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观 | 谈雾霾的“公民”张译真是娱乐圈的异数
新年第一天,演员张译在知乎回答了一道有关雾霾的提问,有人在又一次橙色预警中焦虑地问起“关起门窗,不考虑室内的污染源,就能将外界的污染阻绝于外吗?”没人邀请他,张译自己蹭上去,“无邀,生喜答”他说,他用了众多自己拍摄的像素模糊的照片、摘了自己购买的检测仪上的数据、又加入了观察和感慨,费事费时地写了一大篇,获得了超过1700个赞。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作为知乎上的“表演话题优秀回答者”,张译的本分距离雾霾的防控问题十万八千里,但没人邀也要认真答的劲头儿让众多知乎用户心生赞叹。某种程度上说,知友们赞赏的不是演员张译,而是公民张译,真实的张译,一个在镜头里扮演角色,在红毯上凹造型拍照,转身回到生活,也和我们每个人一样可以还魂成一个有乐趣,有困惑,会愤怒,时常焦虑的普通人。现在,这样的演员越来越少了。
自从娱乐工业被巧妙地发明出来之后,演员这个行当就被尽可能地隔绝于普通人之外,他们被包装、被塑造,然后把这个设计好的形象发售给大众,让人们在可控的路径中进行消费,日后,人们终于发现了那个叫做“人设”的词汇,被挪用过来用以形容艺人们的形象构建工程。几年前,微博的出现和火爆,让人们一度认为,那些经由团队和公司包装过的粉饰部分将会被打碎、冲淡,普通人得以有机会、有渠道和那些公众人物赤诚相见,人们会看到艺人们真实的、生活化的、琐碎的一面,以及,他们对于某些公共事务的态度与发声。但是很快,人们就发现,这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那些微博上呈现的内容仍然由团队包装和过滤之后才得以发布,无论是以美食作为背景的自拍,还是参加其他艺人的生日party,这背后通常都暗含玄机,演变成了一次次安排周到、意味深长的公关方式,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些人,一些时候,真的显露了自己的真性情,但那比例低得可以忽略不计。换句话说,即便是这样的所谓“自媒体”,最终也都沦为了团队和公司的公关平台。
之后不久,真人秀大张旗鼓地弥漫在几乎所有卫视的黄金时段,一二三线、年纪相差几十岁的明星们悉数登场,用奔跑、撕扯、叫嚷的桥段向人们宣布了另一种明星/大众的交互方式,最初,这些场合显然给大众带来了新鲜感,人们觉得这些游戏画面未曾经过省略与剪裁,至少比那些影视剧中的人物来得真实又鲜活。但是,真人秀的重点在于秀,而不是真人,越来越多的爆料开始涌来,戳穿了众多情节背后排演的真相。
所以,某种程度上说,艺人们所有呈现在公众面前的状态,几乎都沦为表演,很少有力量能真的戳破那层严密的保鲜膜,除非那个艺人自己有这样内在的动力驱使自己,在以表演为生的行当里,在自己的私人空间中,还想以真实面目重新面对大家。从这个角度上看,张译算是这个演艺圈的异类。
即便在主演的《士兵突击》热播之后,他仍然没把自己当做一个明星看待,至少没有躲进层层包裹和严密的公关封锁之中,那部剧集正热的时候,这个爱猫的演员就因为一次涉及小动物权益的事,公开发声,言辞凛冽。通常来讲,一个艺人——或者说一个中国艺人,都要尽可能地隐藏自己真实的三观,对公共事务噤若寒蝉,最多,不过是表演性地参加一些慈善捐助活动,以传递某种正能量而告终。概括地讲,中国的艺人根本没有价值观,缺少血肉和温度,他们真的只愿意去做偶像——玩偶和肖像——剔除内心真实的活动,隐藏所有态度。深谙这些道理的艺人都在闷声发大财,而另一些总愿意发出声音的艺人们要么火不起来,要么在火爆之后把自己重新变得岌岌可危。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张译的可爱显得极度稀缺。毫无争议的是,张译是一个优秀的演员,在2016年整体上差强人意的中国电影圈,他留下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角色,从《我不是潘金莲》中的底层公务员,到《追凶者也》当中令人心酸的夜总会领班,表演都如教科书般可圈可点,也同样毫无争议的是,以他的形象和外表,在以粉嫩和塑料感为主要审美诉求的当下,他不可能成为一线艺人,或许,张译自己比谁都明白这一点,所以他安之若素地让自己向着一个优秀演员的高地奔跑,而没有把自己送入帷幔重重的艺人序列。相较于艺人,他显然更趋近一个知识分子。
所以,他在知乎实名注册了账号,开始有一搭没一搭地答题。写作和语言这种东西很神奇,到底是自己由内而外地抒发还是团队操作,骗不了人。到现在为止,张译一共回答了13个问题,从主创路演到底要做什么,一直到评价同行、朋友李晨,再到如何与猫相处,甚至肾结石到底有多疼……在这些乱七八糟的问题当中,张译的每一个回答都把自己完整地扔进去,开开玩笑,毫无包袱地自嘲。这些文字之所以迅速吸引了很多人,就是因为真实。这里没有一点公关痕迹,完全像一个人们认识的同学和哥们写下的东西,你甚至能感受到他敲击键盘写下所有文字时的快乐。
有人问他,男演员到底擦不擦口红,他说,“现代戏,大部分男演员是不擦口红的,而另一部分就……擦,不擦口红的这部分男演员会酌情擦个唇膏五六儿的……关键是我自己手还欠,候场的时候,一焦虑就是抽烟+撕嘴皮,以撕得长而整为快。有时嘴皮撕深了,就会抿出血来。化妆师紧着求我说,擦。我为了工作也只好说,我擦。”有几个演员愿意这样去暴露自己呢?又有几个演员具备这样的语言能力呢?
新年的第一答,张译从敬业的铲屎官和后台八卦内部人士的身份抽离出来,给大家分享了一点自己对雾霾的认识,他说得很实在,他不觉得自己找到了根治雾霾的办法,也没有愤恨地质问和消极的抱怨,他只是在当下这个暂时无解的情况下,拿着自己从网上买来的小仪器和大家商量点规避的辙。抱怨雾霾这件事越来越变得暧昧,谁来说,怎么说,说多少,似乎都决定着不同的后果,很多人愈发觉得这个话题讳莫如深,但张译就是想稍微坦荡地聊聊。这不过就是任何一个普通公民会做的事。别把公民两个字和战士相连,这个词汇的意思就是普普通通的我们。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职业,而在职业身份以外,每个人也或多或少会关心公共事务。这才是一个完整的人该有的样子,有态度,有观点,有脾气,有错漏,有癖好,即便是一个艺人,其实也都如此,又会怎样呢?艺人是有强大的号召力的,所以,在很多时候,这种号召力也被忌惮。在无形的压力之下,更多的人都选择了另外的、更聪明的方式。有些艺人遁入表态站队的虚空,有些艺人缩回犬儒的躯壳。
不知道是什么影响了张译的性格,但至少读书功不可没,王小波是他的精神资源之一。在知乎的一道有关王小波和他的 《黄金时代》的提问中,张译贴出了一张几年前一家时尚杂志给他拍下的照片,化妆师把他打扮成了王小波的模样,穿着病号服,满头乱发,叼着烟卷,五官团在一起,他在回答中写道,“我爱王先生,不解释。”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id: '3127790',container: s,size: '1,1',display: 'inlay-f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