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0小时训练法 并不是一碗人人都能喝的鸡汤

2019-02-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相信很多人都听过10000个小时这个理论,大意是说,很多天才之所以成为天才,不一定就是因为他们天赋异禀,而是他们都专注一个领域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这些努力时间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10000个小时这个理论,大意是说,很多天才之所以成为天才,不一定就是因为他们天赋异禀,而是他们都专注一个领域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这些努力时间一般都在10000个小时,比如披头士、莫扎特、比尔·盖茨、比尔·乔伊等都是如此。

所以,你如果想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就得至少花费10000个小时的时间。按每周工作五天,每天八小时计算的话,那么最终成为专家需要五年。

这个理论在美国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 Malcolm Gladwell )的《异类》一书中有着详细的论述。有人可能觉得这是鸡汤,但格拉德威尔提出这个理论时,是有着严肃学术研究的理论支持的。

早在1993年,心理学家K. Anders Ericsson和另外两位研究者合作发表了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刻意训练在专家技能习得中的角色》( The Role of Deliberate Practice in the Acquisition of Expert Performance )。

这篇论文研究了顶尖的小提琴演奏家和钢琴家,发现只有当他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自己所专注的领域之后,天赋才可能起到作用,而且也是有限的。

因此,研究者强调了在这些已经建立标准的领域,长时间的刻意训练( Deliberate Practice )可以帮助你取得成功。

但刻意训练和单纯的玩、工作是不同的,它一定是艰苦的并且不全是重复性的,需要反馈和更新。它需要的是自身不断训练自己的经验系统和反应能力等。

当2008年格拉德威尔将这个理论写进此书后,畅销一时。不仅很多人将此适用于各个领域,而且还成为纪录片和营销的题材。

比如美国加州平民训练师devin Williams就拍摄过一部名为《 10000小时》的关于篮球训练以及球员生活的系列纪录片。阿迪达斯去年还以“ 10000小时”在新浪微博上开展了话题营销。

理论离它的原貌似乎也越来越远。上个月,理论的原作者K. Anders Ericsson和 Robert Pool共同出版了一本新书《顶点》(Peak)。他们一方面重申成功没有什么魔法,需要不断刻意地训练;另一方面也提醒大家模糊的训练帮助不大。

书里甚至声称格拉德威尔过于简单化了他们的理论。在他们看来,稳定、高强度的训练必须适用于那些已经建立了长期历史可以成为专家的领域。像古典音乐和国际象棋这些标准已经建立至少有150年历史的领域就被证明完全可行的。

但大量令人兴奋的领域并没有像古典音乐和国际象棋这样充分发展。它们都是崭新和流动的,比如像数据科学家、手机移动app设计师、风力涡轮机专家等。新来者可以重新定义这个领域的方式和成功,甚至可以发生创造性破坏,形成新的规则和领域。

有意思的是,其实2013年格拉德威尔自己在《纽约客》的一篇文章中,也承认了10000个小时理论并不适用于所有领域。文中格拉德威尔举例说自己就是个跑步爱好者,但没见过并且也不相信有人会觉得跑得慢的男孩会变快。

所以在他看来, 10000个小时只适用于那些对认知水平要求很高的领域,这些领域天才并不存在,比如没人刚完成外科轮替训练就能走进手术室做世界级的神经外科手术。他还说,这10000个小时所需的练习强度极大,以至于他们需要助手。

这样看来, 10000个小时理论其实没那么不靠谱,但这也不是一碗可以随便喝的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