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康熙最赏识的画家,作品价值千万,在国画中融入西洋技法,影响后世!

2019-05-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冷枚<宫苑仕女图>,清代 冷枚是元末著名画家冷超岩的后代,师从清初宫廷画家焦秉贞,古人曾以"工丹青,妙设色,画人物尤为一时冠"来评价他的画作.他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生活于清代内廷,曾为康雍乾三代皇帝作画,是为圆明园奉旨作画多年的全能画师,也是清代宫廷画师中的领衔者. 中秋将至,阖家团圆.然而在观赏皎洁明月与品尝特色月饼之余,又怎能少了与艺术为伴呢? 相传,康熙年间,中秋节将至,康熙清点宫藏画作,竟无一幅玉兔之作,于是下旨让冷枚绘制这幅绝无仅有的<梧桐双兔图>.作品

冷枚《宫苑仕女图》,清代

冷枚是元末著名画家冷超岩的后代,师从清初宫廷画家焦秉贞,古人曾以“工丹青,妙设色,画人物尤为一时冠”来评价他的画作。他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生活于清代内廷,曾为康雍乾三代皇帝作画,是为圆明园奉旨作画多年的全能画师,也是清代宫廷画师中的领衔者。

中秋将至,阖家团圆。然而在观赏皎洁明月与品尝特色月饼之余,又怎能少了与艺术为伴呢?

相传,康熙年间,中秋节将至,康熙清点宫藏画作,竟无一幅玉兔之作,于是下旨让冷枚绘制这幅绝无仅有的《梧桐双兔图》。作品完成后,康熙赞“兔为明月之灵、世间能绘玉兔祥瑞、灵气者唯冷枚也。”后人称其:天下第一吉祥双兔。

冷枚《梧桐双兔图》,绢本设色,176.2×95cm,清代,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我们细看便会发觉,此画的每一处细节都堪称完美。细腻的白兔绒毛被冷枚逐根勾勒而出,且在追求细腻逼真的同时保留住了应有的光影效果与体积感,将西画技法融入其中。

冷枚《梧桐双兔图》(局部),绢本设色,176.2×95cm,清代,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古往今来,历代名家都偏爱以吉祥的十二生肖为题作画,张大千的虎、徐悲鸿的马,以及韩滉的牛都是耳熟能详的传世名画,唯独以“兔”入画的名家却寥寥无几。而一派“宫廷画宗师”冷枚绘制的《梧桐双兔图》,无疑成为了“玉兔画作”中的至高顶峰,无人能及。

冷枚《洗马图》,立轴,清代

众所周知,宫廷画师要求绘画成就达到最高境界方能担当,而冷枚作为康雍乾三代“宫廷画宗师”,其绘画作品也代表了宫廷绘画的顶尖技法其绘制的《康熙万寿圣典图卷》被后世称为“清代的《清明上河图》”。2010年,出自其手的一幅人物画《虎子图》更是以1690万港元的价格被拍出。

冷枚《百子图》,立轴,清代

如此一位天资聪颖的画师,并未在其早期生涯中经历过多的坎坷与非难。他凭借着勤奋好学的态度与扎实的绘画功力,很快得到了皇上的赏识,并且在康熙五十年(1711年)左右,便已成为内廷画院的领班人物。

冷枚《雪艳图》,清代

冷枚在当时宫廷画师中的地位之高,可从以他为首的14位著名宫廷画家合作的康熙六旬《万寿图》的卷末署名中看出:“康熙五十六年春正月臣冷枚……徐名世奉敕恭画。”

冷枚《雪艳图》(局部),清代

冷枚曾一度受到康熙帝的极大赏识,因此获得此等殊荣并非意外。由其绘制的《避暑山庄图》中可见,他具有高度的概括能力与精湛的艺术表现技巧。

冷枚《仕女》,四屏、设色纸本,100×28cm,清代

避暑山庄占地面积约564万平方米,是我国罕见的大型园林。冷枚不仅把园林全景压缩进画幅中,还把园外环山庄之群山的雄姿风貌也尽情地表现了出来,使得人的视线扩展到百千里之外的无限的空间中去。可见一代“宫廷画宗师”并非浪得虚名。

冷枚《春乐图》,清代

尽管如此,冷枚也曾于雍正时期受到冷落,并被逐出宫廷画院。据悉是因雍正不喜欢国人作画掺以西洋画法,而冷枚与其师焦秉贞等人正是吸收了西方绘画技法的代表人物。于是冷枚离开宫廷13年,成为了一名在野的画家,而从前画中的“臣”字款,也变为了“金门画史”的朱文印。

冷枚《竹林七贤》,清代

好在乾隆是一位慧眼识才的帝王,在其登上宝座之前,就已注意到了冷枚的作品。他将冷枚重新传回宫中,并予其最高级别宫廷画师待遇,命冷枚去画圆明园殿宇。由于才能突出,成绩卓著,颇受最高统治者的器重和赏识,清人曾描述冷枚“以画供奉内廷最久”。

