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震倒戈 欧震为什么阵前倒戈 薛岳[中国抗日著名将领 民族英雄]
1937年8月13日,“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薛岳离开西南到达南京,被蒋介石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加入左翼军战斗序列,驻节安亭。
1938年5月,薛岳被调任抗日战争第一战区第一兵团总司令,驻节河南开封,指挥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四军、国民革命军第七十一军、国民革命军第六十四军、国民革命军第八军诸军,以及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新编第三十五、八十八师的和二六四旅进行兰封会战。他确定首先在兰封及其附近,消灭从菏泽南犯之日军第14师团;然后移兵歼灭鲁西、豫东之其他敌军,以达到保卫京汉铁路,阻止日军西进之目的。
由于浙江军政人员的倾向国民政府,故而革命军进展顺利迅速,1926年2月18日克复杭州,各军随即分途合击,攻取上海、南京。薛岳率第一师由杭州进至嘉兴,为使大军在这一湖沼河汉错纵地区运动容易,薛岳获得青红帮头目的合作,通知徒众同时分别架设便桥以利行军,因之,在短时间内即直冲至闵行,与友军合围攻击上海,3月20日克复上海。
1922年3月,粤军总司令陈炯明破坏革命,将邓铿刺死,叛象渐明。4月,薛岳护送孙中山回粤,设大本营于韶关,6月初,又护送孙中山及夫人宋庆龄由韶关回广州。6月16日凌晨,陈炯明公然叛变,令所部叶炬、洪兆麟等部队围攻粤秀楼和总统府。
警卫团叶挺营坚守总统府前门,薛岳所部固守后门,多次击退叛军的进攻。叛军便断水断电,企图困死革命卫士。战斗持续了10多个小时,警卫团保护宋庆龄突围。叶挺全营在前面开路,薛岳率领机枪营殿后,冒着枪林弹雨,将孙夫人送到岭南大学校长钟荣光所住石屋。孙中山则在事变即将发生前登上了永丰舰。
1935年4月5日,薛岳晋升为陆军中将。
1938年5月30日,薛岳升任第一战区前敌总司令,指挥第一兵团和第二兵团的汤恩伯、商震、孙桐萱、曹福林等部。6月1日,日军兵分两路,一路从归德等地西犯,占领了睢县,迫近兰封、杞县,一路向太康进犯,以解被困在三义砦、曲兴集、罗王砦土肥原部之围,进而攻击开封、兰封等地。蒋介石怕主力被消灭,令薛岳将部队撤往京汉铁路以西山地,前敌总司令部迁往洛阳。
1937年11月13日,薛岳上任左翼军总司令,奉蒋介石的命令进行吴福线军事部署。他将国民革命军第十五集团军、国民革命军第十九集团军、国民革命军二十三集团军、国民革命军第九集团军,划分为左翼和右翼防军。可是布局尚未就绪,日军便从长江茆口、徐六泾口、浒浦口等处登陆,情势危急。不久,被迫向锡澄防线撤退。
中央红军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后,薛岳奉蒋介石命令,指挥第六路军和第八纵队跟踪追击。红军入湘后,何键任追剿军总司令,他为前敌总指挥。11月,蒋介石调集中央和湘桂军四十万,企图将红军包围和消灭于湘桂之边。薛岳即奉命率部沿湘桂公路实施侧击,与红军战斗七天七夜。
