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网友不待见国产片,真有这回事吗?

2018-08-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暑期档又到了,换句话说,国产那个什么月又到了. 每次一到那个什么月,豆瓣评分都会成为网上议论的焦点,常见的说法像这些: 国产片在豆瓣自动降一

暑期档又到了,换句话说,国产那个什么月又到了。

每次一到那个什么月,豆瓣评分都会成为网上议论的焦点,常见的说法像这些:

国产片在豆瓣自动降一分起评。

好莱坞电影在豆瓣再烂都有人捧。

豆瓣都是一群装逼犯,跟风秀逼格。

……

作为豆瓣十年用户,这些说法真是看得腻了,很多都没有根据,也没有说到点子上。

而网络评分和电影产业、电影评价体系的关系,这个话题也日益得到学术圈的关注。

今天就来聊聊网络评分这个话题,并顺便给豆瓣的评分正个名。先看最近这部恶评扑街的《变形金刚 5》的评分,很低,只有 4.8。

这部号称要夺下 25 亿票房的好莱坞巨片,得到了比好多国产烂片还差的评分。

反过来,同期上映的两部国产片——《冈仁波齐》和《重返狼群》,一个 7.8 分,一个 8.1 分,都相当不错。尤其是《冈仁波齐》,广受好评反过来助推了影片在票房上逆袭,眼看就要奔 8000 万去了。一开始那么低的排片率,谁能想得到今天?

《冈仁波齐》的胜利,某种意义上也是观众口碑的胜利,是网络评分体系的胜利。

电影作为艺术,最有魅力的一个地方,是我们创造了它,但并不能及时地理解它。

换句话说,电影的评价和地位,经常像股票一样随时间波动。每一时刻的评分,它只能代表那个特定时刻的状态,我们可以随时回顾、检讨,以便重新评估一部电影的价值。

在互联网时代以前,人们评估一部电影最主要的手段,就是以文字写成的影评,还有各种专业机构发布的奖项,所有这些做法,都是为了在源源不断的浩瀚影像中,打捞、固定那些我们认为真正有价值的作品。所有的这些评价,既组成电影本身的一部分,也组成电影历史的一部分。

如果以参评的人群来划分,电影评价主要有这么几个体系。

第一种是从产业出发的评奖,包括美国的奥斯卡奖,金球奖,又或者是各种工会奖项,还包括台湾的金马奖,香港的金像奖,也包括欧洲的几大电影节。它们都来自行业的内部,是业内人看业内人。专业眼光和资本力量,是决定奖项归属的主要因素。

第二种是来自专业的评论者和研究者,它代表了媒体和学术的力量。到底哪些是经典电影,哪些是烂片,他们有很大的话语权。在短时间内,他们对影片的商业利益影响不如上一种大;不过在较长的周期内,评论和研究对电影价值的反思,往往带来更持久的影响。

而第三种体系,要比前面两种晚近得多,它是在互联网影迷生态蓬勃之后,才建立起来的民间评价体系,它在国外的源起是 IMDb,在中国则是豆瓣。

就好像电影研究者们常说的「不存在唯一的电影史,只存在各种各样的电影史」,电影评价体系也是一样,它必然不能只有一种,而豆瓣庞大的评分库,事实上构建了一个版本的电影史。

看电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它当然首先是一项娱乐,但大多数时候,它又不只是娱乐。电影作为一种文化商品,承载了太多制作和消费它们的社会印记,这些社会印记,自然也包括我们到底是如何看电影,如何评价电影的。

看电影可以有两种看法,一种是被动的看,一种是主动的看。好莱坞标准模式下的一些电影,就是专门为了这种「被动的看」而设计的,除了电影制作者给你看到的东西之外,别的什么都不重要,你只要使用眼睛去看就够了。

《变 5》,就是用大量的视觉刺激元素堆砌起来的这样的电影。

《变形金刚5:最后的骑士》

而主动的看,是要调动观者的经验、分析、感受甚至是历史观去看的,是脱离了视觉快感和娱乐享受之外的一种看,这也是不少研究电影的人,很多时候并不以普通观众的身份去看电影的原因。

他们得出的结论也会和普通观众有一些差距。就好像烂番茄网站上,会划分出专业影评人的新鲜度,和普通观众的爆米花指数,两种评分系统。

作为一个写电影的人,我经常也会在两种「看」和两种「观看身份」当中摇摆。这两种观看方式没有孰好孰坏,只不过如上面所说,是与电影史的多元类似的两种不同方式罢了。

现在的很多观众,也会开始有「主动的看」和「被动的看」的交杂,他们在看过之后的评价,也开始会被越来越多的纳入到电影的历史中来。

大旗虎皮老师就曾经写过一本书,叫做《迷影文化史》,讲的就是看电影的影迷们,是怎么样参与到电影史的构建中来的。

像是戈达尔、特吕弗这批从新浪潮走出来的巨匠,最开始也是普通的影迷观众,他们是从民间评价,走进学院派评价中的一批人。

又譬如《肖申克的救赎》这样的影片,就是被影迷推进电影史榜单前列的作品代表。众所周知,在 1994 年的各种奖项竞争中,《肖申克》几乎都是落空的,最后是 IMDb 的排行榜拯救了它。