冷枚《人物扇面》,清代

冷枚《山水人物扇面》,清代

作为吸收了西方绘画技法的代表人物,冷枚的画作中并不乏对光影明暗的追求与立体透视的体现如《避暑山庄图》便在传统的工笔界画基础上,巧妙地吸收了欧洲的透视法,并将二者融合在一起,从而更科学、客观地表现出建筑物的物理结构,同时也加强了画面的纵深感。

冷枚《避暑山庄图》,绢本设色,254.8×172cm,清代,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欧洲传教士画家带来的西方绘画技法以及中西合璧的画风,在传统画风之外更显别具一格。而冷枚以新颖的西洋画法对其细致入微的传统界画进行润色,恰恰将中国古典园林更为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少了几分呆板生硬,多了几分情趣与灵气

冷枚《春夜宴桃李园图》,清代,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幅绘于雍正时期的《春闺倦读图》,将古时大家闺秀的清闲寂寞生活呈于卷上。身着一袭长裙的仕女发髻高挽,侧身倚桌案而立,文静闲适的神态中略带倦意,与其膝下灵动可爱的小狗形成了静与动的对比。

冷枚《春闺倦读图》,清代,天津博物馆藏

而衣褶中似有似无的暗影,无疑是欧洲绘画技法的体现。凝脂般的双手与细致入微的书卷无不显露着细腻的立体效果,竟于局部细节中引人联想到西方学院派画作中描绘的名门贵族之女。

冷枚《春闺倦读图》(局部),清代,天津博物馆藏

冷枚《春闺倦读图》(局部),清代,天津博物馆藏

雍正九年,冷枚为其大寿绘制了一幅《献寿图》,此画堪称冷枚仕女画的代表之作。画中麻姑仙女,身材修长且亭亭玉立,竹篮中的牡丹及仙草野卉被其刻画得生动传神。精致的勾勒与立体结构的把握,使得画面风格在传统与西方间游离不定。

冷枚《献寿图》,清代

如此看来,雍正时期被逐出宫廷画院的遭遇并未给冷枚带来过重的打击。他甚至在此期间创作了《农家故事册》《得果图》《成衣图》《拥炉图》等无数佳作,依然坚持着他的绘画修行。

冷枚《宫装仕女童戏图-乾隆御制天中儿趣图诗》,清代

而新颖别致的欧洲绘画技法仍然在冷枚的画作中不断蔓延发展,直至与传统碰撞出更为惊艳的火花。自康熙到乾隆末期,随着西方文化思潮的不断渗入,糅合中西技法的画风在画院内颇为盛行,并且影响到了民间艺术,形成了一种新颖的艺术风貌,冷枚正是此技法的积极推行者。

冷枚《百子图》,清代

冷枚善画人物、界画,尤精仕女。他所画的人物工丽妍雅、笔墨洁净、色彩韶秀,具有极强的装饰性。也许只一眼之缘,你便会忍不住想要得知画中女子的一切信息。

冷枚《仕女》,立轴、绢本设色,107×57cm,清代

冷枚画中的仕女在其精致的刻画下拥有了独立的性格,如同现实世界中的人类,似乎都追随着各自的独立灵魂而生。从凌驾于云端的神仙到藏匿于深闺中的女子,神态身姿都堪称独一无二。

冷枚《献寿图》,立轴,清代

“深窗美人忆年华,浪说文姬识断弦。何似风前贞女引,低昂一曲使人怜。”除单纯的技法表现,冷枚还曾多次以诗句的形式描述其画中女子,文字与画作相辅相成,共同谱写了一曲曲绝妙篇章。

冷枚《西厢听琴》,清代

而说到文字,便不得不提到冷枚的《十宫词图》。其中描绘了历代贤德后妃或贵族女子的故事,人物画风工整,对题有梁诗正书写的弘历承继帝位前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所作的诗句,与图画互为辉映。

冷枚《十宫词图》,清代

除此之外,冷枚笔下的仕女还存在于一系列寓意画当中。如以桂树、妇人手中的莲花、芦笙以及膝下的幼儿,组成“连生贵子”的吉祥含义。人物描摹十分工细,勾线填彩、设色浓丽,妇人的疼爱愉悦之情与小儿活泼可爱之态皆被刻画得颇为生动准确。

冷枚《连生贵子图》,绢本设色,95.5×45.5cm,清代,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藏

事实上,冷枚涉猎的题材非常广泛,有人物、佛道、鸟兽、马龙、建筑园林、宫廷器皿、历史故事等等,可谓是一位全能画家。而无奈的是其曾在圆明园绘制多年的潜心之作,皆随英法联军的抢掠与焚烧而化为乌有,令人唏嘘。

冷枚《献寿图》,清代

[编辑、文/臧楠]

[本文由《时尚芭莎》艺术部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