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5,这部奥斯卡遗珠你值得拥有
今年被一致认为是奥斯卡小年,世界电影却呈现一副百花齐放的姿态。
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五强四部来自大名鼎鼎的欧洲电影节。最佳外语片得主《罗马》在封神奥斯卡之前已经赢下威尼斯金狮;摄影绝美的《冷战》拿下戛纳最佳导演奖;确定国内引进的《何以为家》是戛纳的评审团奖;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更是一举夺得戛纳金棕榈。
只有一部作品奖项被无视了,它就是《无主之作》。
但看过影片发现,原来这部低调的作品或许才是最好看的,它也成为了今年奥斯卡的最大遗珠。
《无主之作》的意思就是没有作者的作品,但这部电影是有作者的。
这部遗珠佳片的导演名字怪长的,叫——
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尔克。
请记住这个名字。
冯·多纳斯马尔克,来自德国的70后导演,很多人听到他的名字都会感觉陌生,但是提起他的作品我想大部分人即使没看过也会有所了解。
豆瓣电影Top250排名第44。
IMDbTop250排名57。
这部杰作,只是弗洛里安·亨克尔·喘口气·冯·多纳斯马尔克的长片处女作。
《无主之作》则是《窃听风暴》后13年,多纳斯马尔克的第三部作品。
多纳斯马尔克久违的作品依旧保持着极高水准,豆瓣评分居高不下。
故事基于德国健在的最伟大的艺术家格哈德·里希特的经历改编,用一套老派的情节剧形式将影片划分为三幕,并结合30年的厚重历史讲述了关于艺术与真实的命题。
影片从二战前的德国讲起,年幼的男主角库尔特·本奈特和小姨伊丽莎白参观美术馆。
此时正值法西斯统治,不可一世的纳粹解说讲解着恐怖统治下的艺术审美,也暗示了后面故事中的纳粹政府为了实现基因优化而进行的屠杀。
第一场张力十足的美术馆戏份直接带出影片第一幕的主题。
库尔特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展现出对艺术的敏锐直觉,与库尔特同样具有艺术基因的伊丽莎白发现了他的潜能并潜移默化地引导着他。
伊丽莎白认为世界上最美妙的音符是小字二组A,它是钢琴中的一个键位,是鸟儿的歌声,也是汽车鸣笛奏响的音符。
她告诉库尔特,“一切真实的都是美好的。”
然而在法西斯统治下的社会,真实是可怕的东西。伊丽莎白对艺术的狂热变成纳粹医生口中的基因缺陷。
随后伊丽莎白被送进医院,对纳粹狂热崇拜的教授卡尔对她进行诊断。面对伊丽莎白苦苦哀求,卡尔重重地在诊断书上画上消灭的符号。
第一幕的高潮在二战前戏的一段平行剪辑。
天空被乌云般的轰炸机笼罩。
烈火在室内熊熊燃烧。
伊丽莎白走进毒气室。
伴随着亨德尔的名曲《上帝如是说》,镜头汇聚成对战争有力的控诉。
这句话显然是对他人生经历的一次总结。
影片第二幕聚焦二战之后,库尔特成长为一个才华横溢的翩翩少年。战争留下的创伤继续影响着幸存者们,无奈之下库尔特只能顺应时势成为体制下的一枚棋子。
他的才华被禁锢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艺术创作中。
与此同时,在这个时期库尔特遇到自己的真爱艾丽。
无独有偶,库尔特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都叫伊丽莎白
而艾丽的父亲则是将伊丽莎白送进毒气室的卡尔。
卡尔再次伤害了库尔特心中的缪斯,他瞧不起因为扫楼梯而上吊自杀的库尔特父亲,认为库尔特的家族基因存在缺陷,于是让怀上库尔特孩子的女儿进行堕胎。
不过故事走向并没有朝着家庭狗血剧的方向发展,库尔特没有追查幕后真相,而是怀揣对自由艺术的希望离开了筑起柏林墙前的民主德国。
美好又残酷的第二幕在库尔特夫妇走出柏林的地铁告终。
库尔特来到了尽情挥洒艺术的自由国度,背后则是数不清的天才被留在体制之中。
库尔特的壁画因他的离开而被清除,他的艺术生涯也来到了下一阶段。
呼吸着杜塞尔多夫自由的空气,库尔特接触到更多形式的艺术,开始了寻找真我的旅程。
伊丽莎白因为“我”的存在被送进毒气室,父亲在战后因为“我”的污点忍辱自尽,艾丽被父权将“我”压抑。
库尔特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由,有些迷失自我。
不仅遭遇创作瓶颈,还因生活所迫不得不接受卡尔的“施舍”,然而卡尔为库尔特安排的工作则是扫楼梯。
简直是杀人诛心。
直到遇见伯乐恩师,库尔特终于在生活的泥沼中认识到了“我”。
这位恩师原型是约瑟夫·博伊斯,同样也是德国在二十世纪非常重要的艺术家。
约瑟夫指明了库尔特关于艺术的方向,“不要去选择一个政党,选择艺术。”
他也让库尔特认识到,“只有在艺术中,自由才不是幻想。”
而后库尔特终于求得内心真我将真实融入作品,确定了阶段性的艺术风格成为艺术家,完成了无主之作。
《无主之作》时长多达3个小时,然而影片的节奏没有一丝沉闷。
有对罪恶历史的批判,也有最浓情蜜意的描写。
作为一部传记题材的影片,《无主之作》像是融合了三部电影。
第一幕描绘了二战的黑暗历史,第二幕类似《窃听风暴》的严肃压抑,第三幕则是探寻艺术真谛。
当看到库尔特来到车站聆听巴士发出的小字二组A,观众终于在看似毫不相干的三幕戏中发现宿命的首尾呼应。
美国有位作家曾说,“艺术是积蓄在苦难和耐劳的人的灵魂中的蜜。”
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