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视剧"鲜肉"吃多易上火 粗粮细作真"民生"

2019-01-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老九门>剧照 ▲<中国式关系>剧照 ▲<小别离>剧照 <幻城>里冯绍峰(左).马天宇(右) 猴年的文娱圈依然喧嚣热闹的背后,已然潜藏着新

▲《老九门》剧照

▲《中国式关系》剧照

▲《小别离》剧照

《幻城》里冯绍峰(左)、马天宇(右)

猴年的文娱圈依然喧嚣热闹的背后,已然潜藏着新的困局——电影票房不再像去年那样高歌猛进,电视综艺数目众多却原创匮乏,电视剧天价片酬痼疾未解又来了小鲜肉当道的新问题……

困局如何解?十一长假,我们推出“文娱解局”系列,让您在喜庆之余,既看热闹,也窥门道。

刚刚过去的暑期档,或可成为国产电视剧创作的一个分水岭:高歌猛进了近三年的以小鲜肉、大IP、古装玄幻为主导的生产模式终于在一鼓作气,再而衰之后,显现了三而竭的必然后果。《青云志》、《幻城》、《九州天空城》、《老九门》等无论在收视还是口碑上,与当年的《古剑奇谭》、《花千骨》、《琅琊榜》相去甚远,令人失望;相反,各种因素停滞蜷缩的现实主义题材却意外绽放,《小别离》、《中国式关系》成了“双响炮”,如果再加上“暑前档”《欢乐颂》,无论是观众还是创作者,心理天平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动荡。好消息是,未来,零演技高片酬“小鲜肉”这一特殊“物种”或可被理性自然淘汰;坏消息是,国剧的创作习惯向来是“刻舟求剑”,如果再次转向另一种“一窝蜂”,仍然是恶性循环。

▲困局▲

大IP剧暑期档集体“哑火”

依照暑期档的表现,业界认为IP与电视剧已走出“蜜月期”。今夏,包括湖南、东方、江苏、北京等在内的所有一、二线卫视全部卷入“小鲜肉+大IP”的战局,《幻城》、《青云志》、《老九门》、《九州天空城》等均是过亿投资、被寄予厚望的大制作,可呈现面貌却令人大跌眼镜:剧情注水拖沓、“空心化”,特效大量使用白色发套、蓝色美瞳甚至诞生了“美瞳剧”新名词,引发大面积观众差评。

另外,在数据普遍失真难以客观衡量的大环境下,这些剧的收视率和播放量都无法交出符合“期待”的答卷,资本和播出平台的热情被大大浇了冷水。《花千骨》作为去年暑期的现象级大剧,平均收视率破2,最高峰值接近4,而相同题材的《青云志》,演员配置和IP知名度甚至略高于前者,收视率迟迟没有破1。至于网络播放量,坊间已经纷纷对动辄上百亿的播放量进行质疑,媒体又曝光了播出平台“监守自盗”,网络刷数据的违规行为成为公开的秘密。在暑期档决战开始前,这个数据已经成为一个笑话。某大剧开播后,仍按照“惯例”发布了开播当日播放量过亿的新闻,老板在朋友圈里发红包请大家转发已经提前制作好的“喜报”,数小时后,迫于压力和敏感,老板不得不再发一轮红包请大家删除该“喜报”。数字失真,但直观感受不会彻底偏离真相。当年《古剑奇谭》、《花千骨》热播,即便很多人不感冒此类型剧,但周边对“爆款”的议论是无法屏蔽的,这种感知与其释放的数据成正比。今年暑期档玄幻剧的尴尬在于,播放量的数据虽然也是数十、上百亿,可是你很难发现身边谁在追、谁在说。

登高跌重,今夏对于投资方、播出平台来说,这样惨淡的结局足以点醒长期迷失在非理性漩涡中的人,这段时间来的“困兽斗”绝非一定指向一个好的结果。

▲复盘▲

“爆款”攻略被简单化为“大IP+小鲜肉”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大IP改编热,源于《古剑奇谭》、《花千骨》、《琅琊榜》等的巨大成功。这些剧之所以成为“爆款”各有各的认真和运气,但是在跟风者那里,特别是资本鼓动下,这些剧成功的原因被粗暴简化成大IP+小鲜肉的必然——对IP的改编,只求速度,缺乏真正的理解和影像转化能力;对“小鲜肉”的使用,只重颜值不看演技;对结果的判断,只看数据不看品质。于是,整个电视剧行业的生产面貌变成了这样一番景象:先是IP价格被爆炒,古装玄幻尤为香饽饽,不惜重金抢到者就是赢在起跑线;第二步就是高价抢小鲜肉,有演技有颜值有人气的胡歌当然是首选,但人家对自己有要求不肯轻易接戏,市场确实开出了过亿的“天价”,是真正有市无价的“传说”,退而求其次,杨洋、李易峰等有颜值有流量,虽然演技饱受差评,仅仅因为他们参演的作品“成功”过,在人人争做“爆款”的心态下,谁获得了这些演员的加持,仿佛谁就获得了成功的另一半钥匙。

