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健民将军 李克农上将之子总参原通信部副部长李力将军在北京逝世

2017-09-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军优秀的高级军事指挥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兵优秀领导者,总参原通信部副部长,因病医治无效,于2014年1月22日20时1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李力同志原名李潜修,曾用名赵宗李,1924年8月出生于安徽省芜湖县.1930年进入当地一所私塾念书,后转至 "宁波小学"."齐鲁小学",1937年夏考入芜湖私立"萃文中学".1938年4月,在父亲李克农指引下,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年6月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军优秀的高级军事指挥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兵优秀领导者,总参原通信部副部长,因病医治无效,于2014年1月22日20时1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李力同志原名李潜修,曾用名赵宗李,1924年8月出生于安徽省芜湖县。1930年进入当地一所私塾念书,后转至 “宁波小学”、“齐鲁小学”,1937年夏考入芜湖私立“萃文中学”。1938年4月,在父亲李克农指引下,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战初期,李力同志历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一大队学员,军委三局通信学校学员、报务教员,1940年3月任军委三局电台五分队报务员。1940年5月,李力同志被派往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电台工作,虽不满16岁,但在老同志指导下,学会了应对复杂环境,巧妙地与国民党特务做斗争,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办事处人员精简,李力同志被调回延安,途中遭国民党军队扣留。在被关押期间,李力同志和办事处同志们紧密团结,机智勇敢地同敌人周旋、斗争,表现出共产党员的革命气节。后经上级组织出面营救,才回到了延安。

1941年底,李力同志调入通信学校任收发报教员,在校工作期间经历了延安整风运动,不仅个人积极投入学习,而且参加了审查干部及甄别工作。1945年3月,李力同志重回军委三局通信总台任报务员。

1947年国民党向陕北解放区 “重点进攻”。为适应战争需要,军委三局决定由通信总台抽调人员,组成野战司令部电台。李力同志被任命为报务主任,从1947年3月19日延安撤退,到1948年9月宝鸡战役结束,一直跟随在彭德怀司令员身边,转战陕北,参加了青北砭、羊马河、沙家店、瓦子街及两次攻打榆林等战役,期间多次遇险,在异常艰苦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下,靠顽强的革命意志和高超的专业技能,出色完成了任务,确保了野司首长对部队通信联络的畅通。

1948年9月,李力同志被调回军委三局机关工作,带着彭德怀司令员给毛主席的亲笔信,只身从陕北走到西柏坡。1949年4月初,中央、军委机关由平山进入北京,时任三局业务办公室科员的李力同志先是在西山八大处帮助建立军委总台,后调至城内担任军委电讯总局秘书。

在局首长的直接领导下,李力同志参加了接收北平原有邮电机构、筹建新中国邮电部,筹办开国大典通信保障等一系列重要工作,包括联系设计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升旗装置,为共和国第一次阅兵打信号弹,等等。

1950年,军委三局改组为军委通信兵部,李力同志历任办公室秘书、副主任,业务处计划科科长,组织计划处副处长,科学技术部技术计划处处长、后勤部战勤处处长等职务。无论在哪个岗位上,李力同志都能努力钻研业务,探索工作规律,积极荐言献策,实现突破创新,尽职尽责地完成了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1955年6月,李力同志被授予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

十年动乱中,李力同志奉命到中央民族学院“支左”,并长期担任解放军军宣队队长、学院革委会主任、党委书记。在十分复杂的政治环境中,李力同志严格执行党的政策,紧紧依靠上级领导和组织,团结学院广大师生,力所能及地保护老干部和知识分子,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努力抓好学院建设和各项工作,为困难局面下党的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1978 年李力同志回到部队,先后担任总参通信部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司令部副参谋长。1982年8月,被任命为总参通信部副部长,分管全军科技装备和指挥自动化工作。李力同志怀着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责任感,坚决贯彻军委、总部领导的指示精神,重新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知识,认真研究未来战争条件下的通信保障规律,思想解放,奋发进取,在更新作战思想和通信工作观念,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改革不合理的科研装备体制,论证全军指挥自动化建设方案等方面,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得到上级领导和部队同志的充分认可。

1988年9月,李力同志被授予 勋章。

离职休养后,李力同志仍然关心党、国家和军队各项事业的发展,积极主动地做了大量鲜为人知的事情:利用志华公司、惠通公司等渠道,继续帮助军队引进技术和装备;担任海南开发促进会顾问,为海南建省和全面建设献计献策;借助海外华人的关系,协助有关部门开展对台高层统战工作;通过港澳地区的亲朋好友,促成中国与汤加王国的建交,等等。

进入耄耋之年后,李力同志重新回到办公桌前,开始自学计算机打字,先后撰写出上百万字的回忆文章,力图将革命先辈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保留下来,以教育子女、亲友和年轻一代。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从秘密战线走出的开国上将——怀念家父李克农》和《一个红二代的人生记忆——在家父李克农的影响下成长》,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

李力同志还参与了多部反映我党隐蔽战线斗争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的筹拍和审定,积极为延安革命纪念馆、西柏坡纪念馆、通信兵陈列馆提供素材,参加了多家电视台的革命传统教育节目,并亲自为部队官兵和地方青少年讲述革命历史。

李力同志出身革命家庭,有幸聆听过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老一代革命家的直接教诲;一度在王诤等通信兵老领导身边工作,耳濡目染受到教育和影响。

在他身上,有几个突出特点:一是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对工作认真负责,无论在哪一级岗位,总想多做一些事情;二是爱学习,肯钻研,思想不保守,时常有创新;三是为人正派,淡泊名利,参加革命七十多年,从末向组织提出过任何个人要求;四是待人诚恳、谦和,爱交朋友,关心部属,特别愿意接近和帮助普通工作人员和群众;五是对子女要求严格,总是告诫孩子们凡事要靠自己努力,不要给先辈丢人。

正是由于这些品质,李力同志受到上级领导、周围同志和朋友们的广泛赞誉和尊敬。

李力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他的逝世使我党失去了一位好党员,我军失去了一位忠诚的战士,是我军通信事业的重大损失。