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杰出的中医药人物

2017-08-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王旭高(1798~1862),名泰林,字以行,晚号退思居士.江苏无锡人.从舅父高锦亭学医多年,尽得其传.起初从事外科,后来专力于内科杂病,且对温病尤多关注,临证审征用药甚为精当.王氏学术代表著作为<西溪书屋夜话录>,书成后惜多散佚,仅存治肝三十法.王氏著述甚丰,后世将其<退思集类方歌注>.<医方证治汇编歌括>.<医方歌括>.<薛氏湿热论歌诀>.<医方歌诀>,连同<西溪书屋夜话录>合刊为<王旭高医书六种>.著&l

王旭高(1798~1862),名泰林,字以行,晚号退思居士。江苏无锡人。从舅父高锦亭学医多年,尽得其传。起初从事外科,后来专力于内科杂病,且对温病尤多关注,临证审征用药甚为精当。王氏学术代表著作为《西溪书屋夜话录》,书成后惜多散佚,仅存治肝三十法。王氏著述甚丰,后世将其《退思集类方歌注》、《医方证治汇编歌括》、《医方歌括》、《薛氏湿热论歌诀》、《医方歌诀》,连同《西溪书屋夜话录》合刊为《王旭高医书六种》。著《医学刍言》,门人方耕霞(仁渊)搜集编辑其师脉案,于1879年刊行《王旭高医案》4卷。

费伯雄(1800~1879),字晋卿。江苏省武进县孟河镇人。费伯雄生长在世医家庭,家学渊源,先儒后医。悬壶执业不久,即以擅长治疗虚劳驰誉江南。道光年间(1821~1851)曾两度应召入宫廷治病。先后治疗皇太后肺痈和道光皇帝失音证,均取得显效。为此获赐匾额和联幅,称道其“是活国手”。至咸丰(1851~1861)时,费氏医名大振,远近求医者慕名而至,门前时常舟楫相接,孟河水乡小镇此时也以医药业发达而成为一个繁盛地区。费氏博学通儒,医术精湛,人称其以名士为名医,蔚然为医界重望。

费氏几十年行医生涯积累了丰富的临征经验,平素治学颇多心得,乃着手著书立说。他认为医学发展至今芜杂已极,必须执简驭繁救弊纠偏,以使后学者一归醇正。为此,他投入一生精力孜孜不倦地摸索,一切从临诊实际出发,博采古今学术之精华,不参杂门户偏见,努力探求立论平允不偏的醇正医学。笔耕数载终于完成《医醇》书稿(共24卷),并付刊刻,不料此书文稿连同藏扳一并毁于咸丰年间一场战火。此时,费氏避太平天国战乱于古延陵之寓斋(在苏北泰兴县五圩里),复患脚疾步履艰难,终日坐卧室中,值此闲遐时日,潜心著述,追忆往昔著作内容,随笔录出。撰成《医醇剩义》4卷。书成于同治二年(1863年),刻印之后盛行于世。嗣后又撰《医方论》4卷(1865年)。

综观费氏医学思想,以“醇正”、“缓和”为特色。其学术源于历代各家学术,由搏返约,取各家之长补偏救弊。《清史稿》有传,评曰:“清末江南诸医,以伯雄最著。”其子孙继承家学,以医名世。孟氏费氏作为著名医学世家和学术流派蜚声进代医坛。

吴尚先(1806~1886),字师机。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天国战事,此时,吴尚先避乱于苏北泰州乡间,目睹当地百姓贫病交加,往往无力延医,他搜集民间外治法经验,查阅历代医籍记载,创用薄贴(膏药)治疗内外各种疾病。嗣后,于1865年吴氏返回扬州,即设立施药机构——存济药局,延请高手专司摊膏药。总结毕生医疗经验,经十易其稿,终于完成一部学术专著,初名《外始医说》,后因正文系以骈文体写成,又取“医者理也,药者渝也”之意,刊行时更名《理瀹骈文》(1870年)。