1935年1月,当中央红军进占遵义时,他指挥所部急行军开进贵州省会贵阳市及其周围,不久被蒋介石任命为龙云总司令的第二路军前敌总指挥兼贵阳“绥署”主任。
1918年6月,加入孙中山所组的革命军援闽粤军,任总司令部上尉参谋,随军入福建,攻占以漳州为中心的20多个县。1920年9月,随军回粤,讨伐岑春煊所率的桂军。当时粤军参谋长邓铿(仲元)兼第一师师长,任薛岳为机枪连少校连长,第二年,机枪连扩充为营,薛岳升任营长。
1937年9月下旬,日军进攻刘行、罗店,失守后,日军分路进犯蕴藻浜、杨泾等地。10月8日,薛岳担任左翼军中央作战区总指挥,在蕴藻浜南岸一带坚守半个多月。10月28日,战斗移至江桥镇、小南翔、陈家行、广福镇地区。
他指挥第十九集团军在竹园村与日军展开争夺战,猛攻五次,失而复得,给敌重创。其部也损失严重,生存者不足十分之二三。11月1日,日军绕到杭州湾在金山卫登陆。左翼军侧背受到威胁,被迫撤离上海,退保吴福线。
1938年5月14日,土肥原的第十四师团,分乘数百辆战车、汽车和大炮牵引车从菏泽南窜。几天之内,连陷内黄、仪封、野鸡岗、楚庄砦等地,企图消灭兰封地区守军主力,进而占领京汉铁路,包围武汉。薛岳先后收复了内黄、野鸡岗等地。
但因国民革命军第27军军长桂永清擅自弃守要地兰封,使整个作战计划遭到破坏。他向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控告,将桂革职后,重新调整布置,夺回兰封,并将日军压至三义砦、兴集和罗王砦三个据点,进行围攻。就在歼灭在望的时刻,负责阻击从鲁西南下增援之敌的第八军,违令退出归德,使鲁西日军继续西犯,支援被围困之敌。
1914年,二次革命后薛岳加入中华革命党,不久,恢复学生生涯,投入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第二期,受训两年。
张发奎、黄琪翔等屠杀广州革命群众的野蛮行为,不仅受到人民群众及舆论界的谴责,也遭到桂系军阀的攻击和国民党内部其他派系的非议,被迫离穗赴港。缪培南和薛岳分别担任第四军正副军长,将部队迅速撤往东江一带准备离开广东。在企岭、潭下遭到陈铭枢和黄绍竑部的东西夹击,先胜后败,被迫撤退,经老隆,转和平,进入赣南。余下二万人,损失近半。
薛岳从锡澄线撤退后,升任抗日战争第三战区前敌总司令,驻节屯溪,收容整顿队伍,深入杭、嘉、京、芜一带敌后,切断水陆交通,以策应抗日战争第五战区对敌作战。他根据当时“于战略守势中取战术之攻势”及“以正规军防御,以游击队攻之”的作战方针,首先从第十九集团军中抽调部分官兵组织游击队,以孔荷宠为游击队总指挥,建立机构,制定方针,授予“两大任务”和“三大战法”,即:打倒活的敌人,摧毁死的地物和绕袭、埋伏、扰乱。
1935年3月上旬,红军三渡赤水河,进入川南。薛岳立即指挥各纵队进行尾追,并大筑碉堡进行包围。4月,蒋介石也赶到贵阳督战。就在这时,毛泽东挥师东向,四渡赤水,再过乌江,指向贵阳。这使蒋介石感到意外的威胁,便亲自布置贵阳防卫。
同时,急令云南孙渡率部日夜兼程前往“救驾”。这时,红军便乘虚转入滇境,从昆明西北方向渡过金沙江,围攻会理。薛岳又率部渡江向会理尾追。当他到达目的地时,红军已向大渡河挺进(1863年5月,石达开就是在大渡河遭到覆灭的)。
这时,蒋介石立即调集薛岳的中央军及其他地方军队,二十余万人,组织大渡河会战,企图歼灭红军。可是,薛岳等正忙于调兵遣将之时,红军即分兵两路,迅速地打破刘文辉部的防线,分别从安顺场和泸定桥抢渡了大渡河。
