寨先进县"讲解员,1979年在陕西电视台播音员招考中被录取,1984年成为"陕西新闻"第一位口播主持人,1990年兼任秦腔栏目"秦之声"主持人,走遍了三秦大地70多个县区。
陈爱美的丈夫李建民对妻子的评价是:"一不会做饭,二不会补衣,整天不沾家,就是有一张嘴巴。"
陈爱美知道丈夫又开玩笑,丈夫说的并没有错,因为从1976年当上陕西省展览馆讲解员至今40个年头,陈爱美就是凭着一张"信口唱来就是曲儿"的嘴巴,从《陕西新闻》到《屏幕与观众》、《歌曲欣赏》、《节目预告》、《天气预报》和《秦之声》等栏目主持人,凝结着她奋斗汗水的荣誉花朵相继盛放:1994年获全国电视优秀播音作品一等奖;1996年在全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中,成为大赛综艺类西北五省唯一银奖;1997年获第二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称号;2004年6月荣获陕西电视台首届观众最喜爱的播音员主持人称号……
退休时已是播音指导,拥有广播电视台中播音系列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陈爱美,仍惦记着能够拜古调吟诵的专家为师,用传统的吟诵方式传播古诗词。
90年代陈爱美在渭南农村受到群众欢迎
大龄村姑考上电视台播音员
1979年春夏之交是陈爱美人生的转折点,26岁的她把婚期定在5月1日,4月29日就去电视台报名。
在陈爱美的记忆中,刚记事的她就被广播站阿姨抱到麦克风前,歌声随着高音喇叭传向四面八方。
陈爱美祖籍山东青州,家祖早年迁徙到陕西阎良,父亲曾是西安广仁医院(现四院)的一名医生,上世纪60年代初举家落户谭家公社保和大队当了农民,社教中被定为"漏划地主"。因为是农民身份、地主成分,她进入县广播站、县秦腔剧团的希望一次次破灭。
好在作为"可以教育好的地富子女",高中毕业后,她被临潼县生产资料公司招收为副业工,负责农资保管兼广播室广播员,又因为临潼县被评为"农业学大寨先进县"进省城宣传,随后就被抽调去陕西省展览馆做讲解员。
"理想的种子也许从孩提时代就已经种下,可实现的希望在当时却是那样渺茫。"陈爱美说,正是因为农民身份、地主成分,让她进入县广播站、县秦腔剧团的希望一次次破灭。好在作为"可以教育好的地富子女",她高中毕业后被临潼县生产资料公司招收为副业工,负责农资保管兼广播室广播员,因为临潼县被评为"农业学大寨先进县"进省城宣传,随后就被抽调去陕西省展览馆做讲解员。
"理想的种子也许从孩提时代就已经种下,可实现的希望在当时却是那样渺茫。"陈爱美说,正是因为农民身份、地主成分,让她进入县广播站、县秦腔剧团的希望一次次破灭。好在作为"可以教育好的地富子女",她高中毕业后被临潼县生产资料公司招收为副业工,负责农资保管兼广播室广播员,因为临潼县被评为"农业学大寨先进县"进省城宣传,随后就被抽调去陕西省展览馆做讲解员。
陈爱美至今还保存着1979年4月18日的《西安日报》复印件,上面一则陕西电视台招考广告改变了她的命运,她在3600名报考者中脱颖而出。
"工作前拉过架子车,工作后住过筒子楼,人生百态,样样尝遍",陈爱美从来不避讳自己曾经当过农民。刚进台时,她很清楚自身的不足在于相貌平平、身材矮小、年龄偏大、没有文凭。她深知"德有多高,才有多大",生活才是读不完的书,只有凭借勤奋和实力,在荧屏上见分晓。
1984年,陕西电视台的新闻节目由每周三次,变更为每天一次,并由播音员出镜担任口播任务,陈爱美成为陕台首任陕西新闻口播播音员。1985年,她参加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编采函授专业,并获得大专文凭。
陈爱美和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学生交流
老少乡亲们都叫她"爱美"
1990年再次成为陈爱美的转折点。担任新闻部播音员的同时,受命兼任戏曲栏目"秦之声"主持人,从此她走出封闭的播音室,走进了三秦大地的千家万户。
1990年秋,栏目组来到兴平县北吴村,面对满场满院、楼顶屋下的乡亲父老,陈爱美激动地说:"50年代有句话是‘看了梁秋燕,三天不吃饭’,今天,当年的梁秋燕、著名的秦腔演员李瑞芳来了,欢迎她唱一段《梁秋燕》好不好?"李瑞芳接过话筒,对着台下的乡亲们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梁秋燕有了接班人,就是咱的主持人陈爱美。大家请她演梁秋燕,我唱二嫂好不好?"台下群星齐声高喊:"好!"
