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摘要】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路线和工作方法。本文从毛泽东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毛泽东群众路线的实践途径及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形成三个方面阐述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关键词】 群众路线 毛泽东思想 活的灵魂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和科学的领导、工作方法,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毛泽东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
毛泽东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宗旨,是党的群众观点的重要内容,是党与群众关系中最基础、最根本、最重要的一条,是党的领导机关和每个共产党员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毛泽东群众路线的思想理论前提和基础。
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在《注意经济工作》《我们的经济政策》《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纪念白求恩》《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必须给人民看得见的物质福利》《为人民服务》等文中提出了“一切为了群众”的思想,全面论述了关心群众利益,改善群众生活的重要意义。
1934年毛泽东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代表大会上专门讲了关心群众生活的问题。他认为,只有把从生产劳动到柴米油盐和小孩上学这些事做好,才能“使广大群众认识我们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是和他们呼吸相通的。
”①只要群众从这些事情出发,了解我们提出来的更高任务,革命任务,他们就会拥护革命,把革命推到全国去,接受我们的政治号召,为革命的胜利斗争到底。
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毛泽东时刻想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他说:“有无群众观点是我们同国民党的本质区别,群众观点是共产党员革命的出发点和归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想问题从群众出发就好办。”②针对当时陕甘宁边区的某些工作人员轻视群众物质利益和对群众竭泽而渔,诛求无已的思想和作法,毛泽东提出“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
”“我们的第一个方面的工作并不是向人民要东西,而是给人民以东西。”③“这就是处处要想到群众,为群众打算,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④他说:“共产党员是一种特别的人,他们完全不谋私利,而只为民族与人民求福利”。“以群众的利益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⑤“这些都是领导干部们应时刻注意的。
”⑥因为“我们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⑦但是,“一切为群众的工作都要从群众的需要出发,而不是从任何良好的个人愿望出发。”⑧所以,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中国共产党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的根本所在。
共产党人要为人民谋利益,就必须向人民群众负责。他指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⑨“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如果有了错误,定要改正,这就叫向人民负责。”⑩要做到向人民群众负责,要制定出符合中国实际情况、反映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纲领、路线和政策,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要正确理解和处理对党负责和对人民群众负责的一致性。
每个共产党员要明白,人民的利益,即是党的利益,除了人民的利益之外,党再无自己特殊的利益,向党负责和向人民群众负责是一致的。
人民群众利益不仅是共产党人一切言论行动的出发点,也是它的归宿。党的路线的正确与否,党的行动的正确与否,不是以党的领导人和领导机关主观上的感觉而定,而是由人民群众而定。毛泽东说:“应该使每个同志明了,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⑪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了既要照顾长远利益,又要照顾当前利益,既要发展生产,又要改善人民生活的观点,要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树立为民服务的态度,并强调说:“一定要每日每时关心群众利益,时刻想到自己的政策措施一定要适合当前群众的觉悟水平和当前群众的迫切要求。凡是违背这两条的,一定行不通,一定要失败。”⑫要把“一切为了群众”作为党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党的群众观点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力量的源泉。早在“五.四”时期,毛泽东就提出了依靠“民众的大联合”来改造社会的思想。大革命时期,他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提出了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思想。
并指出“一切革命的党派、革命的同志,都将在农民的革命面前受他们的检验而决定弃取。”⑬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就讲:“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
“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⑭毛泽东反复讲:“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只要我们依靠人民,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就一定能克服困难,消灭敌人”。如果“离开民众则将一事无成。”⑮“群众是真正的英雄。”⑯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实行全民总动员,完成民族革命战争。“我们应该走到群众中间去,向群众学习,把他们的经验综合起来,成为更好的有条理的道理和办法,然后再告诉群众(宣传),并号召群众实行起来,解决群众的问题,使群众得到解放和幸福。”⑰他说:“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⑱“革命要依靠人民群众,大家动手,反对只依靠少数人发号施。”⑲