这样的创作模式中间省略了电视剧最重要的环节:剧作本身的创作规律。从一部网络小说到电视剧中间隔着巨大的转化障碍,需要有经验的编剧重新构架打磨;一个高颜值小鲜肉和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中间同样隔着巨大的技术鸿沟,需要导演和剧本的全力支撑。失去了优质剧本和演员二度创作,鲜肉IP剧只能呈现出当下的幼稚面貌。但是,受到资本操纵,投资方仍然偏执地认为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卖个好价钱,购片方也只看IP名头和演员卡司,只要片单上有李易峰、杨洋、杨幂的名字就会买单。这种市场现实更加倒逼投资方把70%、80%的资金用于演员——只要有某几个小鲜肉,电视台、视频网络就一定会高价买单,其他制作费用和环节必然再度受到挤压,如此恶性循环。有人说小鲜肉演砸了这些大IP,其实小鲜肉也是背了“黑锅”。某些剧,就算换成表演艺术家照样难看到弃剧。而现实中一直人人喊打的演员高片酬问题,尤其是高颜值低演技的高片酬,也已经不再是演员自己的志愿,而是整个行业被资本裹挟着滑向深渊,很多人清楚知道却依旧无力摆脱的困局。

▲解局▲

深度挖掘民生 分辨现实题材真伪

事实证明,在市场上犯的错误还是市场给教训最有效。总局虽然接连发布限令,整治高片酬、限制古装剧上黄金档、减少偶像剧配额,但似乎都无法阻止市场的癫狂。即便明知这条路越走越窄,也不愿主动撤身,说白了,还是看不清前路,需要有一个现成的成功案例来跟风模仿。

这种情势下,《欢乐颂》、《小别离》、《中国式关系》的提振效果有目共睹。首先,它们破掉了“小鲜肉”迷局,回到了以人物为前提、演员为角色服务的正确道路,让人看清养眼是锦上添花,演技才是根本;其次,对民生问题的掘进能力,对人生冷暖的感同身受等等,现实题材有着天然优势,一旦戳中热点痛点,更容易引起话题发酵,这种话题性“爆款”比靠演员流量带来的热度更持久、更深远;回到生意本身,现实题材的性价比更高且一直是总局政策鼓励的安全区,即便实际操作起来“禁区”多多,但在市场大量IP剧存量需要消化的情况下,优秀的现实题材剧仍如同一股清流,方便脱颖而出。

有业内人士明确表示,“小鲜肉”演砸了暑期档,投资方确实开始重新考虑演员使用问题,未来颜值之外演技必须成为重要考量指标。至于现实主义题材也可能吸引到更多资源的倾斜,比如近年在古装IP剧领域风生水起的侯鸿亮团队和郑晓龙团队,明年都将同时推出医疗题材作品。

但是鉴于现实主义本身创作难度更大,对各方面品质要求更高,如果又一窝蜂转向现实题材也不是什么好现象。国剧的大盘向来喜欢跟风,题材选择“刻舟求剑”。其实各花入各眼,无论古装、仙侠还是偶像、现实,题材本身并无难易优劣、高低贵贱,谁又能否认《琅琊榜》、《甄嬛传》本质上不是披着古装外衣的现实主义?在《欢乐颂》出现之前很长一段时间,现实主义题材不是照样最终落入婆婆妈妈、一地鸡毛的伪现实主义?

《青云志》的失败,在于它将《诛仙》中“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总价值观放置在错误的语境中,将被同门漠视欺压的张小凡变成一个生活在团结友爱正能量中的愚钝孤儿,难道这个黑锅也该由远离当下现实,或者李易峰“零演技”来背?所以,根本上的问题还是应该从各个环节质量着手,花力气提升电视剧本身的品质,尊重艺术作品生长的天然规律,静待花期。

▲点局▲

数据去伪存真 才能根治行业病

有人说,现在电视平台或者视频网站买剧,压根不是为剧的品质买单,而是为制作方购买数据和炒作的能力买单,取舍标准已经跟剧本身的好坏关系不大。不久前腾讯掐断了微信公众号刷阅读量的“命门”,很多大号开始“裸奔”;如果让大IP剧裸奔,可想而知大部分的姿态也异常难看。

针对电视剧市场的乱象和观众的不满意,作为管理部门的广电总局近年不断出台各种政策加以调控,但是大家心知肚明,电视这个行业的病,根在数据造假。过去是假收视率,现在又添网络数据注水。数据代表的是评价体系,是风向标,但利用作假的数据左右市场成为普遍行为,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傻被骗后骗更傻。如果不能从立法到监管多管齐下根治这个顽疾,不能在数据上做到去伪存真,国剧水平不可能取得整体提升。观众要想看好剧,就像这雾霾天,纯看天吃饭,靠个别从业者的良心。(杨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