1937年12月12日,南京陷落。
1942年,欧震回乡省亲,看到家乡文化教育事业非常落后,先后捐资兴建了两所小学校,一所建在龙归墟,一所在甘棠村中。两所都有教室26间,还有教师宿舍、教务室、厨房等10多间。此外,欧震还资助修路和买粮济民。
为了解决家乡十年九旱的问题,欧震出资买地买田,修建一座面积达80多亩的水库,解决了全村1200亩水稻田的灌溉用水,并出资在水库附近的成家山种植了100多亩风景水源林。树木成林后山泉长流,乡人将山林称为“雨辰林”。
江西全境肃清,革命军做东下沪杭的准备,战斗序列重行部署,第一军第一师划归东路军总指挥何应钦,前敌总指挥是白崇禧。12月中,薛岳升代第一师师长,率部东进。
日军侵占长沙后,立即分兵南下进犯衡阳。早在日军进犯长沙之前,薛岳已令战斗力较强的第十军防守衡阳。
薛岳率部从江西至大西南,行程两万余里,转战西南数省,与红军作战,虽未取得胜利,但为蒋介石统治西南各省扩充了势力。西南战事结束后,薛岳受到蒋介石的嘉奖。
1935年1月中旬,中央红军一渡赤水河,准备从川南北渡长江。蒋介石急调三十六个团进行包围。薛岳奉命急调周浑元部渡过乌江,进入黔西,实施侧击,企图将红军压至长江以南,横江以东,乌江以北、以西地区消灭之。
1941年12月,日军又以十二万兵力对长沙发动第三次侵犯。日军向新墙河阵地发起猛攻。薛岳命守军逐次抵抗后,将敌诱致捞刀河、浏阳河决战地区。次年1月1日,日军从东南方向进攻长沙。1942年1月4日,各部先后攻至第二次攻击线,完成了对日军的反包围。
随即,从东、西、南、北方向球心攻击,将敌击溃。薛岳见残敌突围北逃立即命令各部追击、侧击和截击。这次会战,历经半个多月,使南犯之敌伤亡五万多人。第三次长沙会战后,他获青天白日勋章一枚。
12月,张发奎南下广西,联合李宗仁反蒋。在此之前与朱晖日等也在香港设立机关,分头联络各地武装团体,并于1928年12月3日,策应第四军,举兵反蒋。次年2月,第四军在花县讨蒋失败不久,薛岳和吴奇伟等在广东廉江归队。6月中旬,参加北流战斗。第四军与粤军蒋光鼐、蔡廷锴部激战两昼夜,损失惨重,缩编为三个团,他担任第三十五团团长。
1924年,蒋介石率部东征讨伐陈炯明,薛岳任粤军第一师少将副官兼师参谋长。次年2月,任第一军第十四师副师长兼第十四团团长,在第二次东征中,常常以少胜多。由于战果显著,受到蒋介石的通电表扬。
1930年4月,中原大战爆发。张桂联军从广西分途北上配合冯、阎对蒋作战。6月,其后续部队在衡阳受到蒋光鼐、蔡廷锴部阻截,后路被断。在这紧急关头,薛岳主张移兵东南,直捣南京,吸引蒋介石的主力,以达到“围魏救赵”之目的。
但未被张发奎等采纳。后张、桂联军在衡阳遭到蒋、蔡部的围攻,伤亡惨重。突围至广西时,第四军仅剩千余人。他因自己主张被否定,造成大败,便灰心丧气,牢骚满腹,向部下公开宣布他和张发奎决不再干下去,同意官兵自行处置所带武器,致使军心更加涣散。
7月4日,第四军退至桂林时,只剩下五六百支枪。可是,部分官兵要求坚持再干。后来,李宗仁将桂军一部分部队充实第四军的编制,任命薛岳为该军第十师师长。10月,薛岳受白崇禧指挥,率部参与解南宁之围,在对滇军作战中,脚部负伤。