在解放战争时期,美国反动派用原子弹吓唬世界人民。对此毛泽东指出,原子弹是纸老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真正强大的力量是人民。毛泽东的这一思想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去夺取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面对新的形势,着重强调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他指出:“社会的财富是工人、农民和劳动知识分子自己创造的。只要这些人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又有一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路线,不是回避问题,而是用积极的态度去解决问题,任何人间的困难总是可以解决的。
”⑳他又说“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他们可以组织起来,向一切可以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替自己创造日益增多的福利事业。”他深信,只有坚定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就一定能把中国建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毛泽东认为相信和依靠群众,必须反对命令主义和尾巴主义。他指出:“在一切工作中,命令主义是错误的,因为它超过群众的觉悟程度,违犯了群众的自愿原则,害了急性病。”“在一切工作中,尾巴主义也是错误的,因为它落后于群众的觉悟程度,违犯了领导群众前进一步的原则,害了慢性病。
”他认为世界上没有救世主,人民群众只能自己解放自己。共产党的责任在于宣传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领导群众,让群众自己起来革命,解放自己,而不能搞命令主义。
群众要怎么办就怎么办,迁就、放任群众中的落后东西,放弃领导责任,这就是领导工作中的尾巴主义。因此,一切依靠群众,首先要相信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支持群众的创造性活动。其次,要正确对待领导者的作用,不领导群众不行,但也不能夸大领导者的作用,要反对命令主义和尾巴主义两种错误倾向。
综上所述,毛泽东一切依靠群众的观点,主要是解决“如何为群众”的问题。解决好了这个问题,党的群众路线就能得到很好贯彻,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利与发展就有了保证。
二、毛泽东群众路线的实践途径
毛泽东群众路线的实践途径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实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具体做法就是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毛泽东走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也是实现群众路线的组织原则。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在湖南调查了32天,写出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初步提出了党在农村中的阶级路线。
强调占农村人口70%的贫农是农村革命运动的中坚,“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1930年,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阐明了调查研究的极端重要性,指出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那么,它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
文中首次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度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著名论断。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
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
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毛泽东认为,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这是基本的领导方法。在集中和坚持过程中,必须采取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这是前一个方法的组成部分。
从许多个别指导中形成一般意见(一般号召),又拿这一般意见到许多个别单位中去考验(不但自己这样做,而且告诉别人也这样做),然后集中新的经验(总结经验),做成新的指示去普遍地指导群众。这就是说正确的结论来自于实地的调查研究,而调查研究又必须走群众路线,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必然要求。
毛泽东在运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这一群众路线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方面,为全党作出了示范。在早期革命实践中,他就写了《寻乌调查》《兴国调查》《东塘等处调查》《木口村调查》《长冈乡调查》《才溪乡调查》《生产组织与农村调查》《关于农村调查》等调查报告,在《〈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一文中提出:“现在我们很多同志,还保存着一种粗枝大叶、不求甚解的作风,甚至全然不了解下情,却在那里担负指导工作,这是异常危险的现象。
”要了解情况,唯一的方法是向社会作调查,调查社会各阶级的生动情况。对于担负指导工作的人来说,有计划地抓住几个城市、几个乡村,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即阶级分析的方法,作几次周密的调查,乃是了解情况的最基本的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具有对中国社会问题的最基础的知识。毛泽东调查研究的方法:第一是眼睛向下,不要只是昂首望天。没有眼睛向下的兴趣和决心,是一辈子也不会真正懂得中国的事情的。
第二是开调查会。这是最简单易行又最忠实可靠的方法。开调查会每次人不必多,三五个七八个即够。必须给予时间,必须有调查纲目,还必须由自己口问手写,并同到会人展开讨论。因此,调查研究是认识社会的基本方法,是克服主观主义的锐利武器。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依然坚持调查研究,一个突出的事例是制定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为起草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毛泽东于1953年12月下旬即带领宪法起草小组成员,离开北京到达杭州,专心致志着手这项奠定新中国民主与法制基础的重大工程。
在他亲自主持下,1954年2月中旬初稿完成。后经过中央政治局会议几次讨论、征求法律、语言等方面专家意见、建议,完成宪法草案四读稿。经继续扩大范围讨论、修改后提交宪法起草委员会。宪法草案委经向全国有代表性的8000多人广泛征求意见、讨论和反复修改,提交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0次会议审议通过。
