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幸福观是主客观的统一

2018-12-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幸福观是指人们对幸福的根本看法.幸福是指人们在创造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条件的实践中,由于目标和理想的实现而感到精神上的满足.幸福观是人们的世界

幸福观是指人们对幸福的根本看法。幸福是指人们在创造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条件的实践中,由于目标和理想的实现而感到精神上的满足。幸福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反映。由于人们的生活价值目标不同,人们的幸福观也就不同。尤其是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幸福观。

“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也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课题。但究竟什么是“幸福”?处在不同社会角色和不同生存状态、生活状态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达。从广义上讲,“幸福”就是人由于境遇和生活舒适而产生的一种主观精神活动,是人内心一种持久的、稳定的满足感。

东汉《说文·解字》对“幸福”一词的解释是:“幸,吉而免凶也”“福,佑也”,两个字组合起来,就是期望保佑,趋吉避凶的意思。这也是“幸福”一词被创造出来的本意。从“吉而免凶”可以看出,老祖宗创造这样一个词,表达的是人类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憧憬。

站在现代人的角度,“幸福”其实包含了两层意思,它既是讲人的一种生存状态,也是讲人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二者有机的结合。两年前中央电视台策划了一个“你幸福吗?”的采访活动,随机在街头对各种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进行提问,很多人就此编了很多短信来调侃。这个策划的主题没有问题,但如此简单、随便地问人家“幸不幸福”确有不妥。问话者首先得了解对方的幸福观是什么,得对对方的生存状态、生活情况有所了解之后,才能发问。贸然去问人家是否“幸福”,人家肯定难以回答。你突然问我,我也不好回答。所以,要想真正理解“幸福”,必须先把“幸福”这个概念搞清楚。

幸福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何谓“主观”?主观,是人的一种主体活动,属于自我意识方面的,是精神。何谓“客观”?客观,是外在的不依赖主体意识的真实的存在,是物质。

历史上曾有两种对立的说法:一种是把幸福归结为禁欲主义,认为人的物质欲望即为邪念,肉体的需要即为罪恶,必须加以压抑和禁止。在中国古代,程朱理学提倡的“存天理,灭人欲”就是这个意思。另一种则把幸福归纳为纯粹感官享乐,强调人的物欲享受,否定精神生活。在我看来,这两种说法都失之偏颇。我们不能否定人对物质的正常渴求,但单纯的追求物质享受也绝不是真正的幸福。

我以为,幸福首先是一种感觉,是一种主观的体验与感受,是主体价值得以实现的一种心理体现,是人的一种主动的精神追求行为。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就说过:“人生的本性就是渴求幸福,其方法是求知、修德行善,然后是一位幸福之人。”马克思也说过,人类有三大需求,即要生存、要发展、要享受。我们每个人都喜欢幸福的感觉,也会通过各种努力去追求这种感觉,这就是一种主观的能动行为。在这种行为中,主体本身是载体,而内心的冲动则是原动力,是人类一种自内向外的主动探求行为。法国哲学家卢梭说,“经验告诉我们,追求幸福乃是人类活动的唯一动力。”

但“幸福”也不仅仅局限于此,因为任何主观的行为在没有客观的支持下,由于缺少根基,只能是空中楼阁。获得幸福感的客观条件是人类基本需求的满足,包括获得生存、安全、自由、健康等条件。人,必须先是一个活着的生命体,在生命体存在的基础上,才谈得上去获取“幸福”,这是最最基本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幸福的主观性与客观性是相辅相成的。幸福就是在物质追求的基础上得到的精神快乐。物质和精神两者是统一的、不可割裂的。物质是精神的基石,而精神又是物质的外化。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说:“首先是最崇高的理想,其次才是金钱;光有金钱而没有最崇高理想的社会是会崩溃的。”马克思也说过:“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由此可见,物质需要的尽可能满足是实现幸福的一个重要条件。但我们不能说物质条件优越,就一定幸福;物质条件不优越,就一定不幸福。实际上,因物质需要的满足而产生的愉悦感,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但精神幸福则为人类所独享。物质幸福是初级、短暂、浅层次的,精神幸福才是深刻、持久、永恒、高级的。西方古代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曾说过,“幸福与否,乃灵魂之事,幸福不在于众多的家畜与黄金,而在于神圣的灵魂上。”

幸福指数的高低与一个人的价值观有极大的关系。价值观是什么呢?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感官思维之上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也就是人认定事物、辨别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一个人认定什么事、什么目标最有价值,他就会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去成就。医生的幸福是病人康复,老师的幸福是学生成才,农民的幸福是春天播种、秋天有个好收成,公务员的幸福是办了好事实事、获得老百姓的认可,爸爸妈妈的幸福是儿女听话孝顺、儿孙满堂。有的人已经位高权重,还在争权夺利,谋求王侯将相;有的人早已家财万贯却贪心十足,不富甲天下誓不罢休。有的人虽然无职无权,但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乐天知命,活得有滋有味;有的人虽然粗茶淡饭,但知足常乐,从不怨天尤人。这就是价值观不同导致的巨大心理追求差异。

幸福的感觉和人的心理状态也有很大的关系,同样一件事、同样一个景物,在不同的心境中会有完全不同的印象和看法。如果我们以温情的心态看世界,春花固佳,秋叶也美,如果以厌恶的心情观人世,就会觉得满目苍夷、一地鸡毛。宋代的无名和尚有一首禅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就是说,只要心情好,天天都是好日子。大家看过《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葬花词:“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本来春来春去,收拾一下花园缤纷的落英,是很正常的事,“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但黛玉由于深深地爱着宝玉,想说不敢说、欲爱不能爱,所以愁肠百折、万般无奈,看到落花也生出如此沉重令人唏嘘的伤感和绝望。还有《西厢记》里的崔莺莺,由于她的心上人张生赴京赶考,相思感怀,看到层林尽染的山峦,不是感觉赏心悦目,而是发出“满山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的感叹。这都是“景由心造”的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