战后,他向总司令部请求调动工作,呈称:“平马之役负伤后,复染疟疾”,“尚未复原,恳准暂调工作,俾资调养”。12月,第四军进行缩编,总司令李宗仁批准薛岳的请求,第十师并入十二师,他被调任柳州军校校长。1932年1月,他看到国民党内部政局复杂,便辞职回九龙闲居。
起义队伍的出走和倒戈
从这年4月开始,薛岳指挥第六路军先后占领了韶源、上冈、寿华山、兴国和赣南重镇古龙冈。10月,又占领石城,威胁红都瑞金。
1933年5月,薛岳被蒋介石起用为第五军军长,参加对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五次“围剿”。10月,到达南昌。先任北路军之第三路军副总指挥兼第七纵队司令,后任第一路军代总指挥兼第七纵队司令。次年1月,任北路军之第六路军总指挥,负责赣南“剿共”任务。
1941年9月下旬,日军以十一军为主,派遣四个师团及两个独立旅团,共约十五万人,在一百多架飞机、两百多只舰船支援下,分兵两路,第二次进犯长沙。薛岳调集了十七个军共二十万兵力,在正面进行“后退决战”的同时,将七个军部署于东侧山地,实施侧击,牵制敌人。经过逐次抵抗后,诱敌深入汨罗河、捞刀河伏击地带予以重创。最后,日军被迫逃回新墙河以北原据点。国民党军队取得了第二次长沙会战的胜利。
1921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邓铿奉令成立大总统府警卫团,由第一师参谋长陈可钰任团长,薛岳、叶挺及张发奎分任第一、二、三营营长。是年8月,孙中山溯西江至桂林,设置北伐军大本营,薛岳任孙文总统府警卫任务。
1944年5月,日军任命板垣为华中派遣军总司令,移关东军南下,加上赣北、鄂南和湘北日军,共二十余万之众,在六百余架飞机、三十辆汽车配合下,分兵三路第四次进犯长沙。1944年6月19日,长沙失守。第四次长沙会战失利。长沙失守,蒋介石震怒,下令处以第4军军长张德能死刑。
1927年12月11日,张太雷,叶挺等共产党人领导和发动广州起义。薛岳奉张发奎电令,调所部两个团于12日晨从江门到达河南。3时半,从士敏士厂渡河进攻东堤一带,并沿永汉路搜索而上,进攻财政厅。这时,其师驻在广州的第四团正进攻观音山。
上午8时,占领该山后,第四团连续五次向广州起义总指挥部(原市公安局),进攻均被击退。但到晚上10时,在李福林的国民革命军第五军和右派广州工人“敢死队”增援下,才占领了起义军总指挥部。随即白色恐怖笼罩广州城。
警卫团被冲散后,薛岳带着部分警卫团战士到珠江永丰军舰,继续守卫在孙中山身边。不久,奉孙中山之命,同林直勉等人秘密潜往广西梧州请兵平叛,正值粤军许崇智部回师受阻被迫开往福州,军事行动暂停。薛岳秘密地乘搭“大明号”轮船赴香港,转往上海,向孙中山汇报广西请兵情况。
1939年2月,兼任国民党湖南省主任委员和省主席。2月27日,南昌失守。9月,薛岳指挥第一次长沙会战。9月下旬,日军六个师团在百多架飞机和三百多只舰船配合下,从赣北、鄂南、湘北分兵六路向长沙进犯。薛岳调集二十一个军、五十二个师的兵力,分别部署在赣北、鄂南和洞庭湖畔,以阻止日军从侧面进攻。
10月初,经过二十多天的战斗,日军遭到惨败,伤亡四万多人,其中包括少佐以上军官四十余人。受到蒋介石嘉勉电,并犒赏参战将士十五万元。
1928年1月24日,薛岳和缪培南率部取道赣东北,北上投靠蒋介石。1928年4月6日,到达运河车站。第二天受到蒋介石的接见,并被编入第一集团军战斗序列,于31日进驻山东德州。7月,他和缪培南率先响应蒋介石发表的裁军通电,鼓动上校以上官佐联名上书,要求裁撤第四军。
