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腱鞘囊肿的治疗方法 腱鞘囊肿的临床表现及症状
腱鞘囊肿
腱鞘囊肿是发生于关节部腱鞘内的囊性肿物,一种关节囊周围结缔组织退变所致的病症。内含有无色透明或橙色、淡黄色的浓稠黏液,多发于腕背和足背部。患者多为青壮年,女性多见。
病因
病因尚不清楚,好发于腕背及足背,可能与慢性外伤有一定关系。可以是受伤、过分劳损(尤其见于手及手指)、骨关节炎、一些系统免疫疾病、甚至是感染也有可能引起。一些需要长期重复劳损关节的职业如打字员、货物搬运或需要长时间电脑操作的行业等都会引发或加重此病。常见患处有手腕、手指、肩部等位置,女性及糖尿病患者会较易患上这病,病人会感到关节疼痛,通常关节晨僵的感觉在起床后最为明显,而症状并不会随着活动频繁而明显缓解,受影响的关节肿胀,甚至影响关节活动障碍。
临床表现
1.一般症状
腱鞘囊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年和中年,女性多于男性。囊肿生长缓慢,圆形,直径一般不超过2厘米。也有突然发现者。少数可自行消退,也可再长出。部分病例除局部肿物外,无自觉不适,有时有轻度压痛。多数病例有局部酸胀或不适,影响活动。
2.局部症状
检查时可摸到一外形光滑、边界清楚的圆形肿块,表面皮肤可推动,无粘连。囊肿多数张力较大,肿块坚韧,少数柔软,但都有囊性感。囊肿的根基固定,几乎没有活动。b超检查可帮助确定肿块的性质。
(1)手腕部腱鞘囊肿多发生于腕背侧,少数在掌侧。最好发的部位是指总伸肌腱桡侧的腕关节背侧关节囊处,其次是桡侧腕屈肌腱和拇长展肌腱之间。腕管内的屈指肌腱鞘亦可发生囊肿,压迫正中神经,诱发腕管综合征。少数腱鞘囊肿可发生在掌指关节以远的手指屈肌腱鞘上,米粒大小,硬如软骨。
(2)足踝部腱鞘囊肿以足背腱鞘囊肿较多见,多起源于足背动脉外侧的趾长伸肌腱腱鞘。跗管内的腱鞘囊肿可压迫胫神经,是跗管综合征的原因之一。
检查
b超检查可确定肿块的性质。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的一般症状和局部症状,B超检查,一般即可成立诊断。
治疗
腱鞘囊肿的治疗通过挤压或捶击,使腱鞘囊肿破裂,逐渐自行吸收,但是治疗后可能复发。与关节腔相通的不容易破裂。或采用穿刺抽出囊液,注入肾上腺皮质激素或透明质酸酶,有一定疗效。其他方法治疗无效时,可手术切除腱鞘囊肿。术后应避免患病的关节剧烈活动。
1.平时注意保护腕关节、足小关节等处,避免劳损,特别是像在办公室上班,使用电脑频率较高的白领,更要时时注意劳逸结合,多放松手腕,以免长期慢性损伤使滑膜腔内的滑液增多形成囊肿。
2.腱鞘囊肿的囊内充盈的是液体,可用针头抽取出透明的胶冻状物,因此可以用按压施力,将囊肿挤破,让其自行痊愈。这种方法比较简便,但是根治效果不佳,常常会有复发的状况。
3.将手腕或足面向着长有囊肿一侧的对侧屈曲,比如长在手腕背侧就将手心朝下屈曲,使得囊肿表面的皮肤绷紧,即囊肿壁也变得紧张。用手指推动囊肿块左右活动数分钟,与周围的粘连解除,然后拇指用力将囊肿推向一侧挤压,听到响声后,说明囊肿已破。这时让患者经常按摩囊肿之前存在的部位,以免复发。
4.有些囊肿的波动感不是很强,质地比较硬,如果单纯用手指挤压未必能够将其挤破。这时可以换种方法,先将囊肿外的皮肤进行消毒,然后用小号针头扎入囊肿中,这时要感觉一下是否有穿透囊壁的落空感。当穿刺成功后,拔出针头,再用拇指将囊内容物用力挤压排出。再行按摩,使囊肿消失。
5.除了按摩的方法,在排出囊内容物之后,还可以向囊腔内注射激素药物,常用的有醋酸泼尼松龙,之后用绷带加压包扎。在药物和包扎的作用下,囊壁之间会进行粘连,进而消失。
6.对于无法用按摩、穿刺、药物注射的囊肿,或者是复发多次的囊肿,非手术治疗既然无效,就只能进行囊肿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