但是,与新浪潮《电影手册》时期,大家还需要靠笔杆子在纸媒介质上撰写影评不一样。我们现在的时代,已经变成了一个被算法统治的时代,克里斯托弗·斯坦纳的一本叫做《算法帝国》的书,就探讨了在这个人与机器共存的时代,算法和机器学习技术,是怎么样统治我们的生活的。

这么说可能有点不着边际,但是看看一般院线电影动辄上万的评价人数(上面截图的《变 5》有 8 万多人评价,《肖申克的救赎》在豆瓣有 84 万人评价,IMDb 上则是 182 万人),你大概就能理解了。

我们正在开始把自己的观影体验,变成短短几十字的评价和一个具象化的分数,主动地上传到网站,数据,成了我们用于计算我们观影体验的工具;也成了后来者,用来参照并决定自己观看与否的标准。

我们的情感、判断乃至私人体验,都变成了可被随时读写,辐射进世界网络,在技术意义上永远不可被摧毁的数据流。

斯蒂格勒曾经在《自动化社会》一书中,对此有过相关的论述。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被数据定义,被数据覆盖,被数据撕碎了又重新组合的时代。

所以,时光若是倒回三十年,并不存在这类使用数据去评价电影的平台,也不会有豆瓣 Top 250 这样的榜单,可能也就不会有那么多被影迷们推到台前来的经典电影了。

相对于更多带有专业性的学院派评论来说,普通观众的民间评论有着更为广大的群众基础,它们更多决定着电影在市场上的走向。比如在学院派中评论并不讨好的《夏洛特烦恼》,豆瓣 7.4 分,票房 14.41 亿,这就是观众的自发选择。

但我想尤为强调的是,任何一种评价体系,都有它的局限性。专业评奖会被资本和人情影响,影评人和研究者常常过于「势利」,而民间大众评价,相比其他评价体系,会体现出情绪化或者是从众心理,这都非常正常。

今年初奥斯卡评奖前后,IMDb 上就出现了集体给《我不是你的黑鬼》刷低分的用户。

《一条狗的使命》,因为疑似的虐狗新闻,在 IMDb 上被动物保护主义者打了很多 1 分。

虽然有情绪分,但在样本量大并且有排查的前提下,情绪分不会对最终评分产生影响。

在国内各种电影的评分系统里,豆瓣毫无疑问是影响力最大的。凡影做过一次调查,结论是「周末上映的电影,豆瓣评分每提高 1 分,其周末票房收入就会增加 35 万元」。

而有些人说的外国电影在豆瓣评分高,国产电影评分低,可能是受到幸存者偏差的影响。因为能引进到国内的外国电影,一般都不会特别差,因为引进发行本身就是一轮筛选工作。

如果真的特别差,就像《变 5》,评分是不会放过它的。

但国产片就不管优劣,无差别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这里面肯定会有一大部分是货真价实的烂片,但好片从来不会真的被埋没蒙冤。

归根结底,这还是取决于电影本身的质量,和当下的用户心态。

不同的社区用户,具备不同的趣味和倾向。豆瓣作为一个影音书社区,和猫眼、淘票票、格瓦拉这类主营票务的社区就明显不太一样。你知道吗,在票务 app 上,很少有电影低于 8.0 分,若一部电影只有 7.0 分,那十有八九是超级烂片了。

在票务 app 上打分,是一种即兴的消费评价,类似淘宝购物完了给个好评差评,而对豆瓣用户来说,在豆瓣上打分,那是构建个人观影历史的严肃行为,必须把一部电影放到影史殿堂去纵横上下比较,才能给出最后的评判。

因此同样是评分,猫眼评分和豆瓣评分就不能直接划等号。

但就像不会具有唯一的电影史一样,也不应该存在「XX平台的用户就是XXX」这样的标签化说法。

评分网站的分数,虽然只是个数字,但是它的确真实携带了观者的感受,综合了多元的评价人群,比起厚重的电影史书本来可以即时取用。它是这个时代的产物,是来自民间的叙述,它的重要意义迟早会得到更高的承认。

因为这些民间评价,因为我们打出的每一个分数,都在深刻地参与制造一部电影的社会印记,它构成了电影本身的一部分,它是正在发生的活生生的电影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