9月中旬,第四军缩编为第四师,缪培南任师长,朱晖日为副师长。薛岳不能见容于蒋介石,被迫离队南下,到九龙闲居。不久,便参加汪精卫、陈公博等人的反蒋活动。
土地革命战争
北伐战争
1929年初,俞作柏因策划倒桂有功,被蒋介石任命为广西省府主席。薛岳与俞是武昌陆军第二期预备学校和保定军校的同期同学。5月,他和李朗如等,奉汪精卫陈公博之命,乘俞作柏率部从上海南下就职,经广州之时,劝俞赶走陈济棠,统一两广,作为反蒋基地。俞感突然,未同意。7月,他又以递送委任状为名,前往南宁,劝俞早日出兵。待俞同意后,才回香港复命。10月1日,俞在广西南宁通电反蒋,因部下吕焕炎叛变倒戈,反蒋失败。
“八一”南昌起义失败后,贺龙、朱德、叶挺等率起义军南下广东,进驻潮梅一带地区。薛岳奉李济深命令率新编第二师迅速开往揭阳、普宁地区,协同陈济棠、徐景唐部,在汤坑与起义军展开激战。所部四个团都被击败,师部也被包围,全师覆灭在即。这时,叶挺部营长欧震叛变,阵前倒戈。他便抓住这个时机,在赶来增援的邓龙光部协同下进行反攻。红军寡不敌众,弹药将尽,被迫撤退。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薛岳所属的第一、二两师为总预备队,随西路军行动,执行攻占江西的作战任务,为北伐军的主力,随总司令蒋介石行动。9月初,自长沙趋浏阳,展开对江西境内孙传芳部的攻击。而南昌城的攻守战,是北伐军与孙军搏斗最惨烈的一役,城垣两次失而复得,革命军多有败退,大受挫折,唯薛岳兼领的第一师第三团始终勇敢奋战。
1926年10月3日,蒋介石召集全师官兵训话,慰勉以第三团做模范。蒋介石检讨作战挫败原因,地图不准确是主因。这对于薛岳是一大教训。其后20余年,薛岳行军作战以及公余,更注意研究实际地理环境和地图。
汤坑会战一结束,薛岳立即率领特务连轻装前进,迅速地占领汕头市,不准其他部队开进汕头。凡是各部要津、各种肥缺,都分别安排自己的亲友掌管。
1938年6月9日,蒋介石颁布武汉卫戍区战斗序列。薛岳任该卫戍区第一兵团总司令。7月,日军侵占九江之后,以第一O一、一O六、第九师团和近卫师团一部,分别由湖口、九江南犯,企图占领南昌,进而占据湖南长沙和粤汉铁路,从南面包围武汉。
8月1日,薛岳奉命指挥南浔铁路沿线和鄱阳湖沿岸的防卫,以粉碎日军从南面包围武汉的企图。9月中旬,薛岳迅速地从南浔线正面调集主力部队,以优势兵力向敌进攻,在麒麟峰全歼铃木联队。
同时,第一六O师也在三角尖、金轮峰、南康尖歼敌七八百名。10月7日,薛岳指挥各路部队发起总攻。至10日,第六十六军击溃万家岭、茅坪聂、老虎尖、石堡山之敌后,又击敌于田步苏;第四军攻占扁担山,第七十四军攻占张古山。这时,敌一0六师团除逃脱千余人外,其第一二三(木岛)联队、一四五(池田)联队和一0一师团的一四九(津田)联队以及配属部队,计一万余人,全部被消灭,并有三百余人被俘。
1926年11月16日,张发奎、黄琪翔在广州发动政变,夺取李济深在广东的军政大权。薛岳也公开叛变李济深,投靠张发奎。所率新编第二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教导第一师,他任师长,除将第四团驻扎于广州西村陈家祠外,其余全部调往江门驻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