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树声的年龄 [德国2006]请年龄大的球迷进来告诉我1981年到底怎么回事?
当时有电视转播,记得沙特放水新西兰,5比0后,新还猛攻,沙特队员急了拼命防守,还救出一个快要越过门线的球,,要不然新西兰就直接出线了,最后使得中国队还有机会和新西兰比赛来决定自己的命运。沙特打假球打到这种程度也表现出相当的水准和道德,所谓盗亦有道啊。
之后中国足球界从未忌恨沙特,我想与后来沙特拼命防守有关系。 当时新西兰队的身材很高大,中国队头球水准不行,身材也矮,新西兰在工体曾用几个连续的头球接力就把球从他的后场送到中国队的禁区附近,当时宋世雄作为解说也不得不惊叹。
后来在吉隆坡的中立场地进行了最后和新西兰的决赛,虽然场上中国队员很努力,但实际中国队员普遍胆怯,观众能明显的看得出中国队员有些害怕,害怕对方的身体优势,这场比赛的失利严重刺激了国人的心,使中国足球走上了身材大型化的道路,这实际是一条错误的道路,与世界足球和亚洲足球场上的实际情况不符。
但它一直影响至今,使得中国的足球圈往往对身材高矮非常重视,往往简单的认为身材高就有传中头球定位球的优势。
当时科威特队身材就很矮,但打新西兰队却得心应手,客主场一平一胜。还有我们和新西兰的最后决战,临时从广东队调了个球员叫吴育华大概,这个球员只有一米七零,却靠良好的个人突破冲的新西兰后防线够呛,制造出几次妙传队友的绝杀机会,可惜队友没能把握住。
据说后来中国足球走上大型化力量足球的道路时,足球圈内还是有不同意见的,可惜不成主流,浪费了很多人才,至少在身材上走高矮搭配的路子才符合世界足球的潮流和规律。
最后,黄健翔说是因为过去与新西兰之战才对澳意之战那么激动的,这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 楼上说得非常好,看来是非常资深的球迷了。
81年那场比赛进行了现场直播,我当时6岁,和大人一起看了比赛,那是我平生看的第一场足球赛。不过我只看了上半场,因为人小对比赛不感兴趣,只喜欢《铁臂阿童木》。上半场新西兰1比0领先,第二天起床后听大人们说最后比分是2比1。
那时候国内对足球比赛的关注度远不如现在。虽然也有很多人关注这场比赛,但仅限于球迷或者说足球爱好者,不像现在世界杯一到,很多人便成了伪球迷,似乎不看球就被人认为落伍。
当时有一份发行量很大的《体育报》,后来改名《中国体育报》,80年代很多单位都订了这份报纸,也是各单位阅览室翻阅量最多的报纸。还有一本体育杂志《新体育》,和《体育报》可以并称一报一刊。
《体育报》以报道新闻为主,《新体育》是月刊,进行背景报道。现在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助理何慧娴,那时候只是《新体育》的一个普通记者,因为写了歌颂女排的《三连冠》而从此飞黄腾达。《体育报》是综合性体育报纸,在80年代初足球不是特别热的大环境下,只是每周会用一版发一期《足球天地》(最初体育报是四版)。
《足球》报还没有创刊,国内《足球》报逐渐流行是80年代末的事情了。有一份由中国足协创办的杂志叫《足球世界》,发行量还可以。
那次外围赛中国队在北京3比0战胜了亚洲杯冠军科威特,北京有很热流的庆祝活动,这个当时我也知道。不过那时候足球并不是最受中国老百姓关注的项目,那时候刚刚改革开放,中国恢复了在国际体坛的合法地位,全国掀起了建设四化的高潮,女排刚刚获得了世界冠军,体育竞赛很容易的就上升到了国家精神和国家地位的高度,一次比赛的胜利就可能造成全国沸腾。
80年当汪嘉伟率领的中国男排击败南朝鲜获得了世界杯决赛权时,北京大学生上街游行,“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就是那个时候喊出来的。
新西兰对中国的比赛但是国内报刊都做了报道,但是所有舆论都骂沙特打假球故意输给新西兰0比5,因为赛前新西兰少赛一场少2分(但是还是两分制)少5个净胜球。
其实当是如果沙特真打假球的话,就输成0比6了,中国连打附加赛的资格都没有了,所谓好事做到底,送佛送到西吧。只能怪中国队自己不争气。81年的中国队可以说是这么多年来最具有技术含量的中国队,在对西亚球队时得心应手,但是在对付新西兰这种力量型球队时却力不从心。那之后中国足球界痛定思痛,在足球选材上更加看重身高力量,反而走进了另一个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