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任岩松中学改名需慎重

2018-01-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这里讲一点温州人最近的事情,讲的是乡土和一所高中的名字.瑞安是温州地区下面的一个县级市.很小的时候,"任岩松"三个字,对很多瑞安人来说,是个谜."任",在温州地区不是大姓,甚至不觉得是个姓,写出来之后才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个字.80年代,丽岙(原来属于瑞安,2001年后归入温州瓯海区)至少有三样是出名的,白门的精神病院.巴黎的华侨人和任岩松中学,尤其是任岩松中学. 当时温州和瑞安之间交通靠的是温瑞塘河和长途公共汽车.丽岙恰恰在两座城市中间,行经丽岙,有人就会安慰同

这里讲一点温州人最近的事情,讲的是乡土和一所高中的名字。瑞安是温州地区下面的一个县级市。很小的时候,“任岩松”三个字,对很多瑞安人来说,是个谜。“任”,在温州地区不是大姓,甚至不觉得是个姓,写出来之后才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个字。

80年代,丽岙(原来属于瑞安,2001年后归入温州瓯海区)至少有三样是出名的,白门的精神病院、巴黎的华侨人和任岩松中学,尤其是任岩松中学。 当时温州和瑞安之间交通靠的是温瑞塘河和长途公共汽车。

丽岙恰恰在两座城市中间,行经丽岙,有人就会安慰同行的孩子,说温州快到了。浙南山水秀丽,特别是温州一带,山水相连,所谓的岙,就是三面环山的平地,到了丽岙,常有人指着一座山头说,看那是任岩松盖的亭子。

任岩松中学就在那山头之下的山谷里。 这所中学,1984年由旅法华侨任岩松先生捐资建立,是一所全日制高中。当时没有什么私立学校的概念,出了钱就归瑞安政府的教育部门管,也就是国有。任岩松中学生源很不错,很多差瑞安中学(浙江省一级重点高中)分数线那么一点的学生,往往会选择这所学校。

从建校到90年代中期,在瑞安,论考大学,唯一能够和瑞安中学相提一下的,就是这所中学。 “任岩松”三个字和学校所在的丽岙,代表了一个时代的传奇。

任岩松先生,已于2000年仙逝。他在80年代为自己的家乡盖了一所学校,是温州乡土文化中的浓重一笔。温州素有侨乡之誉,在法国巴黎,早期温州人社区就是以丽岙人为主体。任岩松先生1912年生人,1936年离开家乡到法国,他的法国创业史,与时代世道起起落落,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影,有白手起家的艰辛,生意几经起落,晚年才享得些许荣华富贵,这所有的一切,都见证了温州人在海外打拼的历史。

为了建立任岩松中学,当年任先生捐了45万人民币。就当时而言,这不是一笔小数目。80年代中国还处在个普遍贫穷的时期,1984年的温州更是如此,一个国营工厂普通月工资不过50元上下。任岩松先生虽然身为当年旅法华侨,事业有成,然而他半生辛苦创业,所经历苦难和坎坷,不是常人所能想象。

如今,在2012年8月,任岩松中学,与另一所高中“梧田高中”合并,命名为“瓯海第一高级中学”。在管理上,一二三四,听起来清楚,实际上失去了两个鲜明的品牌。

梧田高中,是成立于1952年的永嘉中学,曾经用名“温十中”、“勤俭中学”等。在笔者读书年代,梧田中学在教育和体育上也是小有名气的名校。也许是为了照顾了一下梧田高中,平衡掉了“任岩松”三个字,或者另有原因。

这种过于中庸的做法,丢失了温州乡土重要的一段历史。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大的遗憾。 在教育最不赚钱的时候,任老先生无偿资助办学。现在国内经济蒸蒸日上,回国投资很多,却很少听说有人回国捐款办校。

更有甚者,如今温州地区普遍富裕,经济水平和生活条件甚至不亚于欧洲某些国家,教育之中,金钱味道却日益浓重。 中国经济总量已经位列世界第二,温州更是这部世界经济引擎中最给力部分之一。

在将来,温州人遍布全国和全世界网络,会为中国在世界发挥更大的影响力,提供更坚实的支持。外人看温州“杀头生意有人做,亏本买卖无人干”,但是,温州人并非是完全的外界想象的经济动物,他们自己对文化的追求,对传统的保留,也许是外人需要慢慢了解的。

回头想想80年代,任岩松先生能够出巨资,为自己家乡办学,这样的气魄和心胸,不是一般的逐利的商人所能有。 这种深厚的保守和传统,使得这片土地上人看似重利少文,其实有独特的情怀:传统,内敛,讲究情谊,重视家庭,讲究物质与精神的平衡。

比如,在这里,有中国最早的新式学堂,温州的温州中学、瑞安的瑞安中学,都是百年以上的老校。以温州中学的名字为例,历经清末、民国和文革,几经变异,最终还是要恢复“温州中学”这四个字。

任岩松中学的名字背后,是另外一批温州人对自己桑梓故土保守传统和寄托思念的方式。他们,人在异国他乡,却始终没有离开过故土。他们曾经在中国最困难的时候,用最中国的方式——思乡,来做一件最中国的事情——教育。

如今任岩松老先生已经驾鹤西去,但是海外温州人对故土的情谊,还会继续。 瓯海,或者温州当地教育的主政者,应该考虑一下,这名字的意义与价值。教育的本质无非是“有教无类”的平等与“因材施教”的灵活之间结合。

任岩松中学的创始,秉承了“有教无类”的理念,让家乡子弟,有学上,有书读。作为教育的管理者,是否需要拿出一点“因材施教”的灵活,而不是拘泥于第一、第二、第三这样死板的番号序列,给乡土留住一段历史,为教育凝聚一片人心,也给海外温州人更多回去的念想。 兹事体大,家乡父老不得不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