陈爱美说自己是"人来疯",人越多越来精神。从那以后,无论走到哪个乡哪个村,"秦之声"的锣鼓尚未开敲,乡亲们便从十里八村潮水般涌来,为了能听一曲秦腔古韵,也为了看一看自己心仪的节目主持人陈爱美,只要她一露面,便会被成百上千的乡亲围住。
当年的《秦之声》戏曲组外出录像,摄制组重点保护的对象有两个,一是价值过千万元的电视转播车,而另一个就是小巧玲珑的主持人陈爱美。主持《秦之声》栏目多年,随栏目剧组几乎走遍了全省县乡村。
两会上为保护文化遗产鼓与呼
早在2003年,陈爱美担任政协第九届委员会委员后,她就在政协会上提交了《保护抢救我省有影响的民间活态文化遗产》的提案,呼吁对华阴皮影戏、富平阿宫腔、商洛花鼓等地方剧种进行有效保护。当时所说的"活态文化"后来被正式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陈爱美多次表示:"我热爱秦腔,也想让很多的人了解秦腔,让更多的人走近秦腔,让我们陕西这种传统剧目得到传承和发扬,也能让这种活态文化得以保护。"
陈爱美是秦腔进校园的"提案第一人",2005年她在陕西省两会上提出"秦腔进校园"建议,最终被会议采纳立案。此后她连续六年在政协会上提出对秦腔的保护,以及加强对秦腔文化的发扬和国际交流。作为"秦腔代言人"、"秦文化呐喊者"的陈爱美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提案,这源自她对秦腔的无限热爱和多年的梦想。
最让陈爱美难忘的是,2007年两会上,她的《关于保护中国百年历史文化名牌"西安易俗社"的建议》一提出,就引起了文化艺术界委员们的一致关注,有44名委员在该提案上留下了自己的签名。午饭的间隙,她专门找到会议小组召集人陈忠实先生。
陈忠实对于这个提案深有感触:现在年轻一代对秦腔已经越来越淡忘,保护这一优秀文化艺术形式刻不容缓,在这方面,政府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在下午的分组讨论中,陈忠实专门做了发言:"豪放悲壮的秦腔,是壮阔厚重的黄土地的象征,也是咱秦人的魂啊。"
陈爱美对于易俗社似乎有着难舍的情愫。在2012年的陕西省两会上,她提交《关于保护性开发陕西文化名人高培支故居的建议》,呼吁"高培支故居不仅是关中民居建筑文化的重要遗存,也是易俗精神的历史见证。"
几年过后,高培支旧居保护并没有太大起色,陈爱美谈及此处神情暗淡。
作为新闻出版界的政协委员,陈爱美用新闻人特有的视角和方式,将关注点聚焦到社会热点问题。
2005年,陈爱美建议应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上增设"打工族"代表的席位,赋予其政治权利。让"打工族"们选出他们的代表,参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这些代表直接反映数千万"打工族"的政治意愿和利益诉求。这样有益于增强社会群体与政府之间的沟通,减少摩擦,消除社会矛盾,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
2010年,陈爱美联合11位省政协委员,提议整治拉土车。提案中列举疯狂拉土车造成重大事故的案例:2008年7起、2009年6起、2010年1月3起,同时还将其他省份管理拉土车的先进方法以供参考。
1976年陈爱美与"县馆娃"合影
三个女人拍了一部《我们的易俗社》
2011年底,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全巧民病重,陈爱美前往探望,她忽然有个想法,要把老人的影像资料留下来。"他们就像秦腔艺术的活化石,很多秦腔老艺术家都八九十岁了,留下他们的影像资料,也算为秦腔抢救性保护留下点资料。"
第二年恰逢易俗社成立百年,陈爱美想为易俗百年献份礼,她身边有个"忘年交"叫姚雅劼,一位漂在央视的编导,向《探索·发现》栏目申报要拍摄一集《中国秦腔》,得到了审批,二人就策划起来。在筹拍过程中,团队中又加入了曾在媒体工作的徐丽莎。由于后来《中国秦腔》更名为《易俗往事》,后来确定为《我们的易俗社》。
对于已过花甲之年的陈爱美来说,此举完全是民间行为,没有任何官方背景和经费来源。陈爱美三人的诚心感动了一位企业家,答应给她5万块钱,但第一期到账的只有两万。
2012年7月,陈爱美和姚雅劼坐火车到达武汉,寻访易俗社第一次出省演出蜚声武汉三镇的故事。就这样,三个女人循着百年前易俗社的足迹重走"易俗路",北上北京、南下武汉、西到兰州,东到上海,行程上万公里。寻访了142位专家学者、艺术家和当年的亲历者、见证者的后人,以他们的回顾为主,梳理了易俗社百年间的钩沉往事,最后拍了3700分钟的素材。
2013年9月15日,120分钟的纪录片《我们的易俗社》在央视戏曲频道开播,被广大观众誉为"来自陕西民间的纪念和致敬。"
陈爱美并不满足于纪录片的成功。在她们寻访易俗社万里足迹的同时,陈爱美还搜集了有关易俗社的文字和实物,其中不乏填补易俗社史料空白。她接下来的愿望是将来成立易俗社博物馆,她会将这些史料捐献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