1954年9月8日,毛泽东主持宪法起草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最后讨论修改。9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临时会议审议后递交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
9月20日,会议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行表决,获得全票通过。这个草案共经过全国1.5亿多人参加讨论、修改制定过程充分体现了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方法。
1961年初,为战胜严重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话,号召“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今年搞一个实事求是年。”会后,他即亲自组织和率领调查组到浙江、湖南、广东进行调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起草了《人民公社六十条》。
然后,布置中南、华南、西南和西北、东北、华北的省委书记分别在广州、北京开会,讨论草案。后又组织中央工作会议,集中讨论修改,使它得到充实、提高。毛泽东对与会同志说,现在有了初步的调查成果了。
从群众中来,根据群众的意见搞了这么个东西。现在还需要到群众中去。把这个东西带回去,每个省、地区都到生产队去征求农民的意见。向群众宣读,一条一条地讲,逐条征求群众意见,是同意还是不同意,是基本同意还是部分同意,还有什么新的意见。
他多次带着草案下去调查、征求意见,然后召开中央工作会议汇总大家的意见,进一步讨论、修改,并结合广东、湖南两个调查组的调研结果,把草案中没有解决的两个问题解决了:一个是三分供给,不再保留,分配完全按劳;一个是公共食堂,解散。
通过调查研究,从群众中来,拟出草案;又到群众中去,听取群众意见,对草案加以改进和完善,解决应该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这是一条成功经验。
通过调查研究,毛泽东得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观点。他倡导领导干部要经常下厂下乡,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到生产大队、生产队,到工厂,到商店,去蹲点,并形成制度,坚持下去。同时,要以整风形式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解决党内矛盾、解决党同人民之间的矛盾。
经过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和整风,整顿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激发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充分发扬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
三、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形成
毛泽东群众路线的思想萌芽于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形成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成熟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发展于新中国成立以后,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一点一滴的逐步总结出来的,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萌芽阶段。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主义思想传入中国,毛泽东从当时中国革命的实践出发,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
”“群众不是从理论上,而是根据实际来看问题的,我们的错误就在于总是从理论上看问题。”“只有相信人民的人,只有投入生气勃勃的人民创造力泉源中去的人,才能获得胜利并保持政权。
”我们当今人类社会的一切财富,包括我们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这都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群众观点。他认为,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扎根于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
毛泽东不仅在指导思想上坚持群众路线观点,而且在实际工作中坚持走群众路线。1919年7月,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上发表《民众的大联合》的文章,提出要进行以小联合为基础的民众大联合,以民众大联合对抗强权贵族和资本家,以进行社会政治改革的主张。
毛泽东指出:“国家坏到了极处,人类苦到了极处,社会黑暗到了极处,补救的方法,改造的方法,教育,兴业,努力,猛进,破坏,建设,固然是不错,有为这几样根本的一个方法,就是民众的大联合。”毛泽东预言“中华民族的大联合,将较任何地域任何民族而先告成功。
”这便是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最初的雏形。1926年3月,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提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经过一系列的分析之后,说明了“一切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无产阶级乃是我们的朋友, 乃是我们真正的朋友。”我们应该“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
”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很快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中,领导了北伐战争,发动和组织了香港海员罢工、安源路矿工人罢工等系列工人斗争,通过这一系列斗争,密切了党同工人阶级的联系,践行了党的群众路线,为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土地革命时期是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形成阶段。1927 年初,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充分估计了农民运动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伟大历史作用;阐明了建立农民政权和农民武装的重要性;分析了农民的各个阶层,初步提出了党在农村中的阶级路线;阐述了放手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的革命思想。
报告有力地驳斥了党内外对于农民革命斗争的种种责难,深刻总结了农民运动的经验。指出:“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
”“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1929年12月,在毛泽东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中,使用了 “群众路线”的概念。