吴尚先的树建主要在于扩大了膏药敷贴的应用范围,他通过实践提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薄贴膏药“可以治百病”、“凡汤丸之可效者,皆可熬膏”治疗。吴尚先为中医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被人称为近代外治法之宗师。

唐宗海(1846~1897),字容川。四川彭县人。光绪十五年(1889年)中三甲第35名进士,授礼部主事。唐氏早年已有很高明的医疗技术,以行医为业。嗣后,迁居京、沪、粤等地。暮年返回家乡,在彭县故世。

唐宗海擅长内科,对各种出血病证研究尤深。在具体措施上,他提出止血、消瘀、宁血、补血四大法,充实、发展了中医学的气血理论,并为后人治疗出血病证开辟了新的途径。唐宗海试图将中西医学理论互相融会贯通,“不存疆域异同之见,但求折衷归一是”。唐朱海的著作有《血证论》8卷(1864年),《中西汇通医经精义》(又名《中西医判》、《中西医解》、《中西医学入门》2卷(1892年)、《本草问答》2卷、《伤寒论浅注补正》7卷、《金匮要略浅注补正》9卷,此五书合称《中西汇通医书万种》。对于“汇通医书”,《清朝续文献通考》中曾有评述;“近世医家,喜新者偏于西,泥食者偏于中,二者未将中外之书融合贯通,折衷至当……唐氏慨之,研精覃思,著此五书,执柯伐柯,取则不远。”

张锡纯(1860~1933),字寿甫。河北盐山人。少时广涉浓猎经史子集,读书之暇随父习医。1893年第二次参加秋试,再次落弟。此时张氏开始接触西医及其它西学。受时代思潮的影响,张氏萌发了衷中参西的思想,遂潜心于医学。1900年前后十余年的读书、应诊过程,使他的学术思想趋于成熟。1909年,完成《医学衷中参西录》前三期初稿,此时他年近50,医名渐著于国内。1912年,德州驻军统领聘张氏为军医正,从此他开始了专业行医的生涯。1918年,奉天设近代中国第一家中医院——立达医院,聘张氏为院长。1928年春,张氏携眷至天津,援徒并开业行医。组织中西汇通医社,传播学术。

张锡纯主张衷中参西,汇通中西医学。而他在临床医学上有很深的造诣,疗效卓绝,屡起沉疴危证。张锡纯与张山雷、张生甫“三张”,为医界公认的名医。

何廉臣(1861~1919),名炳元,号印岩。浙江绍兴人。家世业医。其祖父何秀山为绍派伤寒名家。从小家庭熏染有素。又跟随名医樊开周临证三年。行医之后深感学识不足,乃决计出游访道,集思广益,每遇江浙一带名医,辄相讨论。庚子之后,西洋医学在我国传播日广,何氏广购泰西医学著作译本,悉心研习,饱沃新知。寓居苏州一年,然后迁至上海。与上海名医周雪樵、蔡小香、丁福保等交往甚密,积极参与我国早期中医团体的组建。20世纪初,周雷樵创办《医学报》,并发起组织中国医学会,柯氏担任医学会副会长。留沪三载之后返归故里。又组织绍兴医学会,担任会长。1908年,与绍兴医界同仁一起创办《绍兴医药学报》。1915年之后担任神州医药会绍兴分会评议长。其时,北洋政府排斥中医于正规教育系列之外,全国中医界奋起抗争,并组织“医药救亡请愿”,何氏与绍兴医界同仁一起全力支持。

一生行医数十年,以善治时病著称,并精于内、儿、妇诸科。临证医学承继绍派伤寒学术思想,推崇俞根初《通俗伤寒论》,并在其祖父何秀山校注俞氏著作的基础上,根据临床切身体验加以发挥,于1916年完成《勘校通俗伤寒论》。初刊之后复经后世学者整理出版。大行于世。何氏又参订有关名著,出版《重订感症宝笺》、《重钉广温热论》、《增订伤寒广要》等。他对绍派伤寒学术发展贡献尤多。

