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冰莹的名言 谢冰莹的两篇序言

2018-04-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57年7月至1960年7月,谢冰莹曾应邀赴马来西亚太平华联高中担任国文科主任,由此,她与马华文坛结下了不解之缘,不但培养了许多学生,也为提携马华文学青年做了不少事情.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她曾为两位马华青年作家的作品作序,而这两篇序文,迄今未见被她的作品集收录,很可能是两篇集外佚文.第一篇<〈希望〉序>,是1962年为张逸萍所写.张逸萍1954年负笈台北,就读于谢冰莹执教的台湾师范学院,于是听到谢冰莹讲授的"新文艺与习作"课程.据他回忆,谢冰莹授课时,"不仅开列中

1957年7月至1960年7月,谢冰莹曾应邀赴马来西亚太平华联高中担任国文科主任,由此,她与马华文坛结下了不解之缘,不但培养了许多学生,也为提携马华文学青年做了不少事情。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她曾为两位马华青年作家的作品作序,而这两篇序文,迄今未见被她的作品集收录,很可能是两篇集外佚文。

第一篇《〈希望〉序》,是1962年为张逸萍所写。张逸萍1954年负笈台北,就读于谢冰莹执教的台湾师范学院,于是听到谢冰莹讲授的“新文艺与习作”课程。据他回忆,谢冰莹授课时,“不仅开列中国章回小说、名家著作,即连外国名著,也一并要学生到图书馆去借阅”(张逸萍《南游作家谢冰莹》),让学生在广泛的阅览中受到熏陶和启发,奠定写作的扎实基础。

而她在课堂上深入浅出的讲解,特别是结合自己丰富的创作经验对名家作品的剖析,更是让学生们受益匪浅。

由是之故,张逸萍对谢冰莹一直怀有深深的钦敬之意。学成返马以后,谢冰莹已在太平任教,因而有幸与她两次见面,畅叙师生情谊。后来,当他准备出版第一本创作集《希望》的时候,便自然想到要请老师谢冰莹为他写一篇序了。

而谢冰莹对这位学生印象很深,还清楚地记得他在台湾求学期间写过的一篇《太平湖之恋》,称赞它是“一篇非常优美的小品文,真是如诗如画”,说自己当时深为此文而“陶醉”,“脑子里,常常会出现太平湖的影子”,甚至后来去太平华联高中任教,“也与这篇文章有关”。

由此可见他们不一般的师生情缘。到了太平之后,谢冰莹在马来亚当地的报刊上读到张逸萍的短篇小说《花蒂玛》、《内疚》、《我的梦恋》等,仍然十分关注,尤其对《花蒂玛》一篇甚为欣赏,还曾在班上向学生特别介绍。

由于有着这样的师生情谊,当张逸萍写信向他求序时,她欣然允诺,一挥而就。序中写道:“作者的感情是真挚的,热烈的,他本身是个青年,所以对于青年人的苦闷和快乐,希望和责任,他了解得很清楚,表现在作品中的主题,一目了然;再加上他丰富的想象,成熟的技巧,流利的语句,所以读来感觉非常亲近,非常舒服。

”谢冰莹特别赞赏作者的“努力上进”,对他在教学之余创作不辍非常推崇,认为随着他“他的人生经验越丰富,作品也就会越精彩”,殷殷之情,溢于言表。

张逸萍没有辜负谢冰莹的期望,以后还写了不少优秀的作品,而这本《希望》1970年在新加坡出版后,曾被台湾第五届海外文化奖评选授予优异奖。

谢冰莹的第二篇序,是1971年为女作家怀冰的散文集《暖流》所作。这里又有一段动人有故事。原来,怀冰从小爱好文学和写作,小学时代就开始向报纸副刊投稿。上初一时,她读到谢冰莹的一篇文章《怎样作文》,引起莫大的兴趣,便写信给当时正在马来亚太平任教的谢冰莹,请教她如何将文章写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