毛泽东不光在夺取政权的道路上和政治宣传中展开群众路线,而且在军事上也应用了群众路线,他谈到关于单纯军事思想时,认为红军不应该单纯地打仗,而应该“负担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组织等项重大的任务。
”在纠正单纯军事观点的方法这一方面,他指出:“党对军事工作部分要有积极的注意和讨论,一切工作在党的讨论和决议之后,再经过群众路线去执行。”认为斗争策略“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在经济生活中,毛泽东认为也要运用群众路线。
1933年到1934 年间,毛泽东在一些关于经济工作的文章中,反复强调只有切实的为群众谋福利,并且不断的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才可以把群众发动起来,组织起来。1933年8月,毛泽东在江西南部十七县经济建设工作会议上讲到 “革命战争是当前的中心任务,经济建设事业是为着它的,是环绕着它的,是服从于它的。
”这是由于“为着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由此更加激发人民群众参加革命战争的积极性;为着在经济战线上把广大人民群众组织起来,并且教育他们,使战争得着新的群众力量;为着从经济建设去巩固工人和农民的联盟,去巩固工农民主专政,去加强无产阶级的领导。
”在动员群众的方式方法上,应该“从组织上动员群众,”而且“动员群众的方式,不应该是官僚主义的。”在开展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工作干部“是经济战线上的指挥员,而广大群众则是战斗员。
”1934年1月,毛泽东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着重说明了应该关心群众的生活,“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总之,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
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在军事、政治、经济方面逐步地形成。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成熟阶段。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遭受到外来侵略,国情和形势都要求全民族必须团结起来,抵御外敌。1937年5月,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前夕,毛泽东在延安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就作出了结论,即《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
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人,首先提出团结抗日,认为:“我们的正确的政治方针和坚固的团结,是为着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个目的。
”并对共产党员与群众关系发表了一系列看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是襟怀坦白,忠实,积极,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以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无论何时何地,坚持正确的原则,同一切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作不疲倦的斗争,用以巩固党的集体生活,巩固党和群众的联系;关心党和群众比关心个人为重,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
这样才算得一个共产党员。”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这篇文章中,再一次谈到了共产党员与群众的关系问题。
他说: “共产党员在民众运动动中,应该是民众的朋友, 而不是民众的上司,是诲人不倦的教师,而不是官僚主义的政客.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系统地论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毛泽东认为,在工作中,领导和群众必须结合在一起,才能把工作很好完成。这说明必须密切结合群众,才能很好地完成工作。
除此之外,毛泽东还提出了把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并在群众中“坚持下去”群众路线理论,标志着群众路线思想的成熟。1945年,在党的七大中,特别强调了党的群众路线。毛泽东在七大上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说明了共产党人区别于其它政党的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广大群众的密切联系。
毛泽东还指出:“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坚持真理,因为任何真理都是符合人民利益的;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修正错误,因为任何错误都是不符合于人民利益的。”毛泽东号召全党警觉,每一个同志都不要脱离群众,不管是在哪个工作环节上。
要做到不脱离群众,需要注意几点:首先,应该避免命令主义。因为有时群众的觉悟程度达不到,直接下命令容易招致群众的不理解与反感。共产党人应该与群众打成一片,在生活中慢慢启发群众。其次,应该避免尾巴主义。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共产党人不了解的东西,群众很可能已经了解。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共产党人应该克服困难,为最广大的群众谋利益,并且相信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的。1945 年 5 月,刘少奇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高度评述了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
认为党的群众路线就是要使我们党与人民群众建立正确关系的路线,就是要使我们党用正确的态度与正确的方法去领导人民群众的路线,就是要使我们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人与被领导的群众建立正确关系的路线;不但我党的政治路线,而且我党的组织路线,都应该是从群众中来,又到群众中去的路线。
为了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刘少奇概括了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即“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这一切,就是我们的群众观点”。党的七大通过新的党章,在规定毛泽东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的同时,明确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使党对群众路线的认识又提到了一个新高度。
党的七大以后,群众路线就同实事求是一起,被视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毛泽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1934年1月 27日),《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8页。
