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华证监会 证监会动员创新试点类券商 千亿资产证券化急行
国都证券北京投行部的卢元最近的主要工作是,运作一家高速公路上市公司资产证券化项目。如果一切顺利,这也将是国都开展的第一个证券化项目。
“证监会已召集15家创新试点类券商开了‘动员会’,各家券商都在积极寻找和申报项目。”国元证券总裁蔡咏表示。
据悉,目前已有8家创新试点类券商上报资产证券化方案,规模总额在200亿元左右;而证监会也有意加快审批速度,年底该项业务有望惠及规范类券商。
争夺首批资格
“并不是所有的创新试点券商都能获准发行,因此大家都想尽快完成‘首航’,以期获得首批资格。”一家证券公司高层表示。
去年9月,证监会资产证券化工作组组长胡冰曾预测,资产证券化市场将达到2000亿元。以此为基数来计算,券商至少可以创造10亿元的现金收益。
“因此,15家创新类券商自然不会放弃首批资格的争夺,因为这将直接影响到未来能获得多大的市场份额。”上述券商高层指出。
本报了解到,已经申报资产证券化项目的8家券商中至少有东方证券、东海证券、国泰君安等。每家创新类券商都在寻找或申报此类项目,有的公司洽谈的项目甚至有三四个。
来自相关各方的消息显示,招商证券正在运作的项目规模在20亿元至30亿元之间,是关于华能国际(资讯 行情 论坛)的一个云南水利发电项目;国元证券则正在运作一个公路项目和一个铁路项目。早就宣称介入其中的中信证券(资讯 行情 论坛)则迟迟未有动静,但其内部人士表示,公司正在运作的项目规模较大。
东方证券的“远东租赁资产证券化”、东海证券的“南京城建污水处理计划”等则已经通过了初审。其中,远东国际租赁项目正等待证监会最后审批,有可能将是今年开展的第一个资产证券化项目。
此项目资产规模共5.2亿元,期限两年。据悉,此项目原是申银万国参与,但由于不是创新业务类券商,没有进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资格,因此改与东方证券合作设计。
证监会“动员令”
券商的积极态度缘于证监会已发出的明确信号。
3月6日,证监会机构部以及证券化工作组召集了15家创新类券商,讨论“用专项工具开展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机构部副主任杨志华表示,今年证监会的任务之一,就是证券化产品创新、推动固定收益产品市场发展。“希望各家试点公司加大投入,把这类业务打造成证券公司的看家饭。”
“大家称这就是一个‘动员会’。”一位参会的证券公司高层说。
随后,证监会向各个创新类券商下发了《证券公司专项资产管理办法的通知》(下称《通知》),对券商开展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实施及监管作了粗线条的规定。
《通知》规定:券商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对境内合格的投资者销售,资产证券化计划受益凭证的最低认购金额不得低于人民币10万元。
上述高层指出,券商比较期望的方面,如收费标准、资产选择、项目选择、销售细则以及风险点与风险控制上都没有具体的指导意见和规定。证监会还在加紧制定比较详细的管理办法,现在只是用《通知》的形式先作为监管依据。
年内将全面推开
“允许通过评审、成为可从事相关创新活动试点的证券公司试行开展该项业务,待积累一定经验后再逐步推开。”这是证监会的基本思路。
一位创新类券商高层指出,今年年底有望惠及规范类券商。
在分类监管之后,规范类券商并没有获得过太多的政策倾斜,部分规范类券商颇有意见。“年末也应该到了该向他们进行政策倾斜的时候。”上述券商高层认为。
按照证监会高层的建议,资产证券化项目选择和基础资产选择将侧重于基础设施及重大交易。因为这些项目相对比较安全,有稳定的现金流,并且相对独立,权属清晰。在对于基础交易和结构设计方面将更多在权利、义务、风险转移等问题上下工夫,以保证稳定的现金流以及安全性。
“公路、港口、铁路、桥梁、污水处理等公用项目属于其中比较可行的,这也是地方政府比较重视的工程,相对而言开展起来也比较受支持。”蔡咏说。
“证监会加紧推进资产证券化业务也另有目的,在即将重启IPO与再融资的情况下,借此缓解股市的一部分扩容压力。”一位证券公司投行人士指出。
资产证券化计划受益凭证的最低认购金额不得低于人民币10万元,大多为企业认购,因此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股市重启IPO和再融资后的扩容压力。
上周粤高速表示,将考虑用资产证券化的方式进行融资。公司董秘左江告诉本报:“有短期融资债、资产证券化等各种融资手段,公司就有多种选择的余地,并不一定要通过发行股票的形式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