主要著述尚有《湿温时疫治疗法》等。晚年编纂《全国名医验案类编》,风行海内。

何廉臣医学造诣深湛,热心中医教育事业,致力于中医文献整理,保存国粹,以振兴中医为己任。

丁甘食(1865~1926),名泽周。江苏省武进县孟河镇人。家世业医。丁甘仁初拜圩塘马文清为师,又从业于名医马培之,兼收并蓄马培之内科、外科(包括喉科)之长。同时常与其族伯丁松溪(为费伯雄门人)切磋医学。由于勤奋好学医术日精。丁氏学成之后先行医于无锡、苏州,后到沪上,医道大行。为振兴中医,联合夏应堂等集资办学。1915年。向北洋政府申请备案,获得教育部嘉许,并在内务部注册备案。该校成为兴办中医教育援以立案的先例。1917年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正式创办,尔后并开办沪南、沪北两所广益中医院。

丁氏研究外感热病,宗法仲景而不拘泥于伤寒方,宗温病学说而不拘于四时温病,其治法融汇伤寒、温病学说之长,用药轻灵,以轻去实。丁氏行医之时烂喉丹痧流行猖獗,亲身诊治万余人,积累了丰富经验。著有《喉痧症治概要》。丁氏兼通内、外、喉科。治学不偏执一家之言,对前贤经验择善而从,而以审证精确,用药丝丝入扣见长。丁氏医疗风格以“和”、“缓”为特色。丁甘仁的子孙及闻人继其医业。丁氏学术流派在江南医界颇有影响。

曹颖甫(1866~1937),名家达。江苏江阴县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举孝廉,邃文学又知医,尔后入南菁书院深造。时山长黄以周(元同)为晚清经学大师,尝于治经之余以考据训诊之法移治医经,对《伤寒论》研究造诣颇深。曹氏师承有自,于治伤寒学方面颇得黄氏师传,时常以仲景之方为人治病得心应手。丁甘仁创办上海中医专门学按,延骋曹氏任教务长。在技亲自开设讲座,教授《伤寒》、《金匮》,以其精深汉学报底,对文深义奥的仲景原旨讲解透彻,为学生所折服。著有《伤寒发微》、《金匮发微》。《经方实验录》。

张山雷(1873~1934),名寿颐。江苏省嘉定县(今属上海市)人。精于朴学训诂。张氏系前清诸生,因母亲多病留意医学,至光绪中乃弃儒习医。1914年。嘉定县黄墙屯朱氏疡科传人朱阆仙先生,创办黄墙朱氏私立中国医药学校,张氏从学于朱阆仙门下,并协助其师办学,担任教务主任。该学校草创之初,各种教材均由张氏亲自编写,张氏著作《疡科纲要》即在此时着手撰写。1920年,校长诸葛少卿赴沪求访名师,经上海神州医药总会推荐,聘请张山雷到该校负责教务,张氏欣然应聘前往。自此,他在兰溪中医学校担任教务主任,任职15年,为我国近代中医教育奋斗一生。

张氏虽然忙于教务,而从未辍诊,临床医学造诣颇深。他阐发经论而不盲从,参证西说而无附会,治学方法在当时备受赞扬。张著《中风斠诠》,阐发《素问》“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厥则暴死……”与“血菀于上使人薄厥”两条的意义。以为此乃今之所谓“中风”,正方西区“脑溢血”血冲脑筋说法符合。《中风#诠》具有较高学术水平,为当世所重。张氏临床方面多有创见,自成一家,与张锡纯,张国华有“三张三达”之誉。

