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影《村戏》,你应该要知道的几个要点
作者|陈二宝
编辑|翁娴
本文由传媒志原创出品 转载请授权
这是学研回归后的第208篇文章
由郑大圣执导的电影《村戏》日前在上海市中华艺术宫进行了观众见面会,观影者得以幸运地在这部没有取得院线青睐和商业发行的影片中看到了导演为我们勾勒的1980年代的社会显影,以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一个集体式神话的瓦解,以及一个崭新时代的来临的社会征兆。故事讲述了河北省井陉县农村土地制度变革中所绵延出的一段悲痛的历史,疯子奎生的一生是如何背负着国家与自我、集体与个人的历史使命,站在了鲜红的旗帜和绿色的制服中接受国家与人民的信奉,成为民兵连长王奎生,又是如何在这一旧时代身份中丧失了自我,沦为一个大街小巷人共诛之的精神病者。
影片以“唱大戏”为线索,实则讲述了分田的斗争,集体神话的破落,人们是如何自私地抢占民兵连长王奎生的九亩半的土地,又是如何亲手抹杀掉自己/集体神话。在面对着资源/土地的争夺中,集体年代则将崩塌为一滩散沙,个人主义将完全放纵,成为一段血腥的现代寓言 —— 一个疯子还是一群疯子的故事。导演正是通过这种方式,为我们建构了“个人是历史的人质”的社会议题。
“旧戏”与“新戏”
唱大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文化是中华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形态,也被成为第三表演形式,区别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第四堵墙”体验派,也不同于德国理论家布莱希特的“陌生化间离效果”的表现派。它则体现为说唱与故事结合、真实与虚拟相得的表现形式。最初的“戏”来源于舞蹈和祭祀,在先秦时期,人们为了祭天地祭鬼神,穿戴上假面与火炬来祈祷生活。到了汉代,则在民间产生了《角抵戏》这样歌舞与表演融为一体的新形式,一直延伸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歌舞戏的发展逐渐成为了民间表演的体系和类型,因而在隋唐时期,达到鼎盛,产生了“俗讲”与“变文”将说唱结合,至此中国的戏曲开始出现了雏形。北宋时期,经济文化的繁荣与昌盛,特别是交子纸币的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瓦舍”与“勾栏”这种专门化的演出场所的建立,为唱戏提供了物质基础,它不再是街头巷尾表演的杂耍和活计,歌舞、说唱、滑稽戏一同组成了北宋的杂剧,如《武林旧事》。金元时期,戏曲的发展产生了南北两派——北杂剧与南戏,这是中国最早的戏曲表现形式,形成了宋杂剧的基础之上,融合了南方民间小曲、说唱形式的特征。而到了元代,元曲的产生,以及北杂剧的文学化,产生了关汉卿《窦娥冤》、王实浦《西厢记》、白扑《墙头马上》、马致远《汉宫秋》等一大批著名的剧本,中国的戏曲(剧)正是形成。明清传奇,以及四大声腔——浙江海盐腔、余姚腔、江西弋阳腔、江苏昆山腔的崛起使得中国的戏曲不断规范化和成熟化,直到弋阳腔发展成为最广泛的高腔系统,昆山腔形成昆曲,其他地方戏的兴起成熟都促进了中国戏曲的最大化繁盛。清乾隆五十五年,徽班进京,京剧成熟。民国初年到新中国成立之初,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等一大批戏曲艺术家带给了京剧空前的表现力。这些被称之为旧戏。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与“破四旧”口号的提出,一切旧文化、旧思想、旧风俗、旧习惯都被铲平和焚毁,于是旧戏将作为“破四旧”与“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首选目标,因而不得继续发展,于是便产生了新戏——样板戏。
样板戏又叫革命样板戏,通过讴歌革命光荣与英雄史诗为主要内容,包括了《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杜鹃山》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为主要剧目,这八个样板戏又被称作新戏。
“人民公社制度”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人民公社制度是诞生于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进行的的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7月1日,《红旗》杂志第3期发表了陈伯达写的《全新的社会、全新的人》的文章,提出“把合作社办成一个既有农业合作,又有工业合作的基层组织单位,实际上是农业和工业相结合的人民公社”开始,人民公社成为了一个响亮而光荣的社会化组织诞生在了新中国的大地上。人民公社的基本模式是政社合一的组织,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在农村中的基层单位,又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权在农村中的基层单位。其次,人民公社的基本核算单位是生产队,也就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生产队在国家的指导下,生产队在国家计划指导下,有权根据本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编制生产计划,制定增产措施,指定经营管理方法;有权分配自己的产品和现金;在完成向国家交售任务的条件下,有权按国家的政策规定,处理和出售多余的农副产品。再次,工分制度是人民公社时期重要的制度之一。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一般由生产队组织,社员以生产队为劳动单位进行劳动并取得报酬。以潜在劳动能力为依据,根据性别、年龄为每一个社员指定一个工分标准,按工作天数记录工分数,年底根据每个人的工分数进行分配。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人民公社制度瓦解后,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下,率先在农村的改革。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先来源于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大包干,这一生死契约的签订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也就是分田到户、多劳多得。从此,中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农民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是摆脱了生产积极性萧条的重要一步,也是摆脱贫穷落后的关键一步。电影《村戏》所交代的背景正是人民公社制度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交替过渡的年代,一出时代交替的旧戏,亦是一场变革的新戏。
数码时代与黑白片
电影《村戏》绝大部分的画面都是采用了黑白影像,营造出一种年代感和历史感。事实上,黑白片是电影艺术最初的雏形。在世界电影的草创时期,也就是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时期和美国的大卫·沃克·格里菲斯时期,电影都是由黑白胶片拍摄出的影像——黑白片。黑白片由黑白胶片拍摄,黑白胶片诞生于19世纪中后期,又称为银盐感光胶片,或者菲林胶卷。是一种经过曝光就可以得到潜影的乳胶片。1888年美国柯达公司的乔治.伊斯曼(George Eastman)发明了将卤化银乳液均匀地涂布在明胶基片上的新型感光材料——胶卷。同年,柯达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胶片照相机——柯达一号。黑白胶卷运用于从电影行业,从卢米埃尔兄弟时期一直到1935年鲁本·马莫利安拍摄了《浮华世界》成为了第一部彩色电影,但黑白电影却一直到了60 70年代仍旧盛行于电影界。早起的电影理论家阿恩海姆甚至认为彩色影片削弱了电影艺术的魅力和表达可能,但实践证明,彩色电影取代黑白电影是历史的选择。电影《村戏》是一部数码时代的黑白片,但里面却增加彩色画面,这不是因为黑白胶片,而是导演的艺术创作,有意识地用黑白影像还原过去,还原历史。而彩色画面的加入则增添了某种表达可能——回忆与梦境。是一种潜藏在潜意识里的某种自觉,某种意识形态。
数码时代与胶片时代,是电影发展的两个巨大的阶段。是胶片记录转数字记录的巨大变革。数字电影的产生以1999年美国好莱坞著名导演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幽灵的威胁》为标志。此后,一种全新的电影创作和观影快感便呈现在观影者的世界,尤其是视觉特效与艺术手法的更新换代。数字技术的发展同样带来不一样的镜语表达,尤其是效果镜头。因此,数码时代是电影的重生,亦是一次革命。如电影《村戏》中的航拍镜头,以及画面调色都带来了新的审美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