毛泽东:《切实执行十大政策》(1943年 10月14日)《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1页。
毛泽东:《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节选)》(1942年 12月)《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67页。
毛泽东:《论合作社》(1943年10月),《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883页。
毛泽东:《中共中央为抗战六周年纪念宣言》(1943年7月2日),《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7 页。
毛泽东:《为中直军直生产展览会的题词》(1943年11月) 《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73页。
毛泽东:《一九四五年的任务》(1944年12月15日),《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43页。
毛泽东:《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 (1944年10月30日),《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12页。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4—1095页。
毛泽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1945年8月13日),《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28页。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6页。
毛泽东:《党内通信》(1959年3月17日),《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3页。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4月第一版,第13页。
毛泽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1934年1月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4月第一版,第122页、125页。
毛泽东:《抗战十五个月的总结》(1938年10月12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381页。
毛泽东:《<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1941年3月、4月),《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90页。
毛泽东:《组织起来》(1943年11月29日),《毛泽东选集》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33页。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1页。
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1948年 4月2日),《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18—1319页。
毛泽东:《〈书记动手,全党办社〉一文按语》(1955年)。
毛泽东:《〈多余劳动力找到了出路〉一文按语》(1955年)。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5页。
王進等主编《毛泽东大辞典》,广西人民出版社灕江出版社出版1992年第1版,第369页。
王進等主编《毛泽东大辞典》,广西人民出版社灕江出版社出版1992年第1版,第372页。
毛泽东:《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1943年6月 l日),《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99页。
《毛泽东文集》一卷本,1964年4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第747页。
《毛泽东思想年编(1921—1975)》,第906、907页。
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节选)》(1844年9月——11月)《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7页。
列宁:《在出席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会议的布尔什维克代表的会议上的报告》(1917年4月17日),《列宁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03页。
列宁:《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文献》(1917年11月17日),《列宁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7页。
王進等主编《毛泽东大辞典》,广西人民出版社灕江出版社出版1992年第1版,第365页。
王進等主编《毛泽东大辞典》,广西人民出版社灕江出版社出版1992年第1版,第365页。
《毛泽东选集》一卷本,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1版,第3页。
王進等主编《毛泽东大辞典》,广西人民出版社灕江出版社出版1992年第1版,第367页。
《毛泽东选集》一卷本,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1版,第3页。
《毛泽东选集》一卷本,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1版,第21页。
王進等主编《毛泽东大辞典》,广西人民出版社灕江出版社出版1992年第1版,第372页。
王進等主编《毛泽东大辞典》,广西人民出版社灕江出版社出版1992年第1版,(《反对本本主义》文)第372页。
王進等主编《毛泽东大辞典》,广西人民出版社灕江出版社出版1992年第1版,第376页。
《毛泽东选集》一卷《必须注意经济工作》文第106页,人民出版社1968年12月北京第3次印刷版。
《毛泽东选集》一卷《必须注意经济工作》文第110页,人民出版社1968年12月北京第3次印刷版。
《毛泽东选集》一卷《必须注意经济工作》文第110页,人民出版社1968年12月北京第3次印刷版。
《毛泽东选集》一卷《必须注意经济工作》文第111页,人民出版社1968年12月北京第3次印刷版。
《毛泽东选集》一卷第122页,人民出版社1968年12月北京第3次印刷版。
《毛泽东选集》一卷第123页,人民出版社1968年12月北京第3次印刷版。
《毛泽东选集》一卷第256页,人民出版社1968年12月北京第3次印刷版。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反对自由主义》,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1版,第349页。
《毛泽东选集》一卷文第488页,人民出版社1968年12月北京第3次印刷版。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1版,第1096页。
作者姓名:安永香
工作单位:张掖市委宣传部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