袭吉生(1873~1947),名庆元。浙江嵊县人,出生于绍兴。当时绍兴徐锡麟、秋瑾秘密结交联络,鼓吹革命,裘氏化名“激声”参加光复会。后徐、秋二烈士先后就义,他即离绍兴到上海加入同盟会,并以行医为掩护继续从事革命活动。曾前往奉天(沈阳)联络,此时有机会结识日本医界人士,留心收集珍贵医籍,搜购海外汉医书籍、东瀛版本中医书及先贤遗著稿本,得到不少珍藏孤本、精抄本。辛亥革命胜利后,事平返归故里,在绍兴行医,袭氏在医界颇享声誉,素重医德。1915年组织神州医药会绍兴分会,裘吉生任会长,不久重新出版《绍兴医药学报》,担任主编。该余志在何廉臣、曹炳章等绍兴医界同仁共同努力下学术活动十分活跃,国内名家如张锡纯、张山雷均在此刊发表论述,成为中医界主要学术园地。1921年移居抗州,设立三三医社,出版医书,继续办刊物(改名《三三医报》),又开办三三医院。医院有中、西医师,病人宜于西医诊治者用西法,宜中医者服中药,对危重患者必请中西医互相磋商。1929年,裘氏作为浙江代表赴沪参知集会,抗议废止中医案,他慷慨陈辞,鼓舞斗志,并亲自参与南京请愿抗争活动,为保存中医积极奔走。

1924年,精选99种医书,经校刊整理,由抗州三三医杜,分3集出版。该丛书有不少实用书籍。在近代中医医籍出版上成绩卓著,有一定影响。1935年,又于其家3000余种医书中,选出弧本、抄本、精制本及批校本,包括未刊稿共90种,经分类编辑为《珍本医书集成》,由上海世界书局出版。裘氏一生捍卫中医事业,团结中西医,整理祖国医学遗产、出版医藉,为弘扬民族文化办实事。

丁福保(1874~1952),字仲祜,号畴隐居士。江苏无锡人。毕业于江阴南菁书院,后乃潜心医学,师从赵元益。赵氏博通中西医学,丁氏遂并精通中西医1909年应两江总督举办之医科***,获优等内科医士证书,被派往日本考察。回国后在上海办医院。疗养院,并设医书局刊行医书。1910年创办《中西医学报》,致力于编译日文西医书,向我国医界介绍西医知识,对中西医学的传播均有贡献。译述和编著的医书籍达一百六十余种,涉及临床各科和基础理论各方面。其《丁氏医学丛书》中自撰医书近二十种。于文字学和伤学亦深有研究,编有《说文解字诂林》正续篇、《佛学大辞典》、《古钱大辞典》等巨著。

恽铁樵(1878~1935),名树珏。别号药#。江苏省武进县孟河人。1903~1906年入上海南洋公学专修英文,毕业后任教,1909年抵上海,任浦东中学教职,曾抽暇翻译欧美小说,发表之后风行一时。后受知于张菊生,入商务印书局任编译,1912年主编《小说月报》(由商务发行)。挥氏曾蜚声文坛,不惑之年,爱子相继病殇,因而发愤学医。恽氏问学于伤寒名家汪莲石,并常与姻亲丁甘仁先生切磋医学。1920年辞去《小说月刊》主编,正式挂牌行医,不久医名大振,尤其擅长儿科。其后,西医传播渐广,中医备受排斤、歧视。余云岫著《灵素商兑》诋毁中医。恽氏通过亲身医疗实践,深切地认识到“中国医学为极有用之学术”。“与西国医学比较,委实互有短长”,因而挺身而出,提笔与之论战。1922年著《群经见智录》,直斥余氏论调。嗣后,恽氏在其著述《伤寒论研究》(1923年)等书中,阐述了如何宏扬祖国医学的见解以及改进中医的主张。指出中医学进步演进。“必能吸取西医之长与之合化以新生中医”。疾呼中医务须改进。为倡导中医革新,I925年创办铁樵函授中医学校,1933年复办铁樵函授医学事务所,先后遥从受业者千余人,培育一批人才。恽氏学术思想,在中医界“别树一帜,为革新家所宗”。恽氏一生勤于著述。

