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高飞夫人 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高飞:把“烙画”绝活传授后人
在太平门社区,无论是节庆还是活动,总能见到一位多才多艺的手艺人。他时而手持毛笔,舔饱了墨书写春联,为社区居民送去祝福;时而掏出自己的工具,亮出绝活,在葫芦上用烙铁作画。
他就是南京市工艺美术大师、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高飞。 王老师生于1962年,在文革中长大的他从小就喜欢小人书、宣传海报上的那一幅幅工笔精美而颜色丰满的人物形象,对于他而言,看着口号、标语上形形色色的书法,边看边临摹,有种说不出的舒服劲儿。
工作之后,他这项爱好不减反增。
上世纪八十年代那会儿,青年人的玩法很多,有人唱歌、有人跳舞,而他的爱好只有逛朝天宫。每每走过朝天宫,看到街边旧书摊上的书法帖子就走不动路,虽然刚进单位,每个月只有十几块钱的学徒工资,但是他还是省吃俭用,买书、临摹、练字。
但他真正和烙画结缘,是因一次偶得。
据王老师讲,有一次在三山街的"艺海琴行"里(现已不复存在),他看到一把古琴上除了刻有汉字之外,还点缀着一幅淡淡的墨梅图。那几朵梅花,既不是刻在琴身上,也不像是用墨、油漆画在上面。
这引起了他极大的好奇,经过询问,他才得知,这就是名不见经传的"烙画"。 于是,他便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习烙画。
学习烙画需要一定的美术功底,这让门外汉的他犯了难。为了学习美术知识,他常常带着本子去新华书店抄材料,或是带着画纸去美术馆看展览。现如今,每当有人问他"您师从哪位"的时候,他总是笑笑,"我的老师在书店、在美术馆。
" 1988年,正当他风华正茂,准备在单位里大干一番的时候,他的肾脏出了问题。住了大半年的院,和死神几次擦肩而过。
虽然病魔夺走了王老师以往健壮的身体,但是却丝毫没有夺取他在艺术上的追求。回到单位,领导考虑到他的病情,调动了他的工作,让他去做安全巡视员,主要负责巡视生产、看管库房,这给了他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他利用业余时间,把装箱用的木板收集起来,在仓库练习烙画。
也就从那儿开始,他真正地开始钻研烙画、学习烙画。 不知不觉中,王老师与烙画结缘近30年。
虽然烙画距今已经有2600多年的历史,但是这门传统的技艺,正在他的手里焕发出新的生命。他研发了新的工具,使烙铁不再是传统"粗大笨"的样子,变得小巧,精细,握在手上可以随自己的需求变化笔迹的粗细;传统的烙铁画是黑色的,但是在他的作品中,居然出现了红、绿等色彩的烙画,他创造性地研发出"高温熏烤"的技艺,把颜料"烤"在木板上,既丰富了画面的色彩,也让颜料可以长时间鲜艳地留在木板上。
在对自己的技艺不断打磨、精益求精的同时,他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关注:2007年12月,他的烙画成为白下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2年6月,他被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市文广新局、南京市政府新闻办、南京市对外文化交流中心授予"南京市对外文化交流使者"称号;2013年6月,获"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2013年9月,获"南京市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14年青奥会期间,他的工作室十余次接待外国运动员参观…… 如今,他将更多的精力花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对孩子们的教育上。
据了解,他还同时担任南京市聋人学校、南京国际学校、南京市夫子庙小学、梅园街道、太平门社区的课外兴趣老师,每周的课程都是满满当当的。
如今临近寒假,他更忙了。每到他的课,许多孩子就会把他围住,问这问那,就算下课了也不离开。许多学生毕业之后,还打听他的课表,以便回到母校"蹭课"。他对记者表示:"如果仅仅是传承的是历史,那这是陈列馆或是博物馆的工作;我作为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我要将传统的技艺附上现代的思想,让孩子们玩进去、玩入迷,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这些非物质文化技艺的熏陶,成为拥有中华传统文化底蕴的祖国的花朵。
" 【见习记者 刘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