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柯乐评人个人资料 关于最近歌手节目 为什么每个乐评人评论的歌手 感觉差别好大额?

2017-07-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声乐界的一些基本理念都会出现分歧,更不要说乐评这种在专业基础上增加了大量主观色彩的东西了. 不妨思考一下每个从事这个行业的工作者都有自己研究音乐的时候擅长的方向,有研究旋律的.有研究音乐史.更有的会喜欢去研究"音乐人格"的.这些不同的方向决定了他们的评价侧重点会不同,标准也会不同. 作为一个喜欢写"听后感"的音乐爱好者,想谈谈对所谓的乐评的看法. 实际上对于乐评人最基本的要求当然是"在某个方向的专业知识水平过硬",这是评价的基石以及和我这种业余爱

声乐界的一些基本理念都会出现分歧,更不要说乐评这种在专业基础上增加了大量主观色彩的东西了。 不妨思考一下每个从事这个行业的工作者都有自己研究音乐的时候擅长的方向,有研究旋律的、有研究音乐史、更有的会喜欢去研究“音乐人格”的。

这些不同的方向决定了他们的评价侧重点会不同,标准也会不同。 作为一个喜欢写“听后感”的音乐爱好者,想谈谈对所谓的乐评的看法。 实际上对于乐评人最基本的要求当然是“在某个方向的专业知识水平过硬”,这是评价的基石以及和我这种业余爱好人士之间存在的最本质区别的地方。

如果你看到一个“乐评人“纯粹在写鸡汤文,写一首歌如何感动ta而不涉及任何专业知识的分析,那你就当欣赏一份毫无用处的赞美词就行了。

在这个基础上就是以“听歌量”的多少和个人的理解高度决定个人审美的高度。 如果一个乐评人听歌量少,凡是听到个歌手嚎两嗓子都夸得上天入地无所不能,那基本上这个乐评人的格局会导致ta的评价没什么参考价值。

我认为真正会让乐评人产生无限赞美欲望的歌手会是一个建立在对于歌手整体表达上的分析过后,发现了他们存在着极大的闪光点的东西。 这种闪光点自然是把历史上的音乐大师统统融合成一个音乐评判体系后进行的判断。

所以这会涉及到乐评人对于音乐史的理解深度,关于流行音乐发展的起源和高点都在美国这几乎是没什么争议的事实,而且他们依然在引导着流行的风向标。 乐评人评价体系中的好应当是以那些大师作为参考系,而不是中国音乐市场上那些芭乐以及一些把音乐当副业开发的“流行歌手” 通过这么一个大概的体系下评价出来的东西,至少能让读者明白你评的这个东西到底放在音乐圈子里头是什么地位。

另外一点是,乐评人必须要明白评价歌手和他们的作品,和分析他们想要表达的东西是密不可分的,无论你是从哪个角度作为切口去分析音乐,最后都逃不脱“ta到底唱了什么”,如果没了这东西,那就失去了乐评人帮助大众理解“音乐作品”的最基本的职能。

说到这儿,自然要提到我最反感的一种“专业乐评”,俗称“生理分析师”,这类乐评人最喜欢挑着歌手的技术死命地往里头钻,音域多广、音高怎么样、胸声厚度怎么样、换声点、边缘化、关闭……这些东西,基本看不到这个乐评人对于音乐作品本身的理解。

这类乐评人就属于不断证明那种听歌纯粹是图个生理刺激而没其他任何意义的行为的群体。 其实你会发现像欧美的乐评机构,无论是RC、Pitchfork、Eardum、Jojo以及高冷到不行的Slant基本不会拿个声乐技术来分析,除非vocal为情感的表达提供了极大的震撼,但基本上也就使用非常形象的形容一笔带过,什么边缘化、低档位高档位这些掉书袋的词汇基本不会出现在他们的文章里头,倒是更多的在乐器、编曲、歌手的艺术经历上下了苦功夫,这一点我觉着是某些中国保守学院派的“古董乐评”急需要改变的地方,因为怎么看这都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只谈声乐而不谈音乐的做法。

另外会去看乐评的现在基本上都是年轻人,所以语言运用的精准、生动都成了一种硬性要求,如果说一篇乐评写成了“论文”,那基本上就失去了跟大众沟通的通道。

所以,综上所述,其实我更欣赏Mewsic家的风格,足够包容,也不发对于某些老套的批判。 另外就是邓柯老师的偏严肃的乐评分析,不过通过他的分析你很少能看出他对于某种不足的批评态度,委婉的偏多,我个人还是喜欢一针见血的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