谢观(1880~1950),字利恒,晚号澄斋老人。江苏武进县孟河镇人。祖父为孟河名医,幼承家学,21岁肄业于苏州东吴大学。嗣后到广州教授地理,3年后辞归上海。两度入商务印书馆供职,编辑地理书籍多种。谢氏普任上海澄衷中学校长,以管理有方颇有威望,后致力于医。此时,丁甘仁等兴办中医教育,1917年应聘出任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第一任校长。谢氏参与这所早期中医教育机构的筹划,首创课程,并亲自编写教材和授课。谢氏又应商务印书馆之约,主持编写《中国医学大辞典》,又著《中国医学源流论》。谢氏热心于中医团体等社会公益事务,德高望重。1929年,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通过了余云岫等人提出的废止中医案,医界鼎沸,迅即在上海召开全医药团体代表大会。谢氏被推举为首席代表,率五人赴南京请愿,为维持中医事业不辞劳苦奔走呼吁。谢氏兴办近代中医教育,参加维护中医的抗争,整理中医文献,以保存国粹,毕生奉献予中医事业。

施今墨(1881~1969),原名毓黔。浙江萧山人。13岁跟随舅父李可亭学医,后曾就读于京师法政学堂。受民主革命思潮影响,参加辛亥革命,弃政从医。早年悬壶北京,以疗效卓著,医德高尚,深受群众信赖。施氏在学术上提倡革新中医,认为中医之改进方法,舍借用西医有关生理、病理以互相佐证,实无别途。主张从标准化规范化入手,进行中医改革。他以中医病证名繁杂,有碍学术发展,呼吁统一病名。他率先打破框框,把西医的疾病名称引入中医诊疗之中。他所研制的中成药多以西医病名命名(如气管炎丸,神经衰弱丸等)。施氏积极参加冲医界抗争活动。1931年,中央国医馆成立,施氏出任副馆长,主持学术整理委员会工作。1932年创办华北国医学院,并办中医院及中药制药厂。有《祝(谌予)选施今墨医案》(1940年)行世。

祝味菊(1884~1951),别号傲霜轩主。浙江绍兴人。祖上世代业医。后祝氏投考军医学校,学习两年,乃随教师石田东渡日本。次年返蜀,供职于成都官医院,1917年移居上海。曾执教于上海中国医学院,后受聘担任上海新国中医学院研究院院长。祝氏治病首重阳气,认为阳衰一分则病进一分;正旺一分则邪却一分。临证好用温热剂,因擅用附予,人咸称“祝附予”。祝氏学贯中西,学学术生颇多创见。其有关伤寒病理观及邪正、阴阳之见,与世医颇不相同。1944年与门人陈苏生质问难,阐终其学术观点,成《伤寒质难》6卷。

陈邦贤(1889~1976),字冶愚。江苏镇江人,1909年考入苏州简易师范科。尔后曾在扬州、无锡、镇江及南京栖霞等地任教。1910年,丁福保在上海办新医学函授社,陈氏投函拜师。受丁福保先生的影响,矢志从事中国医学史研究。1919年著成《中国医学史》,次年,由上海医学书局出版。此书是我图近代第一部医史学专著,修订本《中国医学史》被收入《中国文化丛书》,于1937年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日人山本成之助博士将该书译成日文。1938年战乱内迁重庆。曾任教育部医学教育委员会编审委员及中医教育专门笋员会专任委员兼秘书,后在国立编译馆潜心研究。卫生部中医研究院,担任医史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中华医史学会常务理事,是第4届全国***委员,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陈氏是近代我国医史学研究专业的开拓者。

承淡安(1899~1957),原名澹盦,江苏江阴人,后迁居无锡。1931年创办中国针灸学研究社,翌年迁至无锡,又设置通函科,广征社友,共图振兴学术大业,指导从业人员提高针灸技艺,并创办《针灸杂志》,1934年东渡日本进行学术考察活动。回国后即联合同道在无锡筹组中国针灸医学专门学校及针灸疗养院,普译述日本国针灸经络著作数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校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是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并被推选为第二届全国***委员。承氏主要著作为《中国针灸治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